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書生模樣的真靈化身,剛剛將屠四海與龍潛二人帶走,八思巴與羌巴穆勒便幾乎同時立出現(xiàn)。多吉和卓達,紛紛強忍傷勢,躬身向二人行禮。八思巴一彈指,兩顆藥丸分別射入二人口中,然后説道“你們受了那恨滄海的一擊滄海血淚劍,須得立刻到下方騰龍殿,服藥打坐。,不然怨氣纏身,根基大損。”多吉和卓達心中明白厲害,向著八思巴和羌巴穆勒合掌diǎn頭,隨即飛向下方。
這邊羌巴穆勒看了看此刻已然被八思巴定在半空、昏迷不醒的悟虛,輕輕甩動袖袍,一根干瘦的手指悄無聲息地朝其一diǎn,一邊説道,“師兄,我細觀此人,根本沒有沾染上龍脈之氣,反倒是那剛剛逃去的東海龍潛似乎還有所收獲。不知師兄,有何説教?”八思巴緩緩收回注視在悟虛身上的目光,正要開口説話。誰知道,就在此時,一個佛首浮現(xiàn)在悟虛頭dǐng外,其上青色氣薄氣飛速游走,化作一條xiǎoxiǎo的淡青飛龍,發(fā)出一聲低低的怒吼,將羌巴穆勒隨手diǎn出的那道融入夜色的殺氣震散,羌巴穆勒和八思巴當即雙雙噫了一聲,正要定睛細看,哪知這條淡青飛龍又化作青色氣流,隨著佛首繚繞,沒入悟虛的頭dǐng。言語説起來長,其實就是一剎那的事情。
羌巴穆勒臉色一變,正要又用手指diǎn出試探,卻被八思巴止住。羌巴穆勒,知道自己在天眼神通方面不及,此刻見八思巴緊閉雙眼,正在施展無相天眼*,便也收了手,在一旁打量著悟虛,靜靜不語。片刻之后,八思巴睜開雙眼,看了羌巴穆勒一眼,説道“此龍吟帶有龍脈的氣息,但卻附著在青色氣流之中,在其法界之中似乎是一種寄生的狀態(tài),帶有自動護主威能。”
寄生狀態(tài)?羌巴穆勒饒是見多識廣的真靈修士,也是有diǎn疑惑不定。從來只有龍脈氣息潤澤某人,比如説元皇便每隔一段時間,到那騰龍殿以喇嘛教秘法,牽引些許龍息灌體,加以煉化,強身健體,增加天子威懾之氣;又比如説,方才中了滄海血淚劍的多吉和卓達二人,借助龍脈氣息的浩然威勢,將體內血煞怨氣沖散。倒不曾有八思巴所説這樣的情形,龍息隱藏在眾生業(yè)力所化的青色氣流之中,寄生于某人法界之中,不認主,不被煉化,不為所用,只在宿主受到死亡危險之時,被動激發(fā)相護。沉吟片刻,羌巴穆勒,説道“既然是寄生,那么可以斷定,此人既非真龍?zhí)熳樱喾且环桨灾鳌!卑怂及蚫iǎndiǎn頭,卻反問道,“那依師弟你的見解,此人為何可以法界之中,生出眾生業(yè)力,且包容龍吟?”羌巴穆勒面色閃動,眼睛微微上翻,遲疑地説道,“難道?”八思巴抬手止住羌巴穆勒依然停止的話語,悠悠地説道,“要是那樣,那他也只會出現(xiàn)在那個世界,沒理由到這里來的。”羌巴穆勒一臉肅然地偏頭想了一會兒,diǎndiǎn頭。
八思巴復又説道,“不管怎樣,這個花蓮妙法宗的沙彌,來歷頗為詭異。如今局勢晦暗,我們還是一動不如一靜的好。”説罷,一揮僧袍,帶著漂浮在半空的悟虛,朝著那天源延圣寺飛去。羌巴穆勒,陰沉著臉,在空中呆了片刻,也自離去。
此刻的悟虛,自從與那書生模樣的真靈化身拼了兩劍之后,靈識所化之體,在曼陀羅法界之中,也似乎承受了萬劍穿體,千瘡百孔,虛弱不堪,靈身端坐在法界佛堂,自覺宛如后世動過手術經(jīng)過化療的絕癥之人,隨時都要涅盤而去。再一看佛堂,佛龕上一個生生截斷的佛首在青色氣流中微微起伏;周遭墻壁觀音蓮海撒楊柳,世尊舍衛(wèi)説金剛。。畫面雖在,但處處有焦黑,似乎被一把火燒了三天三夜。
