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思忖,胡亥又微笑,道:“五府并存,政以丞相為首,軍以太尉為首,法以法檢為尊,大秦帝國以朕為尊,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胡亥都這樣說了,咸陽宮大殿之上,沒有人敢接口。因為反駁不是,不反駁也不是。
一時間,因為胡亥的這一句問話。咸陽宮大殿之上,出現了不改出現的安靜,所有官員都沉默不語。
氣氛一點一滴的凝固,眼看越來越緊張。胡亥臉上的笑容,也慢慢消散。
……
看到這一幕,尉繚沉吟,道:“官制改革非小改,此乃不下于商君變法的乾坤大改。事關大秦江山社稷,終須一步一步做來。”
“陛下,方才所述改變官制的大計,尚須仔細計議才是。”尉繚不愿見到冷場,不想讓胡亥難堪。
子嬰眼底掙扎,他清楚官制一旦改革。大秦朝廷將會由皇帝之下,由他一家獨大,變成五足鼎立。
官制改革對于胡亥而言,沒有權力損害,反而會進一步的集權,更能夠保證大秦帝國穩如泰山。
但是這樣做,不管是御史大夫,還是廷尉都擴大了權力,只有丞相與太尉分權了。
這一刻,子嬰見尉繚委婉勸諫,心中頓覺的不滿,顯得很沉重地說:“改革官制事大,始皇與李斯乾坤在造,為此血流成河。”
“越是大變,越是多有利害沖突。以大秦帝國時下而論,不改革官制并沒有太大的不妥之處。”
“然而,一旦改革官制,朝野必然會再一次動蕩,剛剛穩定下來的大秦帝國必然會再一次生亂。到時候,若有戰事,只怕有亡國之危。”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陛下無始皇之威,臣無李斯之才。因循舊制乃穩定之道,官吏熟悉舊規,民眾安心舊習。”
“如今大秦帝國再一次處于戰國亂世,不求自安求自亂,老臣委實不解!”
……
看到這一幕,胡亥心下明白,這才是真正的開始。有了左相子嬰挑頭,反對之聲必然是層起彼伏。
畢竟當下大秦帝國剛剛走上正道,不管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對于大秦帝國未來的不安,子嬰無疑是最難說服的那個人。
一想到這里,胡亥從容微笑,道:“左相乃飽學之士,何出如此愚人之見?庸人安于世故,學人溺于所習。若守此心態,豈能有今日大秦帝國!”
“左相當知,夏商周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戰國之時,山東橫強,唯獨我大秦羸弱。孝公求賢于山東列國,衛鞅創法立制,大秦方才有后來席卷山東六國之強。”
“放眼大秦六百年,可謂是創新者生,守舊者亡。在當下時局與孝公之時相差不大,山東列國仇秦,大秦帝國唯有從艱難之中求變。”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今天下雷霆巨變,大秦帝國也該當借此機會進行乾坤大變。”
……
“陛下。”頓弱淡淡地說:“左相之意,一旦在這個時間改革官制,倘若造成朝野動蕩,必然會削弱本就極度虛弱的國家戰力。”
&n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