對楊秋的解釋,姬溪有些將信將疑。他耐著性子思考了很久,卻實在找不出不相信楊秋的理由。楊秋已經背叛了馬騰,他的家眷還在自己的手里,可以說,自己已經是他最后一刻救命稻草,自己倒了,他將一無是處,舉世難有立足之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姬溪不得不選擇全面的相信楊秋,總不能因為自己毫無實據的疑心便取消這次的行動,那樣的話,不僅對隨著他跋涉了二百余里的將士無法交代,對自己也無法交代。
于是,姬溪強打精神,將心中那點疑慮驅除,將目光放在當下。
這一次,姬溪沒有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當然,這也不是第一次不相信直覺,直覺這東西在姬溪看來,有什么準,有時候不準,算不得數,更不能僅憑直覺做事。然而事實證明,有些時候對自己的直覺視而不見,是足以致命的。
事實是,楊秋確實背叛了姬溪,且他的背叛,就在這兩日內。
姬溪想的大體不錯,楊秋背叛了馬騰,便不可能再回到馬騰那邊,但是,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他最后的依靠,在有心人眼中,他還是很有利用價值的,這個有心人當然不會是馬騰,他是劉備,準確的說,是徐庶。
當今天下大亂之秋,天下各路諸侯聞風而動,便是一向暗弱的劉璋都順江東下去打孫堅了,可在這個時候,劉備卻沒有什么大動作,除了分些兵馬去助劉表外,他的大軍一直按兵不動。
大家都以為劉備在防著姬溪的卷土重來,然而誰能想到,劉備的目光一直緊緊的盯著關中,盯著長安。
自姬溪起兵開始,劉備便派出了大量的哨探,更離譜的是,徐庶這個軍事竟然也暗中來到了河西,他不知貓在了什么地方,冷眼旁觀著姬溪和馬騰的一舉一動。
姬溪連續月余按兵不動,徐庶知道姬溪在等里應外合的機會,卻好奇姬溪到底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里應外合。
當武威城內一個又一個奸細被馬岱揪出來后,冷眼旁觀的徐庶幾乎已經確定,那個突然活躍起來的楊秋就是姬溪的暗子。但是徐庶沒有選擇提醒馬騰,因為知道就算自己提醒了馬騰,姬溪也最多是小敗一場而已,無傷大雅,他要的,是姬溪大敗,敗的一潰千里。
于是,他繼續冷眼旁觀,接下來的事情發展確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那楊秋確實是姬溪的暗子,楊秋也確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為姬溪賺開了城門,使姬溪只用了極小的代價便奪得了堅不可破的武威城。
而后,他眼睜睜的看著姬溪快速的將戰果擴大,直接兵臨張掖城下。這個時候,姬溪的一個無關緊要的舉措引起了徐庶的注意,且迅速的圍繞著這個舉措制定了一條計策,其源頭便在于姬溪得到武威城后卻對大功臣楊秋置之不理。
于是,徐庶約見了楊秋,在姬溪的眼皮子底下約見楊秋,這是多么瘋狂的舉動啊,然而,這次的約見卻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