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邁著小碎步順著屋檐往三兒子屋里走去,走得有點急,身后跟著條大黃狗,亦步亦趨的跟著,時不時的吐下舌頭。
靠在窗臺下縫補衣裳的喻氏,見婆婆從窗口走過,明顯要拐進屋里,連忙擱了手里的活。“娘。”
“小小呢?”呂氏扯了把椅子坐下,細聲細氣的問了句。
喻氏嫁進施家,粗粗算來也有九個年頭,很是清楚自家婆婆的性子,說話向來輕柔,真碰著事兒,卻也能聽出幾分來,比如坐都沒坐就開始問話,可見其急切。問的是小小,也不用猜,就能曉得是什么事兒。“這會兒應在王太爺屋里。”她倒也沒瞞著,低眉順眼的應著,卻也沒往里搭個話,靜等著婆婆下文。
“怎地又往王叔屋里跑?”呂氏不輕不重的埋怨了句,蹙著雙秀眉。“她要往王叔家送吃的,送點也無妨,王叔王嬸確實可憐,可也得顧及著前頭屋里,莫讓對面二房瞅見,這不,又捅到了娘跟前。幸好有善哥兒在,我幫著兜了兩句,下回注意點。”
都當了好幾回奶奶,呂氏卻也還算年輕,三兒媳懷著小小的時候,她正懷著善哥兒。算上小小,正好是第十個曾孫,婆婆琢磨著,應了個十全十美,正正好哩,這是施家的大福氣,家族興旺呀,全是她焦氏的功勞。
碰巧在喻氏懷小小時,家里出了好幾樁,不大不小的喜事兒,連呂氏又生了個小幺孫,焦氏也歡喜的把這事擱到了喻氏頭上,認為這十全十美,果真是想啥就來啥,高興得不行,待喻氏便更好了些。
萬萬沒有想到,喻氏會生下個丫頭,可把焦氏氣得夠嗆。
別人是進門三年抱倆,喻氏卻是進門三年,才堪堪懷了個,得知妻子生了孩子,施豐年有點懵,更多的是激動,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里沖,沒注意看路,摔了跤,不算重,卻是要好好養倆天,免得化膿感染。
氣瘋的焦氏,得知孫子摔了跤,又得兩天不能下地干活,越發覺得喻氏剛生出來的閨女是個喪門星,又有六孫媳于氏在耳邊扇風點火,瞅著大房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認為喻氏打破了十全十美的好兆好,是壞了家里的大福氣。
家里但凡有點不好的事情,都覺得是小小的鍋,全怪這孩子,是喪門星。
好在呂氏也不是吃素的,被二房借機壓了頭,她也不慌,有事沒事的就抱著小兒子善哥兒往婆婆跟前湊。善哥兒長得好哩,小孩子嘛,白白凈凈的,眉清目秀,尤其愛笑,也不認生,瞅著就讓人打心眼里歡喜。
呂氏也不直接說事,就有事沒事的撿著懷善哥兒時,家里發生的喜事不著痕跡的淺說兩句。
善哥兒比小小只大了四個月,中間有段呀,正是重合的。
嘿,焦氏聽著聽著,就覺出點意味來,眉開眼笑的,看這小孫子怎么看怎么喜歡,甚至對大兒媳說,白天就把小孫孫擱她屋里,左右她沒事,幫著搭把手帶帶。這可是罕見的,孫子輩子里,焦氏也就帶過一段時間大孫子。
呂氏進門就懷了,生了對雙胎胞,都是男娃兒,把焦氏喜得都找不著北了,這也是為什么,焦氏向來看重大房些,很是給這大兒媳面子。
要說焦氏這重男輕女,十里八村的,算得上數一數二。
“噯。”喻氏輕輕地應了聲。
三兒媳向來話少,有些木訥,呂氏也是知道的,見她低頭慢條斯理的縫補衣裳,便道。“這是拿你的衣服給小小改小?”
“小小總喜歡往外面跑,難免有些磕碰,衣服壞得快。”得有兩個月才滿五歲的閨女,走路堪堪穩當了些,卻是個坐不住的,見天兒的往外面跑,也不曉得她個小小的人兒,在外面搗鼓些啥,不到飯點就難得見她歸家,幸好如今家里,是分房沒分家,各家管著各家的日常。奶奶不喜閨女,喻氏倆口子卻是打心眼里喜歡著,小小是他們的頭個孩子,且,這孩子特顯機靈,長得又好,連婆婆都說,這丫頭是施家的頭一份,比善哥兒還要好看幾分。
呂氏也挺喜歡這小孫女,大房就這么一個小閨女呢,她還挺稀罕,尤其是小小嘴巴甜,哎喲,一張嘴就能逗得人發笑。“善哥兒衣服多,你要是覺得無妨,我就撿幾身過來。”
“無妨的無妨的。”小小人還沒出現呢,就響亮亮的應著話,那腔調,頗有幾分呂氏說話的意味。
這是故意在學舌呢,呂氏頓時有些忍俊不禁,對著進屋的小姑娘招了下手。“看你這一身臟的,又摔著了?”
“奶奶,不是摔的,我跟施小妹剛打了架呢!”施琪小臉兒得意洋洋的說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