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葉向高草擬了圣旨,派人送去司禮監(jiān)后,便急急匆匆的出宮,和臨時召集來的東林黨諸人會合討論。
聽到王化貞要被朱由校調(diào)到朝鮮時,東林黨人皆是一驚,他們都沒想到他們原來的設(shè)想會出現(xiàn)意外,王化貞竟然不能和熊廷弼爭權(quán)了。
說實話,自從之前東林黨人在熊廷弼起復(fù)一事上落了面子,他們就一直把這事情記恨在心。
雖然表面上,他們沒有顯露出來,但是暗地里,這些東林黨人可是一直在等待機會,想要找回面子報仇,所以這次王化貞的橫空出世,就給了他們機會了。
然而沒想到,原本指望靠王化貞和熊廷弼爭權(quán),再幫他們東林黨人把遼東的控制權(quán)奪回來時,王化貞卻出乎意料的要被皇帝調(diào)到朝鮮去了。
對此,眾人雖然吃驚,但并沒覺得這件事情背后是被人坑得,他們都往好的方面去想,只以為他們捧王化貞太過,這才讓皇帝朱由校動了愛才之心,調(diào)王化貞去朝鮮的。
畢竟,按照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策略,朝鮮也是要出重兵給大明造勢的,而聯(lián)絡(luò)朝鮮的官員也早就帶上相關(guān)文書啟程去朝鮮了。
現(xiàn)在,恐怕是皇帝認(rèn)為派的人不保險,又或者擔(dān)心其他原因,眼見王化貞被傳得能力出眾,這才動了愛才之心,既為考驗王化貞,也為提拔他。
畢竟,朝鮮自從薩爾滸戰(zhàn)敗,他們所派兵馬基本全軍覆沒后,這次大明再讓他們出兵,難免會有些問題,這時候派一個更有能力的人去,才更能讓朱由校放心。
說實話,知道王化貞會成為朝鮮方面的一路元帥,東林黨內(nèi)眾人都是十分高興的,畢竟,這意味著他們東林日后可能再也不會因為無軍功而蒙羞了。
只是,對比遼東和朝鮮,他們心里就不平衡了。
無疑,若是掌控遼東,那在日后得到功勞方面,遠(yuǎn)比掌控朝鮮,大得多,而且也更能彰顯功績。
好在,王化貞不管是在遼東,還是在朝鮮,對于東林黨內(nèi)都是喜事,所以雖然黨內(nèi)有些小失落,但有葉向高等人的理解勸說,這件事情總體上也是和平得到東林黨眾人的支持的。
因此,考慮到日后王化貞在朝鮮會有不少困難,所以東林黨內(nèi)改變了他們原先全力支持王化貞在遼東奪權(quán),各種打壓熊廷弼的計劃,轉(zhuǎn)而全力支持王化貞在朝鮮立功了。
而打壓熊廷弼方面,只能被他們擱置了,一方面,因為支持要去朝鮮的王化貞,東林黨也跟難集中多少精力在遼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東林黨內(nèi)沒有其他的人,能看出有能力在遼東和熊廷弼奪權(quán)。
一場完全避免了熊廷弼被針對的東林黨內(nèi)議,就這么結(jié)束了,張璟不知道,他的這般插手,讓東林黨完全往好的方面想,最后做出這么多改變。
總之,幾日后,張璟聽到朝廷下令,升戶部右參議王化貞為右僉都御史,加兵部侍郎銜,讓他從廣寧率一千兵卒,沿海路,乘船中途轉(zhuǎn)道山東,最后到達(dá)朝鮮,經(jīng)略朝鮮軍務(wù)。
同時,朱由校又派人傳國書給朝鮮國王李琿,表明王化貞代表他,讓朝鮮國全力配合王化貞,不得怠慢。
此令一出,自然也讓不少事先不知道的朝臣震驚,立刻有人表示反對,特別是知道王化貞極得蒙古人心,能說動蒙古人和大明一起打建奴的朝臣。
然而,圣旨已下,絕無收回成命的道理,那些朝臣再反對也沒用,張璟也知道,他終于讓王化貞這小人遠(yuǎn)離熊廷弼了。
說實話,對于那些根本不了解草原民族性格,不清楚蒙古人心里想法,卻一直要朝廷留下王化貞的士大夫,張璟心里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他們指望靠蒙古人幫大明,那還不如指望自己興大明了,況且,蒙古人到底什么德行,后世的歷史已經(jīng)注定了。
張璟可是記得,真實歷史上,王化貞后來口口聲聲說他說動蒙古人,開戰(zhàn)后,蒙古人出兵四十萬跟隨他,一起蕩平建奴。
結(jié)果,開戰(zhàn)后,蒙古是一個人影都沒見到,直接就讓王化貞口中的“四十萬兵”,成了笑柄。
有時候,張璟也是不得不感嘆,王化貞的運氣是真好,否則的話,不是運氣好,以他的軍事能力和他如此相信蒙古人,這種蠢材,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主帥,架架空熊廷弼的。
好在,現(xiàn)在局勢不同。
雖然因為王化貞的靠山強大,張璟打壓不了他,但把他調(diào)開,而且是以這種對王化貞和他背后的東林黨人來說,十分高興的形式,讓王化貞心甘情愿的去朝鮮,說不得,他背后的東林黨人,也都開心的準(zhǔn)備給王化貞各種援助了吧!
不過,這事情看著是好事,可是王化貞和東林黨人,能不能笑到最后,那可就難說了。
畢竟,朝鮮那地方,現(xiàn)在這時候,可絕對是一個大坑,王化貞能保全他自己都不錯了。
先不說王化貞本身就在軍事上就志大才疏,軍事能力很差,再加上朝鮮那些軍隊的渣渣戰(zhàn)力,這就夠讓王化貞和他背后東林黨人哭一回的了。
除此之外,朝鮮國現(xiàn)在這個還沒被廢立,有名的在大明和建奴之前徘徊的中立墻頭草朝鮮國王李琿。
張璟覺得,哪怕王化貞背后再有東林黨人的全力支持,可他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王化貞到底能把這事情辦成什么樣子,誰也預(yù)料不到。
有時候,張璟在想,要是王化貞之后能把他真實歷史上在遼東剿滅建奴逆賊的想法,用到朝鮮那里,那該多好,說不得王化貞就能在大戰(zhàn)時,戰(zhàn)死在建奴韃子手里了。
當(dāng)然,戰(zhàn)敗的話,王化貞到底有沒有身為大明臣子的戰(zhàn)死自殺殉國的氣節(jié),張璟可不敢保證。
不過,要是這位東林黨黨魁的弟子,戰(zhàn)敗之后,主動投降建奴,那樂子可就大了,不由得,張璟心里浮想聯(lián)翩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