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大會堂。
跟樞密院、首輔官邸這些動輒就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歷史的名勝古跡比的話,論議兩院的大會堂完全是一座現代建筑,哪怕其存在時間已經超過了一百年,而且風格跟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完全不同。
大會堂是帝都,乃至整個帝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筑。
哪怕放眼全球,大會堂的體量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
在這座棱角分明的宮殿式建筑內,除了擁有能夠容納上萬人的大會場,還有大大小小數千個房間。
論議兩院上百個委員會,幾十個政黨與十多家檢查機構,都設有辦公地點。
此外,還有一個專門的游客接待中心。
在沒有重大會議的時候,這里每天要接待大約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即便如此,大會堂的利用率僅有三分之一。
按照坊間傳聞,在設計階段,始武大帝親自修改了圖紙,把規模擴大數倍,要為今后擴容留下足夠的空間。
大會堂的外面,早已是人山人海。
天亮之后,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記者把大會堂圍了個水泄不通。
雖然早在三天之前,帝國當局就公布了相關的消息,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后,論議兩院會召開全體會議,就是否采取軍事行動,也就是給予首輔戰爭授權進行表決,而最后通牒的到期時間是下午一點,但是記者顯然沒把公告當回事,似乎覺得論議兩院會提前就戰爭授權的提案進行表決。
事實并非如此。
快1點的時候,帝國首輔周涌濤才來到大會堂。
因為是非公開閉門會議,所以記者全被擋在了外面。
為了維持秩序,特別是人多發生騷亂,帝國當局增派了警察與禁衛軍,在大會堂的外面拉起了兩道警戒線。
上一次出現這種場面還是在16年前,帝國當局正式宣布從波伊國撤軍的時候。
不同的是,當時是深冬,還在下大雪,氣溫低到零下20攝氏度,F在是盛夏,頭頂上驕陽當空,氣溫都快到40攝氏度了。再說了,當年聚集在大會堂外面的,大部分是傷殘與退役軍人,記者也是已報道示威游行為主,沒有幾個記者關心正在里面就;鸪奋娝M行的投票表決。
所幸的是,論議兩院那些大老爺,沒讓外面的記者苦等。
周涌濤進去后大約半個小時,一點半左右,大會堂里面傳來了歡呼聲。
隔了幾道墻壁,都能夠清楚聽到,那動靜可不是一般大。
幾分鐘后,幾十名工作人員從大會堂出來,把準備好的新聞傳單分發給在烈日下苦候半日的記者。
標準的通信稿,帝國論議兩院已經通過了戰爭授權提案,帝國首輔將在下午兩點半發布電視講話。
此后,首輔將親自在官邸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的消息,并且接受記者的提問。
這下,記者們立即行動起來。
不為別的,趕緊去首輔官邸新聞廳搶位置。
那地方原本是一才用來堆放雜物的儲物間,最多擺放幾十張椅子,要是去晚了,不要說坐的地方,連站的地方都沒。
當然,內幕消息也隨著大會堂的工作人員傳了出來。
下午兩點,帝國官方電視臺率先做了報道。
在論議兩院全體會議上,由首輔周涌濤提交的軍事行動授權法案,以全票通過。
沒有一名議員投反對票!
這是上次全球大戰,即薛遠征提交的對狹夷皇國的宣戰法案之后,第一份獲得全票支持的戰爭授權案。
不過,這是一份非完整的戰爭授權案。
簡單的說,授予首輔的是調動現有軍事力量的權力,是否進行全面的軍事動員,依然需要由論議兩院批準。
此外,現有軍事力量包括預備役部隊。
也就是說,周涌濤可以按照授權下達軍事動員命令,采用征召預備役官兵的方式擴充正規軍軍力。
要說,對付一個伊拉克,這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在波伊戰爭后,帝國的常備兵力一直維持在350萬到400萬之間,其中陸軍兵力占到了六成。
雖然以帝國的疆域,以及控制的勢力范圍來說,哪怕是400萬正規軍,也就只夠和平時期的正常需要,比如對假想敵構成足夠的威懾,確保自身的核心權益不受侵犯,以及賦予盟國基本的戰略安全,但是放眼全世界,真正能夠對帝國構成威脅,能夠侵犯帝國盟友的也就只有另外2個超級霸權。
如果是幫助科威特復國,哪怕需要徹底打敗伊拉克,動用的兵力也不會超過30萬。
顯然,以帝國的總兵力,抽調30萬并不是太大的問題。
在這個時候動員預備役部隊,明顯是另有所指。
在很大程度上,預備役部隊,也就是以地方武裝力量為核心,包括民兵在內的準軍事力量才是帝國戰略安全的基石。
按帝國當局公布的相關資料,預備役部隊的總兵力一直維持在800萬左右。
其中,地方武裝力量總兵力在250萬到300萬之間,編在地方武裝力量里面的空軍與海軍預備部隊還有大約100萬。
也就是說,主力預備役部隊跟正規軍幾乎是一對一配置。
這些兵力就是為全球大戰準備的!
