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去了之后,盧俊義等頭領(lǐng)所在大船上,頓時空了許多。見到這些人都在望著自己,似乎在等待分配職司,盧俊義向公孫勝和朱武道:
“盧某初來梁山,對此還不熟悉。”
“不知公孫道長和朱武兄弟以為,我們要如何攻打東平府?”
公孫勝熟知天文地理,對梁山泊附近早就極為熟悉,聽到盧俊義詢問,頓時道:
“上岸之后,離城四十里處,有個安山鎮(zhèn),我們可以在那里扎住軍馬。”
“這樣無論進退,都能從容回旋!”
微微點頭,盧俊義贊賞道:“道長所言極是!我軍上岸之后,就在安山鎮(zhèn)駐扎。”
又向朱武問道:
“不知軍師以為,應(yīng)該如何攻城?”
朱武投靠盧俊義,本就有顯示本領(lǐng)之意,聽到盧俊義問計,頓時道:
“因為我們路近,即使這時上了岸,也要隔幾日才能和宋頭領(lǐng)同時攻城。”
“小弟本想讓大伙兒在水泊中飄幾日,派些兄弟混到城里,到了攻城時趁亂奪城。”
“但是如今索先鋒已經(jīng)出發(fā),這個計策卻不靈了。”
“因此小弟以為,如今之計,莫過于調(diào)虎離山,讓大軍直攻汶上縣,將東平府兵馬調(diào)出來,然后聚殲在外!”
聞言,盧俊義微微頷首,正要贊揚兩句,卻有孫立跳出,道:
“朱軍師這法子雖好,見效卻是太慢。”
“汶上縣距離東平府有百十里,大軍調(diào)動需要數(shù)日不說。若是東平府的兵馬慢了些,甚至根本就不去救,我們豈非在汶上縣白等著?”
“如此遷延時日,若是被被宋頭領(lǐng)在東昌府拔了頭籌,我們即使能打下東平府,又有什么用處?”
駁斥了朱武計策,孫立向盧俊義獻計道:
“員外,我軍兵強馬壯,不如直奔東平府,直接攻打城池!”
因為在梁山泊上一直有些不得志,孫立方才見到索超、楊雄、石秀等人做了先鋒,甚至連時遷都被盧俊義派遣打探消息,心中已不免有些懊悔:
“以我渾身本領(lǐng),若是早些請命,別說像楊雄、石秀一樣做個副先鋒,就是索超的正先鋒,說不定也能搶過來。”
“如何因為遲疑,誤了大好機緣!”
在梁山泊待了這么多年,孫立如何不知因為昔年祝家莊的事情,無論晁蓋、宋江,還是山上的其他兄弟,雖然都認(rèn)為他在祝家莊上立了大功,卻同樣認(rèn)為他不講義氣,不愿和他交往。
也因為此,孫立在山寨之中,雖然不說和索超等人一樣是個孤魂野鬼,卻連登州舊人,都不怎么親近。
而且,這些年來,晁蓋、宋江不斷抬舉解珍、解寶,讓他們成為登州頭領(lǐng)核心,孫立心中,也是頗感危機。
所以,他在這次被盧俊義選中后,思量一番,開始主動獻計,打算像當(dāng)年上梁山時一樣,立功博得看重。
“如今我已經(jīng)不受重用,若是不奮起一搏,以后就再難起勢。”
“這次盧員外和宋頭領(lǐng)爭奪寨主,不管事情成敗,都是我的機會。”
“有解珍、解寶的關(guān)系,即使我這次敗了,宋頭領(lǐng)那邊,應(yīng)該也能說過去。”
“倒是盧員外勝了,我在山寨之中,以后就大不一樣了!”
心中這么想著,孫立對盧俊義的態(tài)度,自然不同以往。所以,他才在盧俊義問計時,主動獻出計策。
盧俊義雖然不知孫立想法,但是見他如此熱心,還是歡喜異常,道:
“孫兄說得有理!”
“若是我們奪取東平府慢了,只怕這次攻城,功勞就不那么大了。”
“盧某個人榮辱事小,但是眾位兄弟都是天下間的豪杰,若是因此在山寨中低人一頭,我的罪過就大了!”
又向朱武致歉道:
“朱軍師,你的計策雖好,但是這次攻城,請恕盧某不用了!”
向朱武行了一禮,似乎頗為愧疚。
朱武哪敢接受盧俊義的歉意,反而有些赧然道:
“是小弟考慮不周,沒想到這次攻城時間要緊。”
“誤了兄長大事,才是更不應(yīng)該!”
向盧俊義行禮致歉,苦思其他計策。
盧俊義這邊棄了朱武計策,謝過孫立之后,又環(huán)顧著四周,向其他頭領(lǐng)問計道:
“盧某不通戰(zhàn)陣,又從未攻打城池,不知這次攻城,眾兄弟可有計策?”
此時,大船之上,除了已經(jīng)乘坐快船離去的索超、楊雄、石秀、燕青、時遷之外,還有公孫勝、朱武、李應(yīng)、蔣敬、關(guān)勝、楊志、魯智深、武松、宣贊、單廷圭、魏定國、郝思文、孫立、楊林、歐鵬、凌振、馬麟、鄧飛、白勝十九位頭領(lǐng)。
這些頭領(lǐng)之中,公孫勝、朱武、孫立已經(jīng)獻計,李應(yīng)和蔣敬此次只管錢糧,不理戰(zhàn)陣之事。其余十四人,或是一言不發(fā),或是沉思不語,讓盧俊義不得不直視這些人,逼著他們獻計。
只是,也不知是眾人都無好的計策,還是不愿為盧俊義出謀劃策。盧俊義環(huán)視一圈,直將許多頭領(lǐng)看得低下頭去,都沒有人再發(fā)一言。
最終,盧俊義也只得點名道:
“關(guān)兄弟名門之后,楊兄弟將門出身。”
“不知二位兄弟,可有什么教我?”
關(guān)勝、楊志二人雖不愿為盧俊義爭奪寨主之事效力,以免失敗之后受到宋江清算。此時被盧俊義點名,卻不得不站出來道:
“攻城之法,向來圍三闕一。”
“員外只需在三面分派人馬,想來定能破城!”
這話泛泛而談,本是場面之言,盧俊義聽了之后,卻是大聲贊嘆,道:
“好!”
“關(guān)兄和楊兄不愧是名門之后,竟有這么好的計策!”
“這次攻打東平府,煩請關(guān)兄弟、楊兄弟各領(lǐng)一軍,和盧某一起,各攻一面城墻!”
說著,不待兩人回應(yīng),他便分派人手,道:
“宣兄弟和郝兄弟是關(guān)兄弟的故交,想來能輔佐關(guān)兄弟。”
“馬兄弟和歐兄弟二位,煩請輔佐楊兄弟。”
讓關(guān)勝帶著宣贊和郝思文,楊志帶著馬麟和歐鵬,各領(lǐng)兵馬三千,和自己親自率領(lǐng)的四千兵馬一起,攻打三面城墻。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