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瘋修士
伊春城,玄陰東北極處,魔域大自在宮轄下的一座小小城池。雖處極地,卻節氣分明,氣候適宜。又前段時間,城主出關之后,下令拆了城墻,令修士施法,拓寬延伸了街道,連周圍山河,遂又令新建村集房屋,引四方來投。如今,伊春已千里之域,萬眾之屬,一派欣欣向榮。
如此景象,引得大自在宮宮主稱贊不已,遣使表彰,降下法旨,許伊春自治。
這一日,有一游方僧至伊春,從云層降落下來,徒步緩行,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房舍鱗立,行人如織,凡俗與修士雜然而居,并列而行,甚至把酒對坐,無等級之森嚴。游方僧一邊四下細看,一邊不由合掌贊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待到了城主府,又見大門敞開,排著長隊,盡是凡俗之人。一問,才知,城主出關之后,有感天地劇變,修士銳減,復開方便之門,免費查驗靈根,以圖壯大。游方僧,遂問道,“此乃魔域,若是查驗出適合其他修行的靈根呢?”
旁邊有人笑道,“魔域之地,豈會有適合其他修行的靈根。倘若真有那么萬分之一,大自在宮也會先種下魔種,再送出魔域去。”
“對!到時候,到時候還是我們魔域的人,我們大自宮的人!”
。。。。。
生活在魔域的人,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卻是不會分什么正邪好惡。他們如此“愛國”地議論著,游方僧,微微一笑,也不插嘴,徑直走到城主府那朱紅大門前,報上名號“妙虛”。
不一會兒,里面一陣涌動,只見一個鷹鉤鼻中年男修,在一群魔修的簇擁下,快步走來。竟然是城主鷹飛,親自出來迎接,執禮甚恭。這游方僧,卻只是微微點頭,也不還禮,大搖大擺進了城主府。
待到了一間靜室,并無他人,那鷹飛搖身一變,變作一個二十不到的翩翩少年,劍眉星目,黑袍之外,淡色金黃光華流動,其氣息似儒似佛。
少年,對著游方僧深深凝望了一眼,然后合掌行禮,“弟子神潛見過師尊。”
這游方僧正是悟虛,此刻他見神潛如此行禮如此言,不由嘆了口氣,緩緩說道,“先前,我只是給你講了些佛門要義,引你修行,如今你自有大緣法,已非佛門中人,你我以道友相稱即可。”
見神潛似要辯解,悟虛擺擺手,“人人皆有佛性,不必身在佛門,亦是同道中人。你傳訊提及,此處有一時空隧道,不知是何究竟?可帶我一觀。”
神潛臉色一紅,沉吟片刻,方才言道,“我等到了魔域,為了躲避追殺,四處流離。在伊春城附近卻無意間發現了一奇異之處,接通一奇異世界,光怪陸離,荒誕不堪。就在前些日子,長公主下令,封禁了此處。”
封禁了此處?悟虛,心中不悅,先前傳訊叫我速來一觀,如今卻說什么光怪陸離,荒誕不堪,封禁了。
“為何封禁?難道便因為所謂的光怪陸離,荒誕不堪?你先前不是在傳訊中,提及其為未來世界,所謂未來世界,自然有許多新奇之處。”悟虛沉聲問道。
神潛苦笑一聲,低聲解釋道,“神潛當時見到那方世界,震驚不已,誤以為便是未來世界,遂急急傳訊。但我等多方查看,那方世界,無靈氣無修士,豈是未來世界?當是某位大能修士所遺留廢棄的洞天世界。我等商議再三,方才由長公主下令,封禁了通道入口。”
悟虛心中冷笑一聲,“那洞天世界的情景,可否描述一番?”