說得直接一點,在大戰爆發之后,每一支預備役部隊都有明確的支援對象,也就是正規軍的作戰部隊。除非是出現了戰略潰敗之類的意外,不然在戰爭初期,預備役部隊的主要價值就是為正規部隊補充兵員。
顯然,接受過訓練的預備役官兵,肯定要比剛招募的新兵更有戰斗力。
關鍵還有,預備役部隊的裝備水準不比正規部隊差!
就拿陸軍的預備役部隊來說,除了接收從一線部隊撤下來的主戰裝備之外,還有不少的現役主戰裝備,而且占比一直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這么做,就是讓預備役官兵能夠接觸到最新式的武器裝備,確保在戰爭突然爆發之后,抽調到正規部隊的預備役官兵能夠立即參加戰斗。
可見,帝國的預備役部隊比很都國家的正規軍都要強大!
對付一個小小的伊拉克,帝國竟然需要動用預備役部隊。
要說的話,還真是看得起侯賽因。
其實,這是一個明確無誤的信號,可以看成是給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的警告,千萬別做落井下石的蠢事。
波沙灣算不上是井,帝國也沒落下去,而且伊拉克與波伊國更加算不上是石頭!
真要開干,帝國絕不會手軟!
在大會堂等了十多分鐘,等記者全都離開之后,周涌濤才動身返回了首輔官邸。
利用這點時間,他修改了等下要用到的演講稿。
此外,在兩位議長公布表決結果之后,周涌濤就當眾宣布啟動針對伊拉克,準確的說是解放科威特的軍事行動。
從這一刻開始,波沙灣戰爭正式打響!
…………
此時,波沙灣地區,沙烏地本土北部。
萬米高空,兩架“戰10b”已經拋掉形同累贅的副油箱,并且在轉向之后,打開了發動機加力燃燒室。
僅用了不到三分鐘,這兩架戰斗機的飛行速度就達到了2.0馬赫。
隨即,就越過了沙烏地與科威特的邊境線,進入科威特領空。
只是,兩架戰斗機并沒轉向,而是沿著連接兩國的3號公路,朝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飛去。
這條公路,也是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的主線。
在之前的幾天里面,7個師,大約10萬伊拉克大軍就是沿著這條公路攻入科威特。
此外,伊拉克軍隊的后勤保障也主要依靠這條公路。
要說的話,3號公路就是10萬侵科伊軍的生命線!
