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趙茛,麴義,顏良三人領著數千殘兵敗將逃進了虎牢關,拜見袁紹。
袁紹當即便要斬了趙茛,可麴義和顏良卻以死相勸,主動替趙茛擔了一半的責任。袁紹非常重視麴義和顏良的驍勇,于是乎,看在麴義和顏良的份上竟饒了趙茛,連一點出發都沒有。瞧,這就是袁紹,他不能賞罰分明也就罷了,還偏愛做這種能夠彰顯大度的事情,或許在他看來,這一次饒了趙茛,趙茛之后必定會更加的盡心竭力,更加的對自己衷心吧,他卻想不到,對趙茛這種人,早就應該殺了了事,否則他早晚會誤人誤己,且,他更加想不到,他的打賭會令下屬生出僥幸心理,而只要下屬生出了僥幸心理,如壺關這樣的事情便會層出不窮。
趙茛逃得性命,表現的感恩戴德,對袁紹的吹噓簡直令人作嘔。在袁紹心花怒放的時候,趙茛適時伙同麴義和顏良向袁紹進言:“主公,我等大意失了壺關,本應自絕以贖罪,茍全性命,是要為主公復奪壺關,捍衛主公的領土。今我等不才,愿拋身家性命,再祈兩萬雄兵,若不能為主公奪回壺關,我等必死。”
趙茛說的聲淚俱下,袁紹竟然被感動了,我的個乖乖,他竟然被感動了。于是乎,他竟毫不猶豫的同意了趙茛的請求,令其即日起兵,會和正在邯鄲對姬溪嚴防死守的袁紹長子袁譚的十萬兵馬,令他們通力合作,勢要奪回壺關。
對派兵增援邯鄲這件事情,沒有人不同意,大家都知道壺關的重要性,不奪回壺關,己方便始終如鯁在喉,束手束腳。
然而,對委派趙茛再次領兵這個決定,不少人頗有微詞,比如袁紹手下有一個叫逢紀的謀士,便非常的不贊同,且列舉了趙茛的種種罪責,強烈要求袁紹斬了趙茛這個禍害。
袁紹是怎么做的呢,他對盛怒的逢紀說:“趙茛雖有過錯,然如你一般,趙茛對我忠心耿耿,我若殺他,豈不是寒了眾文武的心嗎。不要說了,若是你也犯了和趙茛一樣的過錯,我也會這樣對待你的,我也會再給你一次機會的。”
這話一聽,還真他娘的有道理,可這道理得看是什么時候講啊,眼下是生死之戰,寸土必爭的境地,理應嚴明軍令,稍有疏忽者便該殺之以做警示,焉有犯了錯還要給改正機會的道理。
不過還別說,逢紀還真的被袁紹感動了,雖然還是有些不贊同,卻也沒有過多的堅持,于是乎,趙茛,麴義,顏良三人再次意氣風發的領兵出征了。
三人起軍沒兩日,忽有細作來報,說曹操有撤兵的跡象,理由是發現曹操的軍營毫無動靜,但通過每日的灶臺炊煙計量,曹軍的灶臺正在逐漸的減少。
袁紹當然不是笨人,他根本就不相信曹操會撤兵,這突然的減灶一定有詭異之處,于是,他即可招來了沮授和逢紀,此二人,是如今袁紹身邊最出色的謀士了。
將曹軍減灶之事對二人說了,對此,二人卻有不同的意見。
逢紀說:“此必為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