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幾日后,姬溪再次出現(xiàn)在朝堂上。
請戰(zhàn)這紛紛出列,在這種時候,他們埋在骨子里的儒家仁義似乎全部藏了起來,瞧,一個天大的餡餅砸了下來,將大多數(shù)人砸成了豬狗。
贊成動兵的聲音占了朝堂大部,當刑部尚書趙謙,禮部尚書黃琬,工部尚書楊彪,三人接連出列之后,他們的聲勢已經(jīng)排山倒海,看起來已經(jīng)無可阻擋。
這些人中,有姬溪的陣營的,也有余姬溪一直敵對的,平常的時候他們總是針鋒相對,但是在這個關口,他們拋棄了自己的陣營,無私的結(jié)合在了一起。
皇帝劉協(xié)的神色慢慢變的狂熱,這個十六歲的君主,似乎預感到自己將榮耀加身,重現(xiàn)光武之道,再興大漢。
不過,數(shù)年來的習慣,使他沒有妄下決斷,而是將目光習慣性的投向了姬溪。姬溪連續(xù)四日不曾上朝,劉協(xié)也不知姬溪在策劃著些什么。
看著劉協(xié)狂熱的神色,姬溪深吸口氣,邁步出列,朗聲道:“臣請陛下以蒼生為念,下詔各路諸侯火速賑災,有不從者,雖遠必誅。”
一言出,滿堂皆靜,再皆驚,再而不可思議,誰也沒有想到,一向堅持亂世強兵,鐵血無情的姬溪,竟然要放棄這么一個千載難逢的戰(zhàn)機,而且,聽他的意思,要全力相助受災地區(qū)抗災,還要保護他們。
劉協(xié)的身體變的僵直,他看向姬溪的目光很復雜,復雜中似有埋怨,可他沒有開口,他也沒辦法開口,所以他只能等。
然而他等來的,是戶部尚書呂春的附議,以及吏部尚書蔡邕的進言:“老臣認為,姬尚書的建議功在黎民千萬,此乃莫大之功德。臣附議。”
蔡邕的話,分量極大,劉協(xié)身體微不可聞的一震,將目光緩緩掃向其他的臣工,可是,方才還群情激昂的大臣們在這個時候卻具皆沉默了,他們一個個低著頭,宛若斗敗的公雞。
大家都知道,此時出兵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但那個領頭人卻必將被萬世唾罵,所以,誰也不愿當這個領頭人。
當然,這個領頭人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shù)模谶@朝堂上,能有資格當這個領頭人的只有兩個,劉協(xié)和姬溪。
劉協(xié)肯定不能背這個罵名,所以,大家自然將全部的期望放在了姬溪的身上,希望姬溪能夠替天子背負起這個罵名。以大家對姬溪的了解,姬溪應該會義無反顧,劉協(xié)也這么認為。
可是,姬溪卻臨陣退縮了,從某一方面說,姬溪此舉,不負那受災的千萬黎民,卻獨獨負了劉協(xié)。
這是劉協(xié)和姬溪兩個人的事情,所以,百官們不敢插手,也不能插手,于是,大家具皆沉默,殿上一時間寂靜無聲。
姬溪略含歉意的看了劉協(xié)一眼,可他的神色卻很堅決。
劉協(xié)畢竟還小,他恍惚間感覺姬溪拋棄了自己,他有些委屈。可他畢竟已經(jīng)不少,也已經(jīng)知道如何壓制自己的情緒。
于是,當沉默了很久之后,他終于開口:“既然都沒有意見,那就照太傅的意思辦吧,退朝。此事由太傅全權(quá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