那兩架戰斗機明顯是在執行偵查任務。
在進入科威特領空之前,這兩架“戰10b”就被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雷達發現了。
沒啥好奇怪的,飛得那么高,沒有被發現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在兩架“戰10b”進入伊拉克領空之前,在巴士拉附近徘徊的幾架伊拉克戰斗機就已轉向。
其中,包括2架從駱沙民主共和國進口的,綽號“支點”的mg29。
與梁夏空軍的“戰10”一樣,mg29也是中型戰斗機,號稱是第三代戰斗機,擁有不輸給“戰10”的性能。只不過,mg29屬于典型的前線防空戰斗機,并不需要太大的作戰半徑。
至于性能到底如何,就說不準了。
當然,那兩架mg29早被在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北面巡邏的“指8c”,以及在波沙灣西部上空徘徊的“指6c”探測到,而且受到了重點關照,其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之中,并同步傳輸給后方的作戰指揮中心。
兩架mg29轉向南下,朝突擊的兩架“戰10b”撲去,作戰指令下發給了在沙烏地國境線南面超低空徘徊的4架“戰11b”。
率領該編隊的,就是李天凌。
兩架“戰10b”冒充偵察機,把伊拉克空軍的防空戰斗機引過來,再由“戰11b”發起攻擊。
這套伏擊戰術非常簡單,實施難度也不大。
關鍵就是,得讓伊拉克戰斗機進入科威特領空,最好進入沙烏地領空。
別看巴格達當局絲毫都不肯示弱,沒有理會帝國下達的最后通牒,但是在戰術方面,伊拉克空軍十分謹慎。
從4號的凌晨開始,伊拉克空軍就停止了對地面部隊的空中支援。
當然,科威特軍隊早已潰散,而且科威特境內也沒有多少值得轟炸的目標,有沒有空軍提供支援都無所謂。
正是如此,伊拉克戰斗機一直在本土上空活動,沒有進入科威特領空。
也沒有靠近邊境線,沒進入即將生效的禁飛區。
要說的話,這也跟三天前的戰斗,也就是李天凌打的第一槍有關。
那次突然襲擊等于警告了伊拉克空軍。
跟擁有完整體系的帝國空軍交戰,伊拉克空軍的那些戰斗機,不管號稱擁有多么先進的性能,也不堪一擊。
關鍵就是,伊拉克空軍的體系存在太多的漏洞。
這些問題,在兩伊戰爭期間就得到了體現。
在跟波伊空軍的戰斗中,伊拉克空軍就體會到了缺乏預警機,以及缺少遠程攻擊手段的苦頭。
正是如此,才會花巨資從駱沙民主共和國采購能使用中程空空導彈的mg29。
此外,還購買了20多架最快速度達到3馬赫,能夠威脅到預警機的mg25戰斗機。
可惜的是,伊拉克空軍一直沒有能夠獲得可以使用的預警機。
依靠防空雷達,根本就不可能探測到在超低空待命的4架“戰11b”,也就不可能知道這是一個陷阱。
在兩架“戰10b”轉向之后,李天凌才控制戰斗機開始爬升。
這個時候,“戰11b”最為突出的性能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
依靠大推重比獲得的出類拔萃的垂直機動性能。
在空戰狀態下,“戰11b”的推重比超過1.25,而放眼全球,能夠與其媲美的戰斗機就只有紐蘭的f15a。
其實,這也是“戰11b”的看家本領。
在跟海軍的“戰9b”進行的對抗訓練中,空軍的飛行員總結出,只有進入到垂直機動狀態,才有取勝的可能。換種方式說,“戰11b”的盤旋性能確實不太好,但是要比爬升與俯沖,能夠輕易碾壓其他戰斗機。
其實,這也是“截擊機”的一大特點。
不要忘了,在設計“戰11”的時候,空軍就明確要求,要取代的除了制空戰斗機,還有所有截擊機。
在極限狀態下,“戰11b”能在1分鐘之內,從海平面爬升到6000米,在2分鐘內爬升到1萬米。
當然,加速能力也非常突出。
同樣是在極限狀態之下,“戰11b”在8000米的高度上,從0.9馬赫巡航速度,加速到2.25馬赫,所需時間僅為115秒。
李天凌制訂的伏擊計劃,關鍵就是“戰11b”出色的爬升與加速性能。
在2分鐘之內完成爬升,那么就算被伊拉克的防空雷達探測到了,以伊拉克空軍的指揮體系,也未必能夠及時下令,讓2架已經進入伏擊圈的mg29轉向返航,而且那2架伊拉克戰斗機根本就來不及逃走。
當然,該計劃能夠實施,主要還是看“指8c”的表現。
準確的說,就是把握所有的戰術結點。
此外,就是大小二雙會不會犯渾。
所幸的是,那兩個家伙,在上了戰場之后,比誰都冷靜,肯定不會犯糊涂,更別說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了。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他們還沒有結婚生子,怕死得很呢。
就在“戰11b”機群全力爬升的時候,兩架“戰10b”正在全速向南逃逸。
根據預警機發來的戰場信息,那兩架mg29已經啟動火控雷達,而且正在加速追趕逃逸的“戰10b”。
伊拉克戰斗機已經鎖定了“戰10b”,還沒有開火,只是因為導彈的射程不夠。
尾追開火,中程空空導彈的射程才迎頭攔截的三分之一,而且脫靶的概率極大。
沒有足夠大的把握,飛行員一般不會浪費彈藥。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