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韓克勤一路緊趕,利用道路近的優(yōu)勢,比劉時敏、吳庭禮等人,更早了些趕到了國子監(jiān)存放資料書籍的庫房里。
庫房里,平日都有一個老吏留守,管理文書資料。
此刻,那老吏正在庫房,檢查歸檔國子監(jiān)的各種文書。
當韓克勤“砰”的一聲,推開門時,那老吏詫異的看去,還在想誰這么不知輕重時,就看到監(jiān)丞韓克勤焦急走來,連忙就要上前行禮。
“丘老,別行禮了,我趕時間,快把監(jiān)生張璟和趙如龍最近的一次文章,都給我拿來。”
韓克勤可沒功夫和這丘姓老吏客套禮節(jié),他還想著趕快對付劉時敏了。
“是!監(jiān)丞稍等!”丘書吏詫異了一下,應了一句,就連忙去取張璟和趙如龍的近日的文章去了。
這丘老書吏看著年紀也過了五旬,兩鬢霜白,不過人看著還十分精神。
他人到中年屢次不中科舉后,便就此絕了仕途心思,后來一番緣故,便進了國子監(jiān)為書吏,一干這就干了十幾年。
往日里,丘書吏就看守和歸納整理這國子監(jiān)的各種文書,因此對于國子監(jiān)各文書的拜擺放位置,可謂是爛熟于心,這也是他年紀這么大了,吳庭禮和韓克勤還放心讓他管理國子監(jiān)最重要的文書庫房的原因。
片刻功夫不到,丘老書吏便把趙如龍和張璟最近一次在國子監(jiān)考試的文章卷子,從一個書架上,拿到了韓克勤面前。
“丘老,去門口替我望風,若是吳祭酒帶著位公公來了,記得提醒我。”
接過卷子,韓克勤也不廢話,一邊取了屋內桌上的筆紙,一邊對丘老書吏命令著。
很快,隨著丘老書吏在門口張望,韓克勤也快瀏覽了張璟卷子上的筆跡后,便對著趙如龍的那份卷子,在一張空白紙張上抄錄了。
國子監(jiān)占地說大不大,可說小也不更何況吳庭禮故意繞著一些回廊走,路上又不斷給劉時敏介紹國子監(jiān)內的一切,去庫房的時間也就不由自主的拉長了。
這下子,也就不止陳風一人生疑了,就是其他陪伴的人,也都感覺到了不對。
畢竟,吳庭禮完全沒必要這么帶路!
好在,除了少數(shù)人以外,其他人雖然不明白吳庭禮的用意,但也覺得這必然與劉時敏查張璟文章成績有關,所以并未出聲。
張璟若是成績不好,引得皇帝不滿,這先遭殃的就是吳庭禮這個國子監(jiān)祭酒。
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他人也都明白這唇亡齒寒的道理,自然對于吳庭禮的異常舉動,視而不見了。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眼看大多數(shù)人都不說話,那少數(shù)不知情形的人,縱然疑惑,但也沒出聲。
況且,就連陳風這樣的監(jiān)督吳庭禮的國子監(jiān)大佬都沒有異議,那少數(shù)人又怎么敢出這種風頭呢?
劉時敏是第一次來國子監(jiān),對于吳庭禮把他辦公事的事情,變成了天使巡游,其實內心很享受的,所以縱然吳庭禮接待的“過分”了,但他倒沒有多說什么。
畢竟,若非是感異夢自宮,劉時敏現(xiàn)在憑著家中勢力,說不得也得科舉入仕了。
內心里,自幼便受儒學熏陶的劉時敏,自然也很享受這種觀摩儒學子弟圣地的感覺,所以并不抗拒吳庭禮所為。
觀摩國子監(jiān),總要結束,眾人終是到了庫房附近。
“已經(jīng)到了地方嗎?吳祭酒,那咱們便走吧!”劉時敏看到“庫房”的牌匾,笑著對吳庭禮道。
“是!是!”吳庭禮尷尬應和了兩聲,心里念叨著但愿韓克勤能來得及。
他慢慢走到庫房門前,猶豫著要不要為劉時敏推開門時,便聽到后面?zhèn)鱽韯r敏的聲音道:“韓監(jiān)丞,你如廁歸來了?怎么了?身子不舒服嗎?”