“那方奇異世界,神潛倒是記得一些情景。”神潛,一邊連連點頭答道,一邊食指在空中點出一幅幅畫面,“只不過這世界,光怪陸離,荒誕不堪,還望不要外傳。”
悟虛默默看過那些轉瞬即逝的畫面,隨即轉身離去。
神潛,不好攔截,只在后面大聲說道,“師尊,常常講慈悲為懷,如今玄陰驟變,大周被篡,凡俗之人徹底淪為螻蟻。師尊原本也是凡俗之人,豈能無動于衷乎?”
悟虛轉過身,看著神潛,“慈悲為懷,是情感,并不能改變凡俗之人為螻蟻的這一固有的事實普度眾生,是愿行,大開方便之門,令眾生早日脫離苦海早登極樂。”
“我等便是在度眾生,脫苦海。”神潛言道,“我等欲重建大周,統一玄陰。師尊在雍州,不也是遷移凡俗,設立關卡,大陣護持。不也是如此?”
悟虛搖搖頭,繼續往外走。
卻又見,前方光華一閃,兩個人影徐徐降落,一男一女,坐在花圃中間的石桌邊,攔在自己面前。
那男的,是個老者,一頭白發。他,雙目炯炯有神,身材修長,穿著大周元帥服,坐在那里不怒而威。那女的,五官端正,化著淡妝,華麗的大周宮袍長長地拖在干凈的青石板上,儀態從容,雍容華貴。
悟虛止住腳步,心中隱約猜測到了這兩人的身份。
“吾乃大周當朝長公主,冒昧在此,只問一句。”只聽得那女的,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只唇齒輕啟。
悟虛
,只得合掌,“小僧見過長公主,還請長公主明言。”
“先祖本是凡俗之人,又是以凡俗之力立國,是以立國伊始,便定下了庇護凡俗的祖訓。歷朝歷代,無不奉行,各有政施。所謂慈悲為懷,大開方便之門,普度眾生。請問悟虛大師,我大周如此庇護凡俗,算不算大開方便之門?”大周朝長公主,緩緩出言。
悟虛想了想,雖然很想不承認,但最終也不得不答道,“自然算是大開種種方便法門。”
“如今修士上天,唯修行論,凡俗驅逐圈養,淪為螻蟻,我輩義士豈能無動于衷?”
悟虛心中苦笑一聲,問道,“但不知長公主有何良策?”
“重建大周,統一玄陰。凡俗為根本,修士為枝葉。修士,避世隱修,不得擾民。釋儒道三宗,可遣弟子入世,傳法傳教。”
悟虛聞聽此番言語,便知道,這長公主定然是神識進入過那未來世界的,然后方能審時度勢,定下如此方略。
玄陰驟變,改制變法,乃是大周朝皇室一部分人與六宗聯合籌劃的,無人能擋。待玄陰、玄陽、幽冥三星大戰開啟,爭斗漸激,玄陰修士精銳“飛升上天”,入駐周天星辰大陣,長公主他們一行,方才結束東躲西藏的日子,開始以這伊春為根據地,謀劃方略了。
“長公主方略不錯,但小僧卻是不想參與。”悟虛伸出五指,悠悠說道,“大周種種方便之門,歸根到底還是世間法,雖有善心善舉,卻不能真正得度眾生。”
一聲冷哼響起,在耳邊如霹靂雷鳴,悟虛止步,只覺識海中,有一桿長槍虛影,一閃而過,翩若蛟龍。
“在世間,自然是世間法。難道個個都拜到你佛門下,全都當了和尚?”那白發老者,手里端著個茶杯,漫聲說道。
悟虛朝著這老者行了個禮,“諸位行世間法,小僧行出世法,豈不妙哉?”
