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玉劍與明月交相呼應(yīng),玉劍牽引月華,月華又顯劍意,悟虛但覺月光灑落之處,便有劍光隨之籠罩過來。
悟虛急忙靈識在曼陀羅法界中,結(jié)月光菩薩印,打出一片月光,將自己包裹住,隨后便要遠(yuǎn)遠(yuǎn)遁去。
那蒙面女子輕輕咦了一聲,玉劍微轉(zhuǎn),一道劍光隨著悟虛打出的這片月光,如蛆附骨。
那道劍光,似乎無視悟虛曼陀羅法界,射到法界佛堂中,化作片片冰刃,散發(fā)出陣陣寒意,似乎要將悟虛連著這佛堂凍成冰雕。
悟虛,在佛堂中,大喝一聲,靈體涌現(xiàn)出一抹金色,然后,祭出那刻有金剛九會的玉盤,*出里面殘留的大日如來金光。這大日如來金光,乃是喇嘛教諸多祭出,碰到冰冷的月光劍氣,便如烈火焚雪,不但將射入的月光劍氣,*出了法界,而且也隨之升騰到法界之外,在夜空中凝成一朵巨大的火焰。
那開封城上面,頓時,日月同輝,冰火兩重天。
那蒙面女子,見此情景,微微一愣,隨即喝道,“你若真是大日如來凈世光,本仙子自當(dāng)退避三舍。區(qū)區(qū)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之明爭輝!”説罷,神情肅穆,做了一個玄奧的手勢,將手中玉劍,拋到空中。
悟虛等人,便覺得周圍溫度急降,四面八方的靈氣飛速地涌向那在月下迎風(fēng)而長的玉劍。那玉劍長至十來丈長,其上各種光華流動,在劍身周圍浮現(xiàn)一個個莫名氣息宛如實質(zhì)的符箓,將空中一干人等隱隱定在那里。而那大日如來金光,幻顯的火團(tuán),已然消失不見。
羅歡不由打了一個哆嗦,驚叫道,“仙器?!”也不管周圍喇嘛和悟虛,吐出一口精血,化作一道血光,徑直向北方飛去。
仙器?人間幾百年來,未曾出現(xiàn)過仙器了;仙器基本上屬于傳説中之物,傳説仙器一出,方圓百里靈氣為之一空,真靈修士也如凡人一般,任意宰割。
悟虛顧不得羅歡所言是真是假,急忙遠(yuǎn)遠(yuǎn)的遁去。便只聽見幾聲凄厲的慘叫,回頭一看,那些被定在那里來不及逃走的喇嘛,紛紛在一片清光下,消失不見。又見一道符箓,朝著自己如流星般奔來,當(dāng)即全力祭著曼陀羅法界,往前逃去。
逃了一會兒,那道符箓似乎早已將自己鎖定,越來越近,而且氣息越來越危險。悟虛抬頭望了望頭dǐng的那輪明月,暗暗咬牙:只有賭一把了。隨即停下來,看準(zhǔn)一處寺院,急速落下,飄入一處佛殿之中。
此佛殿之中,有一名老和尚正在領(lǐng)著一個xiǎo和尚,在金身大佛面前,誦經(jīng)。悟虛隱身于法界之中,也盤腿誦經(jīng),將自身氣息完全融入此間。
那道符箓,追到了這寺院,也停了下來,閃動著危險的氣息,最后來到了大雄寶殿的上空,逡巡不已。那老和尚,忽然對旁邊的xiǎo和尚説道,“凈慈,你去將大殿的燭火熄滅。”那名叫凈慈的xiǎo和尚,雖然不解,但甚是乖巧,微微合掌,便起身,繞大殿一周,將殿中燭火盡皆熄滅,隨后又跪在老和尚旁邊的一個蒲團(tuán)上。
那老和尚復(fù)又説道,“三千婆娑世界,燭火不一定有,但多半有月光常有;月光不一定有,但必定菩薩常在。有一菩薩,是名月光,為師便為你誦這《佛説月光菩薩經(jīng)》。”
老和尚隨即,領(lǐng)著xiǎo和尚,將《佛説月光菩薩經(jīng)》輕聲誦出。一時間,佛殿內(nèi),只見,月光如水,透過嚴(yán)實的門窗,透過密封的屋dǐng,紛紛灑落,飄蕩在兩人周圍,隨后充斥于佛殿四處。
過了一會兒,暗中隨這兩名和尚默誦《佛説月光菩薩經(jīng)》的悟虛便感覺到,那佛殿上空的符箓,漸漸隱去光華,化作一縷月光,消散不見。心中躊躇了一番,便欲隱身悄然而去。
卻見那名老和尚,轉(zhuǎn)過身來,對著自己身處的墻角,合掌説道,“貧僧圓信,不知尊駕深夜到訪,有失遠(yuǎn)迎。”
悟虛臉色微微一紅,從曼陀羅法界走出來,對著圓信,躬身説道,“xiǎo僧悟虛,多謝大師出手相救。”
那圓信將悟虛打量了一番,又合掌道,“果然是悟虛大師,圓信有禮了。”
原來,洛陽白馬寺元法大師,復(fù)出消息傳去,周圍寺廟的僧人無不知曉,由此也知道了悟虛其人。那元法大師,在于圓信大師的交談中,還將悟虛的相貌等事狀介紹了一二。今晚,悟虛潛入此處佛殿,圓信老和尚早已察覺,將元法法師所説一對應(yīng),便猜到悟虛身份,是以才伸出援手,替悟虛遮掩住氣息,逃過一劫。
悟虛明了前因后果,當(dāng)即再次向圓信大師道謝,又面朝白馬寺叩首三次。隨后,在與這圓信和尚的交談中,問道,“那羅歡説那蒙面女子手持玉劍,乃是仙器,不知道大師怎么看?”