“是!肚子突然不適,便離開一時,倒是有勞劉公公掛心了。”
耳聽隨后的韓克勤有些難受的聲音,吳庭禮心中頓時安穩(wěn),心想老韓演技不錯,這聲音,他聽得都覺得對方應該身體不適了。
吳庭禮也不看身后,便緩緩推開了庫房門,當先走了進去。
劉時敏和匆匆趕來的韓克勤客套后,便當先帶人入了庫房內。
丘老書吏是經(jīng)年老吏,對于上官接見更大的官早就習慣,再有韓克勤的提示,他面色不驚的和劉時敏行禮后,便按劉時敏的命令,去取張璟的文章卷子去了。
當然,那文章自然不會是張璟真正的文章卷子,而是韓克勤趕在劉時敏來前,偽造的一份用張璟筆跡抄錄的趙如龍的文章卷子。
裝模作樣的找了小一會兒,丘老書吏終于“有些辛苦”的從滿屋子的書架里,找到了張璟的卷子,交給劉時敏。
接過卷子,劉時敏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他入宮之前,便有一定學識,再有宮中內書房請的一些進士大儒的傳授教育,學識自然不算低。
瀏覽了好一會兒,劉時敏看完后,也是不住點頭,顯然沒有像后世看文的噴子讀者一樣,看了開頭,就被毒死,開罵棄書。
國舅爺?shù)奈恼码m然因為年齡,在某些有些稚嫩,但是功底不錯,倒比一般人好上不少。
“果然是皇爺看中的人,國舅爺這文章做的,但是有些出乎咱家的預料。依咱家看,國舅爺?shù)奈恼滤剑羰侨タ伎婆e,中進士可能難度,但中舉人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吳祭酒和韓監(jiān)丞久在國子監(jiān),不知咱家說的對不對?”劉時敏突然出聲道。
一旁的吳庭禮和韓克勤,聽到劉時敏這話,對視一眼,眼神皆安,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都想著總算把劉時敏混了過去。
當然,對于劉時敏的話,二人自然不能不回。
只見,吳庭禮當先道:“劉公公所言極是,國舅爺是我們國子監(jiān)的良才,中舉人自然是應該的。”
“對!對!以國舅爺飽學之姿,考個舉人自然是理所應當?shù)摹!表n克勤跟著應和道。
內心里,吳、韓也有些悲哀,偌大的國子監(jiān),雖然監(jiān)生眾多,可是真去參加科舉,如趙如龍這樣的佼佼者,也只能有把握中舉而已。
可見自從大明正式確定科舉代替薦舉至今,國子監(jiān)落魄到什么樣的地步了!
“確是如此,下官雖不管監(jiān)生成績,但久在國子監(jiān),也曾聽過國舅爺之名,知其學識不凡。”出乎吳、韓二人的預料,另一邊極少說話,跟陪襯似得陳風,也跟著應和著。
不過,二人此刻無暇多想,只能將那疑惑藏在心里。
待國子監(jiān)三名管事大佬話,其他一眾小吏,又怎么看不清風向,紛紛出口稱贊張璟,直把張璟夸得成了“國子監(jiān)第一才子”的趨勢。
畢竟,說恭維話,不費力,也不費錢,說不得日后還能得到好處,自然有大把人愛說。
見到這幕,劉時敏心中大定,雖然他知道這些人話里有水分,但張璟的文章卷子,起碼也說明他在國子監(jiān)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有這個也就足夠了,當下劉時敏就準備離開。
然而,忽然之間,劉時敏現(xiàn)這卷子上,似乎墨跡未干,有些濕潤。
當下,劉時敏生疑道:“為何這卷子的紙張墨跡未干?”
這一問,當即令吳庭禮和韓克勤臉色一變,背后直冒冷汗。
就在二人不知如何解釋時,卻見那丘老書吏笑著道:“庫房陰暗潮濕之地,紙張容易受潮,想來墨跡未干便是這原因。說來,小人這幾日我準備把部分卷子拿出去晾曬,防止紙張受污,未曾想公公今日來了。”
“對!對!定是庫房潮濕之故。”吳庭禮和韓克勤聽后大喜,連忙附和著。
聞言,劉時敏看了眼書架堆得滿滿的庫房,點了點頭。
這么多書架放滿了書,肯定有不少書擋住窗外射來的陽光,留有陰暗之地,一旦天氣溫度變了,確是會變得潮濕。
只是,雖說如此,劉時敏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便問道:“這樣吧,你們把國舅爺以往的卷子都給咱家拿出來,咱家一并獻給陛下。”
聞言,吳庭禮心中早有準備道:“劉公公,按國子監(jiān)慣例,每次考試的文章卷子,都是按期管理,一時之間,想要把國舅爺?shù)木碜樱页鰜恚率怯须y度,要不少時間。現(xiàn)在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公公先回去,我令人找好卷子,整理好,明日公公派人來取便是。”
劉時敏聽后,看了眼窗外的天色,點頭道:“好!那咱家先走了,明日派人來取卷子。”
說罷,劉時敏便當先離開,他雖然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出宮的,但畢竟當值,也不敢過晚回宮,否則宮門要是關了,也有些麻煩。
“公公慢走!”
國子監(jiān)一眾人,紛紛跟在劉時敏后門送行,直到劉時敏出了國子監(jiān),上了馬車離開,這才回到國子監(jiān)里。
吳庭禮和韓克勤讓眾人各干各事后,便一起往庫房趕去,準備善后事宜。
不過路上,他們卻被隨后跑來的陳風叫住了。
“吳祭酒和韓監(jiān)丞真是忠于王事啊,這歸納整理國舅爺文章卷子的事情,竟然都身體力行,親力親為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