“既在塵世中,世間法便不可少,是為根基。試問,若眾生不得安生,淪為螻蟻,何以修行出世法?”長公主緩緩站起身來,眺望著不知名的遠處,“更何況出世法不獨佛法,道門儒門皆有修行之法。”
悟虛答道,“一切法皆是佛法,道門儒門修行之法,也是佛法。縱然后世末法時代,但只要人心向善,皆有法可修,名非佛法,是為佛法。”
悟虛如此言說,那長公主不再多言,那白發老者依舊坐在那里,大馬金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悟虛不能過去,仰頭看天半晌,忽然悠悠說道,“小僧當初在大周都城,機緣巧合,得了一枚六元福令,據說內有六位通玄大修留下的神識烙印。小僧為了不招搖,一直將其存放在法界深處,隔絕一切氣息及感應。那六位通玄大修,此刻想必皆在上面的周天星辰大陣中若是小僧取出那枚六元福令,也不知道他們能否感應得到。”
那白發老者,猛地站了起來,腰桿筆直,朝著悟虛怒目而視。悟虛只覺周遭景象一變,天上地下,一片茫然,唯有眼前,一桿長槍傲然而立,金光閃閃,難以直視。
“老帥,大師欲行出世法,也是眾生之福。”長公主一聲老帥,周遭景象隨即恢復如初。
“大師遠道而來,本是為了那時空秘境,且隨本宮前去。”長公主,沉默片刻,忽又說道。
這長公主與那白發老者在前,神潛陪著悟虛在后,飛出伊春城,不一會兒便來到一隱秘處,猶如世外桃源。氣候如春,花草茂盛,凡俗眾多,其樂融融。
其中心區域,宮殿巍峨,靈氣繚繚,云霞昭昭,龍飛鳳舞,以作守護。
至其間一殿,空蕩無物。
“那時空秘境,唯有神識能入內一觀。”長公主一邊說道,一邊抬手朝著東墻打出道道法印。
不一會兒,堅實的墻壁化作漣漪,一個幽深洞口若隱若現。悟虛正要放出神識,卻又見那洞口愈來愈大,隨即漸漸消失,只見一副畫面撲面而來,鋪滿了整個東墻墻壁。
此處時空秘境,竟然與絕神谷有所不同。悟虛神識進入,仔細觀看,這世界竟然比自己當初所處世界,更加未來?悟虛細細回憶對照,經濟更加全球化,盡管有反對的聲音,科技更加進步先進,最明顯的一點,便是多了許多所謂的物聯網和智能化,通訊更加快捷,并行計算更加成熟,數據開始融合匯聚,進而衍生許多新奇應用。這些應用,甚似修士神通,甚至更加方便和微妙。有許多事物,便是悟虛也是第一次見到前世未見,此番得見。譬如那所謂的人臉識別,悟虛所在前世之當時,也并沒有,此刻方才得見。
悟虛凝神細看,直到疲憊,方才得出,卻只見長公主等人已然各自端坐,靜待自己。
“師兄方才面壁,入內神游,不知有何感悟?”神潛,恭敬問道。
悟虛沉吟片刻,方才答道,“此方未來世界,科技發展,凡俗得用,如有神通。”
這時候,那長公主,插話說道,“大師想必不知,此方未來世界,極有可能便是人世間的未來世界。”
悟虛一驚,看著一臉
肅然的長公主,“可有何憑證?”
想當初,悟虛莫名其妙來到此方世界,重生于廬山花蓮妙法宗內,時常獨立山峰而恍惚,以為自己重生穿越到了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這個時空也有元末明初,也有朱元璋這些歷史人物,但卻多了滿天飛行的修士。最近,悟虛入魔域,先后在絕神谷和這里,神游觀看未來世界,不見一個修士,便又以為是通過了時空隧道,看到了自己原來所在那個世界及未來。但無論如何,悟虛一直認為如今這時空,與自己先前前世時空,是平行的時空,沒想到此刻那長公主卻說并非平行,而是同一個。
“這是天外天三星大修士聯合推算之后所得出的結論。”長公主悠悠答道,“人世間再無修士,與天外天再無瓜葛。”
悟虛想了想,“若果真如此,也不見得有什么不好。”
長公主,微微一笑,卻是不再就此多言,只對著神潛說道,“大師既然已來此一觀,你便送大師出去吧。”
神潛滿臉遺憾地看著悟虛。
悟虛,笑了笑,站起身來,對著那長公主還有那白發老帥,合掌頓首,算是作別。
神潛,一直將悟虛送到了伊春城外,臨別之時,終于忍不住說道,“大變在即,師兄還是早做打算,小小雍州,難敵大勢。”
悟虛笑道,“玄陰之大,難道容不下一個小小雍州?長公主欲重建大周,恐怕才是真的難敵大勢。”
神潛當即肅然,正色說道,“我等以蒼生為念,追隨長公主重建大周,雖千萬人亦往矣!”
