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的想法,并非是空想。
在大秦帝國的歷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戰國之時諸子百家興盛,大秦雖沒有秦學出現,卻也對官吏進行嚴格的考核。
大秦是注重世業的國家,子承父業,以吏為師后來更是成了帝國的基本國策。
……
大秦帝國自商鞅變法以來,以耕戰立國,以法律治國。軍人,最受社會推崇;官吏,最為國人敬畏。
自此之后,大秦帝國男子走上社會的途徑,不外乎從軍殺敵立功,賜爵封君以及為官吏兩條正道。
這也意味著二十軍功爵位制與學宮選拔制度,是大秦帝國之所以騰飛的兩大支柱。
……
大秦帝國男子十七歲成年,傅籍開始承擔國家的徭役租稅,或者應征入伍,殺敵立功,或則入學室學習,通過選考出任官吏。
設立秦學一事,對于大秦帝國而言,根本不算是設立。胡亥此番打算只是建立一個官吏速成班,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畢竟只有胡亥奪取魏地,不是為了彰顯武功,也不是為了劫掠一番,而是為了統一天下。
故而,對于魏地的治理,將會是戰爭之后的最大的難題。
目光如炬,胡亥沉吟了片刻:“同時頒布詔書:恢復學室制度,咸陽之中的學室改名秦學,朕自任院長。”
“以往都是,從文法官吏的子弟中選拔,從今開始改變為向天下開放,有志者皆可入學!”
“一鄉設立鄉學,負責啟蒙,蒙學為期三載,入學年齡以五歲為宜。一縣設立縣學,學習三年,主要學習識字,書法,和法律!”
“一郡設立郡學,負責學習治理,縱橫,為期五年,前三年入學學習,后兩年走訪秦地,體察民情。”
“學滿之后,統一開始參加資格考試,由鄉學入縣學,由縣學入郡學。郡學學滿之后,參加帝國統一組織得考核,由朕決定任用。”
“至于咸陽之中設立的秦學,亦可稱之為國學。同樣入學五年,全國各縣學中最優秀的人才有資格入學。”
“同樣朕會下令空出一部分名額,留給功臣之后,文武百官子嗣,以及對大秦帝國有巨大功勛者。”
說到這里,胡亥幽幽一嘆:“此事關系重大,乃大秦帝國萬世之基礎,必須要慎重對待。”
“朕率軍出關之后,此事由中車府令韓談一力推進。大秦帝國舉朝上下,務必齊心協力,給于支持!”
“是——”點頭答應一聲,群臣神色復雜。
他們都清楚秦帝胡亥這一番話之中到底有多厲害,建立秦學,以皇帝為院長,必然會在第一時間提升秦學名望。
到時候有了鄉學,縣學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加入,秦學將會在短時間內發揚壯大,成為中原大地之上的一個龐然大物。
就算是曾經孔子的私學,齊國的稷下學宮,也遠遠不及。因為秦帝胡亥的目標是整個天下,而不是某一特定階級。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