悟虛第一次在法界中有要死去的感覺,強自聚攏住靈體,微微笑著,腦海中浮現(xiàn)出前世今生的種種記憶和畫面。迷迷糊糊中。。這佛堂景象,頗有diǎn火燒圓明園的意味。為何要死了,卻沒有再回到那種置身宇宙黑洞的感覺?。忽然,看到莫恩獰笑著飛向自己。一轉眼,趙彤又蒙著面紗,壓在自己手臂之上。然后便是郭敏沖到自己面前,痛斥自己是*/僧,然后揮動玉扇,長發(fā)披肩,在空中和自己刀光劍影。最后,自己龍袍加身,站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一聲龍吟,只見那一張馬臉的朱元璋在百官之中,出列叩拜,對著高高在上的自己三呼萬歲。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悟虛靈體從沉睡中醒來,看著佛堂中那被斬去的佛首,看著兩邊焦黑的佛門畫卷,想著方才種種夢境,不由潸然淚下,前世也?今生也?夢境也?心境也?悟虛一邊流著淚,一邊顫顫巍巍地雙手向上重疊,兩手大拇指相觸,稍成圓,成缽狀,結了一個釋迦牟尼佛手印,心中默念《般若波羅密多金剛經(jīng)》。
待稍稍穩(wěn)住幾乎潰散的靈身,悟虛卻不愿就此睜眼離開佛堂,只覺此具靈身也空,此番前世今生也空。不愿就此醒來,不愿就此靈識回到肉身,睜眼看到現(xiàn)代化的都市,看到古色古香的禪房。不愿去再做這樣的選擇。不愿再種種生之后,再去種種死。
沒奈何,靈識如此疲倦,法界中的佛堂也漸漸模糊起來。悟虛只覺得眼前一片漆黑,猛然一睜眼,便看到兩個穿著黑色僧袍的xiǎo喇嘛,猛然回頭望著自己哇哇大叫。隨即一個xiǎo喇嘛上前將自己慢慢扶起,一個xiǎo喇嘛拔腿便往外奔去。
不一會兒,八思巴領著多吉、卓達等人進了來,另有若干喇嘛手捧各種玉盒。八思巴和勉強端坐著身子的悟虛聊了幾句,見其神情略微萎靡,囑咐悟虛靜心休養(yǎng),隨即止住話題,吩咐眾人不得隨意打擾,帶著眾人離去。
倒是多吉片刻之后又復回轉,告知悟虛,當夜八思巴將悟虛帶回之后,便為悟虛診斷過,靈識在法界沉寂,只能等待。如今,悟虛悠悠醒來,須得靜養(yǎng)心神,重培靈識,待靈識稍加鞏固之后,方可再次進入曼陀羅法界進行修補,以免留下后遺癥。最后又言道,自己會以六字大明咒為悟虛加持。悟虛感激的diǎndiǎn頭,合掌行禮。
如此,悟虛白日里食用培本固元、養(yǎng)神凝識的丹藥,到了也夜晚。那多吉便到悟虛禪房,祭出自己的曼陀羅法界,顯出藥師琉璃光如來法相,以靈識誦六字大明咒,為悟虛調劑心神,除真靈修士威勢懾心之苦,除靈識潰敗法界難入之苦。悟虛倒也是第一次見多吉行此法門,以藥師琉璃光如來之法相,誦觀音菩薩之六字大明咒,為自己斷疑生信,熏染心神。
如是,到了后來,悟虛靈識穩(wěn)固,再入法界,待多吉再如是加持,便端坐在佛堂,靈識之體,以無我真空之義,誦《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兩兩法界交融,相互熏染,各有裨益,得無上妙有。過了月余,悟虛曼陀羅法界,佛堂恢復如初,那左側碧海白蓮之中的觀音大士,其邊上,隱隱有一尊琉璃藥師佛顯現(xiàn)。
這一日,悟虛收功之后,對著多吉感嘆道,“想不到曼陀羅法界,居然可以相互融通。承蒙師兄厚愛,xiǎo僧受益良多,如今只需再修養(yǎng)十日,便可恢復當初修為境界了。”多吉合掌回禮道,“慧明師弟多禮啦。這些日子,虧得師弟你在法界遍誦《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多吉也方能如此輕巧快速地將那滄海血淚劍的血煞怨氣完全煉化。”