話不投機,兩人不復再言,隨即分別。
出了伊春,悟虛依舊作游方僧人狀,時飛時行。這大自在宮所轄極北區域,風景自然別有一番。時而白山黑水,峰巒嶙峋,時而千里平原,上面樹木瘋長,堅硬似鐵,遠遠望去,遼闊而又蠻荒。
悟虛雖知此乃天地造化之自然之景,但心有缺缺,終是有些不喜但此時此景,又似乎正合心情。是故,悟虛,依舊隨意而漫游。
“大師,到底想要怎樣?!”
“稍后,我大自在宮便有人來,到時候大師恐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
一陣吵鬧聲,傳到悟虛耳中,悟虛朝下一看,兩名魔修纏著一僧人,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否則,早就動手了。另有百余名凡俗之人,畏畏縮縮地站在那兩名魔修身后,猶如待宰羔羊。
“阿彌陀佛,貧僧欲度眾生,兩位何不行個方便?”那僧人,端坐在那里,低眉合掌。
“大師,若是帶走這些凡俗之人,我們回去便要受罰,生不如死,大師,還不如現在便殺了我等。”
“罷了罷了!我等且殺了這些凡俗之人,大師再殺了我等便是。”
其中一名魔修,說著便要動手。
一聲佛號響起,其整個人便被定住,動彈不得。另外一名魔修,見勢不妙,便要飛身遁走,全沒了方才要死要活的脾氣,卻也被定住,在空中動彈不得。
那些凡俗之人,隨即紛紛跪倒在地,頂禮膜拜。
那僧人,徐徐抬頭,對著悟虛,含笑而言,“悟虛大師,好久不見。”
悟虛定睛一看,不禁又驚又喜,急忙飛下來,躬身行禮,“悟虛見過元法大師。”
竟然是元法大師!一時間,悟虛有許多話想要問。
元法大師,微微擺手,指了指其身前跪拜在地的凡俗之人,又指了指那被定住的兩名魔修,“依悟虛大師所見,該如何?”
悟虛,想了想,“凡俗之人,大師不妨帶在身邊,這兩名魔修便度化了,以作護法。”
元法大師,嘆道,“大自在宮,不似逆天盟、天殘宗,乃天外真魔。這些凡俗之人,跟著貧僧,又何以周全?”
悟虛一愣,隨即問道,“伊春城?”
元法大師,合掌而誦,“阿彌陀佛!”
伊春!伊春!
悟虛遙望伊春片刻,然后合掌對著元法大師,“世間法是世間法,出世法是出世法。大師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奈何眾生自有因果緣法,縱然有如大周一般的庇護與相助。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前赴后繼。豈不見,那萬壽碑,歲月滄桑,已不多見。雍州城內,空豎酒肆。”
元法大師,合掌嘆道,“如是如是,然則眼前如何?世尊入世說法,涅槃而去,我等豈不循之而效仿?是為傳法護法弘法,何況后世末法時代。”
元法大師,當是進入伊春那處時空隧道,見那未來世界的。
悟虛,默然良久,最后合掌說道,“大師如此說,悟虛無復他言,且尊大師法令。”
元法大師,微微一笑,“如是,便隨貧僧送這些凡俗之人回伊春。”
正所謂
世間萬般法,因果循環里。
大周千余載,凡俗仍螻蟻。
萬壽碑還在,空余酒肆立。
但因慈悲故,伊春再面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