圓信沉默片刻,答道,“是也不是。”見悟虛一臉郁悶與無奈,又笑道,“悟虛大師,果然是性情中人。不知,對于仙器,有何看法?”悟虛聳聳肩,做了一個苦臉。
“那悟虛大師,對于仙佛,又是如何看法?”圓信復(fù)問道。
仙佛?悟虛,不由一愣。仙佛仙佛,成仙成佛。大凡修煉之人,無不是掛在嘴邊。可要是真問,何為仙,何為佛?這個就不好説,或者難以回答了。
悟虛是佛門修士,不談仙,且説佛。所謂佛,按照佛門典籍的介紹和描述,是證悟之人,不退轉(zhuǎn),圓覺清靜,常駐極樂之境界。至于神通,是不求自來,不顯而顯。神通也無有高低,只不過隨緣而現(xiàn),略開方便故。
但另一面,佛門典籍之中,又隨處可見,描繪佛祖菩薩的大神通,似乎不如此,無法顯示佛的高大上。譬如《妙法蓮華經(jīng)》里面,天上降下種種妙華,世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聲勢浩大,氣象萬千,便是喻示佛説此經(jīng)之殊勝。
所以,于未成佛之人,于凡夫眾生,似乎神通越大,越離佛不遠(yuǎn)。神通無窮,便最有可能是佛?想來,道門的成仙,仙人,也是如此吧?
悟虛,細(xì)細(xì)想了一會兒,合掌向圓信説道,“xiǎo僧愚鈍,還望大師開示。”
圓信笑道,“悟虛大師,既然知道答案,又何須假托老僧之口呢?”
悟虛,知道糊弄不過這個老和尚,便説道,“所謂仙器,想來是成仙之人所用法器?而此玉劍,乃是非成仙之人所用之法器,只不過此劍威力,大大超過普通法器?”
説著説著,悟虛忽然皺眉道“不對!説來説去,若是以xiǎo僧方才所言,此玉劍是否本身為仙人法器,尚不能明了。
圓信diǎndiǎn頭,問道,“但此劍,經(jīng)由那名仙子使出,威力異常,對你我而言,又如同仙劍一般。是與不是,有何區(qū)別呢?”
一心求佛的悟虛,敏銳地捕捉到了圓信話中的禪機,立刻問道,“如此説來,法力比我等高出許多的,令我等無法抵擋的,便是成仙成佛了?”
圓信,合掌答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悟虛大師如此想法,卻是偏離了佛法。”頓了頓,“仙器,貧僧也未曾見過,但據(jù)典籍記載,仙器一出,天崩地裂,凡間難以承受。此玉劍,當(dāng)不是仙器,但品質(zhì)威力卻是超乎世間法器,説是仙器,也未嘗不可。”
悟虛追問道,“老和尚,那仙佛呢?是否超乎世間你我,便是仙佛?”
圓信合掌對著殿中栩栩如生的金身大佛,緩緩説道,“是仙是佛,老僧不知;但在世人眼里,多半是仙佛了。”
什么偏離了佛法?説來説去,不過是比誰的拳頭大!便如后世一般,有了錢,便可煲心靈雞湯,便可講成功哲學(xué),堂堂乎皇皇然,引領(lǐng)時代風(fēng)騷,塑造當(dāng)世三觀。
本就被那蒙面仙子一把玉劍,無端追殺,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悟虛,拂袖道,“我若成佛,必將此等謗佛辱佛之人,斬殺一空!”
正所謂一把仙劍殺四方,佛殿誦經(jīng)巧遮掩。
老僧幽幽説仙佛,xiǎo生憤憤發(fā)誓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