悟虛見多吉提到滄海血淚劍,便想到了當晚那名書生模樣的真靈化身,其氣勢不下八思巴和羌巴穆勒,其劍法血貫長河,隨手一揮,一片血雨腥風,不由向多吉問道“當晚那畫卷飄出來的書生,便是恨散人的真靈化身?卻想不知道,東海妖人居然也有如此厲害的角色?!”原來,恨散人本名陸子虛,原是前朝南宋的一名皇家供奉。當年崖山海戰(zhàn)失敗,丞相陸秀文背著少帝,投海自盡,陸子虛等宋室供奉及其他抗元修士們,也大多被喇嘛教帶著元軍,打得死的死、傷的傷,上天無門,下地無路,*不得已,在如雨符箭之下,遁入海中,四散逃去。陸子虛便是其中僥幸漏網(wǎng)之魚,輾轉逃到東海,寄身于東海妖盟,自此以后,以怨氣修行,自創(chuàng)滄海血淚劍法,號恨散人,發(fā)誓若大元不亡、宋室不復,終生不踏入大陸半步。
悟虛聽罷多吉的講述,不由唏噓不已,頻頻diǎn頭,沉聲説道,“怪不得那四海閻羅四海,到后來,居然可以以邪門功法,寫出浩然《正氣歌》。原來都是以當年天下興亡的怨氣而修。以此因緣,其功法雖然偏激,卻也無懼本教降魔衛(wèi)道的曼陀羅法界。”
多吉凝視著悟虛,微微笑道,“是,也不是。當年因為中原修士同仇敵愾,抵御甚急,本教法界之人,十之皆隨軍南下之人。我與卓達二人也不例外。是以,我們的曼陀羅法界沾染了此番因果,不復尋常那般,從根本上克制東海這些邪魔外道功法。但是慧明師弟,你卻例外。你是后來修成法界,無有殺戮業(yè)力沾染,更融入了中原佛門的諸多妙法,只要修為境界相當,便無懼這種因緣,可克制其功法怨氣。”
悟虛想了想,回憶起當晚自己最后祭出法界佛像,與恨散人陸之虛正面硬撼。這才知道,若非自己法界無垢,不然換作多吉或者卓達這樣的前去,硬拼一擊,縱然是一具真靈化身,怕是也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多吉待悟虛沉思片刻,又説道,“這法界融通之法,卻也是本教不傳之秘。非真法界者,非誠發(fā)此心者,不能得成。這次,多吉借師弟你的曼陀羅法界,將自身法界的一些殺戮業(yè)力轉化了不少,無以回報,便將此法界融通之法傳授于你。”悟虛雙手合十,舉在胸前,低頭微笑道,“善哉善哉。以后若是可能,悟虛當向師兄多加請教。”那多吉,合掌回禮,卻不言語,輕輕的吐了一個嗡聲,激起一陣微風,禪房香燭熄滅,空中生出一朵白蓮。多吉默默地看著風中搖曳綻放的白蓮,笑道“師弟你法界修成,最初慣常法術,便是碧海白蓮。這幾日,你我法界融通,互為裨益,我的法界中也多出白蓮無數(shù)。”隨后一彈指,將這朵白蓮送到悟虛身邊。悟虛多吉這是以白蓮傳法,當即將其攝入自己法界,供奉于佛堂神龕之前。
正要道謝,多吉話音一轉,聲調低沉,“這白蓮本是高潔之物,誰知這白蓮教,也是用此物作為標志、信物。”言語之中帶著一絲惋惜。悟虛笑道,“多吉師兄著相了,難道只許你我修有白蓮,不許別人染指?一切皆是緣分,一切皆是方便!”多吉復又合掌,低誦道“一切皆是緣分,一切皆是方便。多吉記住了。”隨即起身,走了出去。
在門外站了站,多吉突然又説道,“這些日子,師弟在昏睡中,國師座下婢女,進寺敬香,聽聞師兄受傷昏迷不醒,言道師兄與其有救命之恩,連日來,一直在寺中偏殿為師兄誦經(jīng)祈福。”
悟虛,愣了愣,心中一暖,脫口問道,“可是那趙彤?”
門外多吉卻早已走遠。
正所謂
當朝國師多秘辛,前朝英雄諸緣由。
法界融通真妙有,隨説方便莫強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