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不是為了死亡和結局而活,人是為了目標和理想而活,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最后的死亡而是活著的整個過程。
用華府傳統觀念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用人生意義來衡量就是活的有意義,活的偉大。
看一個人一定要結合歷史背景看,這樣才能更公正更全面。
李清照的精力和詩詞突然毫無征兆的提高了劉淼的人生層級,于是她忍不住繼續深入研究,歷史總會給后人留下大筆大筆的財富。
只是更多的時候后人太過自以為是,太過自大驕傲,總以為過去的古代的就代表著落后無知和迂腐,很少有人真正的去研究歷史尊重歷史挖掘歷史。
于是一個個錯誤從古代延續到現代,只有當一個人真正的吃到了苦頭,撞的頭破血流,才會回頭,可是有時候想回頭已經晚了。
劉淼把自己關在秘密指揮中心開始讀書,不需要派人出去尋找,一部智能手機就能解決幾乎所有問題。
苦難,不幸,倔強,堅強,李清照身上那些不幸的悲慘的經歷反而成就了她的人格和詩詞。
因禍得福,或者說她骨子里是個天生強者。
劉淼開始拿出紙筆總結,這是讀書讀精的必經階段。
同樣是讀書學習但是效果卻天差地別。
當劉淼下決心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止,這點跟醫生很像。綜合來看李清照的一生充滿了苦難與不幸,其中較大的有四次:“元佑黨禍”,家父遭遣;中年喪夫;一生珍藏被毀;晚年遭誣。真可謂“憂患得失,何其多也”(《金石錄
后序》)。
面對苦難,詞人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抗爭中磨礪心志。
劉淼雖然眼前面對的不是苦難,但是她面對的卻是更加直接更加殘忍的生與死的考驗,一步為生,一步為死。
所以她更加對李清照的苦難遭遇感同身受。
“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此二斷句是詞人作于“元佑黨禍”期間。是清照為救父而獻給趙挺之的詩。趙既是詞人的公公,又是依附宰相蔡京排斥元佑黨人的得力人物。這兩句詩有對父親命運的關注
,有對公公的情理勸說,更有對公公“心可寒”的嚴厲指責。
盡管這次獻詩救父失敗,但事情本身顯示當時年齡尚輕的詞婦面對苦難的堅決抗爭和獨立處世的堅強個性。
倔強和不屈是劉淼與李清照又一個相似之處,倘若沒有發自骨髓的倔強那么劉淼也絕不會突然這么拼命這么深入的研究起一個看起來與她不相關的古代女詞人。
劉淼不是方雪,方雪喜歡研究歷史,研究中醫傳承中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