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全目光掃過那張印著聚源盛老吳手章的名刺,眼皮一跳:來的好快!從郡城到野狼鎮(zhèn),筑基修士御劍飛行,大概要兩三個時辰,而他接到千里傳音不過一個時辰多點兒,難道這位買主是個劍修?
萬寶全順著伙計指點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店門口,站著一個身著粗布法袍,滿臉風霜的修士。看他的年紀應該在三十出頭,個子不高,黑紅干瘦的臉龐,不留發(fā)髻,而是剃了半寸長的短發(fā),倒與那些在蠻荒里討生活的散修有幾分相像。不過他身上那件法袍,不但是最普通的粗布所制,上面還縫了不少補丁,比蠻荒散修還要來的寒酸。
萬寶全忍不住再次與伙計確認,持名刺的是否真是門口那人?
不待伙計說話,那個布衣修士忽然朝這邊看了一眼,萬寶全被他目光掃過,竟然有種被人一劍洞穿的感覺。他激靈靈打了個寒顫,心中已經肯定那個買主定然就是此人,而且此人八成就是個劍修。
衣著寒酸,風霜滿面,尤其是那半寸長的頭發(fā),讓萬寶全想到了一個來自遙遠東方的大宗門“鑄劍谷”。
武朝的皇都位于整個版圖偏西偏北的一片廣闊平原的中央地帶,從倉山郡城去往皇都,有十萬里之遙。從武朝皇城一路向東,直抵位于墜星海岸的鑄劍谷,路途則要翻上一翻,將近二十萬里。
或許是路途太過遙遠的原因,鑄劍谷的修士極少出現(xiàn)在倉山一帶。對于生長于大倉山的修士來說,一輩子也難得見到一位來自鑄劍谷的修士。
即便如此,鑄劍谷能在七大宗門中排行第三,其門下弟子的一些特點還是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鑄劍谷的修士八成以上都是劍修,比如他們近乎自虐的苦行修煉,比如他們不留發(fā)髻的蠻人發(fā)式,比如他們能夠洞穿人心的銳利眼神。
萬寶全壓抑著心中的忐忑,他才不關心鑄劍谷修士的特立獨行,他只想知道,這個破衣爛衫的家伙,懷里是否揣了足夠的靈石。
他收拾起心情,快步從帳房里出來,走到大門口時,已經換做了滿面春風的模樣。萬寶全笑呵呵地朝那人施禮寒暄,自我介紹一番,又問對方如何稱呼?
“我叫閔十九,吞云珠呢?”來人仿佛帶了一張人皮面具,說話時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根本不與萬寶全客套。
這人肯定是鑄劍谷的人了!鑄劍谷所在之地,多山多水多奇蟲,被世人稱為閩地。許多鑄劍谷的修士,號稱沉浸劍道而忘情,拋棄俗家姓名不用,取閩字的諧音,以閔為姓。
萬寶全左右看看,見沒人注意到這邊,才稍微放心,他可不想將吞云珠的事情嚷嚷的滿城風雨,這里可是萬獸谷的地界,而那天機子與萬獸谷的淵源頗深,萬一被萬獸谷的某位大佬知道了此珠的存在,撒些靈石強要了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趕緊伸手將閔十九往后面讓道:“道友既然是我那吳老哥哥介紹來的,就是我這小鋪子的貴客,此處人多眼雜,可否請道友到后面小坐?我這就將東西給您取來?”
閔十九點點頭,隨著萬寶全從側門出去,繞過一片假山竹林,來到店鋪后間招待貴客的密室。凡是交易金額超過一枚中級靈石的買賣對于萬源盛來說,都會被安排到這邊談。此處設有禁制陣法,不過萬寶全懷疑,這套花費他十枚中級靈石請到鐵翎峰武曲部的高手,打造的禁制陣法,能否制的住這位閔十九?
萬寶全也是筑基期的修士,可是與閔十九近距離地接觸,卻絲毫感應不到對方的靈力波動。除非對方是個凡人,亦或修為高過萬寶全太多,才會出現(xiàn)此種情形。
萬寶全雖然只有筑基初期的修為,并且靈根以陰屬性為主,雖然不擅長斗法,卻天生對靈力非常敏感,哪怕一絲靈力之波動,都難逃他的感知。這種本事,也是他對所收售的法器寶材進行品評定價的依仗。
閔十九肯定不是凡人,那么就只剩下一個解釋了,此人的修為遠遠高出萬寶全所能感應出來的范圍。問題是,萬寶全連筑基后期大圓滿的修為都可以精確感知,難道這閔十九已經修成了金丹不成?
萬寶全馬上放棄了這個念頭,對方應該還是煉氣大圓滿的修士,不過其體內的劍丸怕是已經到了假丹的水準了。一個劍修高手的可怕之處在于體內孕養(yǎng)的劍丸,同樣是金丹老祖,人家都是一枚金丹,唯有劍修在金丹之外還有一枚劍丸,有人將其比喻成小金丹,或者假丹。
之所以會有這種比喻,是因為劍修之劍丸修煉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孕育生成與金丹類似的天元祖氣。極少數(shù)天資絕代的劍修,本身尚在筑基期,其劍丸就已經修成了小金丹,甚至一個筑基后期大圓滿的劍修,能夠憑借其劍丸,與金丹老祖正面硬鋼兩三下。雖然最終還是無法與金丹老祖相抗,但身懷小金丹的劍修也可以憑借其不下金丹老祖的遁速,與之周旋,伺機逃命。
萬寶全想到了這一層,更加不敢怠慢,畢恭畢敬地將閔十九讓到上座,吩咐伙計燒水沏茶,又對閔十九道:“道友請稍等,我這就將吞云珠與你取來。”他匆匆出門,在后院轉了半圈,從手指上的乾坤戒中取出一個巴掌的小盒,深吸了一口氣,再度堆起笑容,轉回了密室。
“此珠便是吞云珠,請道友掌眼。”萬寶全打開水晶小盒,露出里面黑漆漆的小木珠,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在閔十九身邊的小桌上,然后收回手來,做了個請的手勢。售賣法器的規(guī)矩,與那些售賣古董珍寶的店家有幾分相似,都是不準手遞手地傳接貨品。
古董店是怕手遞手傳接古董時,任何一方手滑,一個失手打破了古董,說不清責任。
而法器之所以效仿此法的原因是曾經在某間法器閣發(fā)生過一宗命案,該閣的伙計在售賣法器時,不小心觸動了上面的機關,結果當場轟殺了一個準備購買法器的修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