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華進到縣衙的時候,正趕上方笑云在訓話,對象是一幫衙役,其中竟有兩個穿著犯人衣物。不知道侯爺說了什么,這幫人個個臉色通紅,皺眉擰目,一副既羞且怒的樣子。反倒那位年輕的侯爺,氣質溫和,言語柔緩,與其說是在教訓,不如叫勸解。
“你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這么小的地方應該什么?鄉親。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說應該相互照顧,相互幫忙。大道理咱們不談,律法也放一邊,就事論事,你們自個兒想想,那么干合適不?”
此情此景,與印象中的樣子相差太遠,張小華不禁好奇之前發生過什么,可惜訓話已至尾聲。幾個衙役與人犯似乎都服氣了,哼哼唧唧,要么認錯要么投降。
“知道錯了?知錯就好。本侯還是要問一句,爾等是否真心實意?”
對面的人紛紛點頭。
“規矩你們都懂,不怕不明白,只怕裝糊涂。初犯講理,再犯受罰,三犯就要砍頭。嗯,這是最后一次提醒,到時候沒得商量。”
張小華在旁邊聽到不禁嚇了一跳。他不知道那幾個人犯了何事,可既然初犯完全無事,應當不是什么大錯大罪,既然是小事,為何三犯就嚴重到砍頭?再犯受罰不知什么內容,可不論是輕還是重,前后必定形成一個巨大鴻溝。
這樣管人怎么行呢?簡直連山匪都不如。
揣著疑問,張小華驚奇地發現那幫受訓的人并未表現出抗拒的意思,紛紛表態后自行離去。趁此機會,領著張小華進來的軍士趕緊上前,把情況簡單匯報。
“有點早啊。”
年輕的侯爺隨口說著,接著回頭看了一眼。張小華只覺得那兩道目光穿透身體,在靈魂之中轉個圈,一切都難以遁形。
“......見過侯爺......”強烈的震撼加上恐懼,張小華兩股戰戰。
“啊,不錯。”方笑云朝他微微點頭。
......
......
“神之眼”是祭司神術,需用到靈魂之力,專用于探測靈魂波動。祭司主要將它用于信徒,“官方”的說法是神靈之眼探測信仰是否堅定,方笑云的理解是:震懾,有測謊功效。
這門神術好學不好用,每次使用都會消耗一點靈魂之力,用于凡人效果頗佳,對修行者、尤其同階修行者微乎其微。方笑云從木圖身上得到這門神術的修煉方法,稍稍想了一下就決定修煉。
提到木圖,他其實是位苦修者,而且是學術派,從其研究三法合一就能看出,這個人并不貪圖享受,也不在乎人倫天理。方笑云從他身上找到不少神術秘法,唯獨相中了它。
理由很簡單,好學易練,對精神力的錘煉有一定效果。至于效果,對凡人有用就已足夠,方笑云不指望拿它克敵制勝。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煉氣士還是巫師都有類似秘法,即使不用秘法,修行者通玄后氣息改變,僅憑眼神便可震懾凡人,然而“神之眼”被祭司當做主要神術之一自有其妙處,除了能夠錘煉精神,它在震懾對方神魂的同時會送出一絲祥和之氣,具有安撫效果。拜火教對此的解釋為:神之威嚴不容冒犯,神之慈悲不分對象,即使那些心懷鬼胎的人,也能從中感受到神之憐惜。
對于這種解釋,方笑云嗤之以鼻,修煉之后輕易識破真相。神術以精神為本,靈魂為輔,是震懾還是安撫由施法者而定,效果與精神的強大程度有關。據說紫袍神祭的一個眼神就令十惡不赦的罪犯幡然悔悟,其實是用浩瀚如海的精神將對方身上的戾氣化解,再使用一點精神誘導便可成事。
還有那個令人怯步的使用限制:魂力消耗,多少有點言過其詞。方笑云修煉之后發現,是否消耗魂力其實可以控制,祭司如此宣傳,為的是塑造出“為信仰犧牲”的光輝形象。
一幫虛偽無恥的家伙。
虛偽也好,無恥也罷,這是人家的生存方式,方笑云無權過問,甚至有效仿的念頭。當前的主要“工作對象”是凡人,不介意偶爾冒充一下神棍。
有點遺憾的是,神術牽扯到精神力的運用方式,祭司認為好學、因為人家從一開始修行就在練習,方笑云學起來可不容易,足足用了七天才入門徑。
張小華是他的第一個施法對象,原本方笑云沒打算這樣做,在聽了匯報之后臨時起意,想以此辯辯真假。
結果不錯,這貨似乎沒說謊。
......
......
