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及李必的話,胡亥心頭大喜。他清楚老秦人好斗,勇于戰斗。武將輩出,卻極少有治國理政的大才。
這一點從大秦帝國的歷史上,就可以看出來。從秦國到大秦帝國,漫長的六百載歲月中,無論是百里奚,還是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
幾乎可見的每一個叫的上名字的文官,都是山東士子。由此可見,老秦人對于文化的缺失。
當大秦帝國兼并六國,統一天下以來,始皇帝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他向諸子百家低頭,諸子百家卻貪得無厭。
……
胡亥心頭清楚,這便是大秦帝國一直以來只要無衣不要蒹葭的國策導致的,絕對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改變。
從一開始,他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如今李必告訴他,有一個治國理政大才,胡亥自然是狂喜。
甚至于遠比得到一員大將,更為歡喜。因為胡亥清楚的知道,左相子嬰的治國理政才能并不高,只不過他無人可用。
故而,只能以子嬰來充當丞相,開府理政。如今李必有一個大才舉薦,自然是引起了胡亥的興趣。
胡亥對于李必雖不怎么了解,但是他相信老秦人絕不是虛言之人,一想到這里,頓時大喜過望。
畢竟,這是士戰天下時代。驚才艷艷的名相名將皆天下奇才,往往是得其一便可成大業。
吳王闔閭得孫武、齊桓公得管仲、魏文侯得李悝、魏武侯得吳起、齊威王得孫臏、秦孝公得商鞅,皆成一時大業。
如今天下名士,盡入山東反秦勢力之中,成了大秦帝國的死敵。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老秦人的治國理政大才,自然是引得秦帝胡亥向往。
項羽得范增,天下大半歸屬于西楚已經證明。胡亥從來不會否認一個大才,對于天下大勢的影響。
倘若大秦帝國沒有太尉尉繚,通武候王賁,典客頓弱,左相子嬰等人,他不可能支撐到這個時候。
士戰天下!
這個時代,正是士子對于天下大勢影響最為重要的時候。在這個時代,名士能夠與一國之君同高。
一念至此,胡亥,道:“不知此人是何人,比之李郡守如何?”
聞言,李必便清楚秦帝胡亥心動了。連忙朝著胡亥深深一躬,道:“稟陛下,此人也是名門之后,清水候郎舉之嫡子郎帆。”
“郎帆?”
呢喃了一句,胡亥眼底掠過一抹凝重:“郎姓出自費伯,源于周天子。這一點,朕倒是清楚。”
這一刻,胡亥是欣喜萬分的。他知道這個郎舉,因為他清楚的記著一件事,那便是先帝十八年,郎舉率軍伐趙。
當時王翦率上地大軍,郎舉率灞上大軍兵出井陘;與此同時楊端和率河內大軍,分由南北夾擊邯鄲。
趙王遷派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壘固守,避免倉促決戰的方針。秦軍屢攻不勝,形成相持。
十月,王翦、郎舉率大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
真正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