安頓好張小華,方笑云把一幫高層召集起來,把情況做了通報。
事情的經過頗為曲折,這個張小華本是縣城附近的獵戶,因日子難過漸漸成為慣盜,暴動那天他也曾進入縣衙,不過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想借機偷點值錢東西。做慣了賊,張小華為人機警,看到方笑云帶著幾個人從天而降,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家伙惹不起,掉頭就跑。
憑著一副好腿腳,張小華險之又險逃出生天,是領到公告者之一,離開縣衙后,他既沒張貼也沒有燒毀,而是躲起來。隨后幾天,城內因改公告暗流涌動,接連有人死去,張小華小心翼翼地等了幾天,內心越來越奇怪。
張小華頗有見識,他把這張公告理解成新候的誘餌,用于找到山匪在城里內應,可如今張貼公告的人接連被殺,無辜的人也被牽扯,縣衙那邊卻一直沒動靜。想來想去,張小華認定這是放長線,那位心狠手辣的侯爺看不上那些蝦米和打手,想釣大魚。
自己該怎么辦?
又等兩天,縣衙一直封閉,因公告引發的追查與兇殺愈演愈烈,當初拿到公告的人一個接一個被人暗地里揪出來并且殺死,張小華漸漸待不住了。
他開始懷疑侯爺發放公告的用心,釣魚只是一方面,沒準還有挑唆的意思。比如他知道的,被殺者當中有幾人其實是十惡的手下,他們各自都有三朋四友,有頭領照顧。十惡之間原本矛盾重重,爭斗不休,眼下新候為眾矢之的,將來風頭過去,這些事情便又會提起,引發更多廝殺。
對張小華來說奇妙之處在于,因為這番推斷,那位侯爺給他印象改變許多......他偷偷把那張公告拿出來,仔細研讀。
結果越看越有道理。
事實的確如此,人家是圣上親封的侯爺,與以往那些應付差事的官員完全不同。三邊是他的封地,說白了就是他的家,人家身邊聚集大批高手,麾下有軍隊,沒理由放任山匪在自己家中為所欲為。
勢不兩立的結果,必有一方倒下。
除此外,張小華面臨著一項迫在眉睫的危機:隨著那張公告被越來越多人知道,自己快要藏不住了。
面前的只有兩條路:投靠山匪,要不就投靠那位侯爺。
該怎么辦呢?
對張小華來說,第一個選擇很容易排除,以往新候沒來,他尚且沒有加入山匪,如今更加不會。可是第二項......他擔心自己被利用。高高在上的侯爺不會在乎一個小賊的命,誰知道會是什么結果。
左思右想,張小華決定走這種路線。
他決定偷偷潛出城,回到自己的家鄉完成這項懸賞任務。
侯爺說過,公告貼在哪里都行,既如此,沒規定非得貼在縣城。回家,貼公告,把內容解釋給同族們聽,這樣就能完成任務。之后馬上回縣衙領賞,新候交代過,賞賜可以是錢也可以是別的東西,張小華打算討一張通關碟,從此遠離三邊。
因為三邊為混亂之地,神州內地對這里的人防范心重,戰爭之后尤其如此,遇到官方,大多會拿“看到奸細”的眼神。即使像安古那樣久居內地,依舊免不得異樣目光。
為了銷贓,張小華出過幾次三邊銷賬,對此極為了解。他在內心盤算,以自己的本事只要不被官方“特殊照顧”,謀條生路應該不難。至于找新候討要通關碟,嗯,有點冒險,但不是沒可能。
官家都要面子,畢竟自己是頭一個完成任務的人,要求也不過分,侯爺當著那么多人的面懸賞,沒理由為了一個小賊毀諾。
經反復斟酌,城內氣氛愈發緊張,張小華決定要試試,即使出現最壞結果,當不至于送命。當他潛伏回到家鄉,還沒有進村就看到的景象嚇得魂不附體,掉頭逃跑。
如果不是熟悉地形,如果不是山林隱秘,如果不是張小華足夠機警而且果斷,這一趟就是絕命之路,根本回不來。
憑借當年打獵時練就的本領,張小華在山里轉了一大圈,等脫離險境,他的情緒稍稍安定,猛然意識到這是天賜良機。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來到縣衙。
“張村?”
青山縣地圖攤開,距離縣城不足三十里,有一處標記出來的村落。
“據張小華所說,幾大匪首就聚集在這里。”
“這么近......可信嗎?”童淵首先提出質疑。
人人都知道,方笑云之所以按兵不動,不是因為沒事做,也不是不想做,而是因為抓不住重點。城內清剿,對著一幫不知是民還是匪的人,根本無從著手,出城剿匪有類似顧慮,給對方留下各個擊破的機會。
現在不一樣,若能準確把握匪首所在,集中力量雷霆一擊,效果可以預料。最讓人驚喜的是,張村就在縣城旁邊,以強者與血騎的速度,完全可以兼顧兩頭。
此外從地理上講,十惡老巢個個建在險惡之地,當初盤龍嶺如果不是因為傾巢而出導致內部空虛,以方笑云手上那點力量,憑什么去攻打。
這樣的戰機如果錯過,談什么剿匪。
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是真的嗎?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