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王國不宣而戰,對波沙灣戰場產生的影響最為明顯。
丁鎮南收到消息的時候,之前在東6心海,也就是塞浦路斯附近海域活動的2支航母戰斗群都已經轉向前往亞歷山大港。雖然按照總參謀部的調整,這2支航母戰斗群將留在東6心海,確保從亞歷山大港到墨海,準確說是到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線暢通無阻,以便繼續通過海運向枷鎖6橋,新羅西斯克運送物資。但是以當前局面,這2支航母戰斗群肯定無法繼續執行轟炸伊拉克的作戰任務了。
一下子少了2支航母戰斗群,絕不是小事。
就算總參謀部已經做出保證,會在近期向穆阿海增派1支航母戰斗群,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要忘了,空軍正在把重心轉往西北戰區。
這仗還能打嗎?
或者說還能按照計劃進行嗎?
丁鎮南直接去找到了施授良。
“總參謀部已經做出了調整,將在近期把第五6戰師派過來。只不過,我們現在能夠依靠的也就是手里的這點兵力。”施授良早就料到丁鎮南要來找他,也早就做好準備。“作戰行動依然按計劃進行,只是不再對傷亡與消耗做強行要求,按照大規模戰爭,也就是全球大戰的模式打。”
“可”
施授良先壓了下手,在丁鎮南閉上嘴之后,接著說道:“布蘭王國已經向我們宣戰,紐蘭共和國遲早會向我們動手,全球大戰已經爆了。按照上面的判斷,我們恐怕只有半年的時間。”
丁鎮南長出了口氣,隨后才點了點頭。
“幾個小時后,論議兩院將通過由輔提交的戰爭授權法案,隨后將正式展開全面戰爭動員。只不過,完成動員還需要一些時間。按照上面的意思,我們的任務是在完成動員前結束這邊的戰斗。”
“結束!?”丁鎮南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那表情是萬分的震驚。
施授良很平靜,點點頭之后,說道:“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幾個月之后,就要在南方次大6開片了。”
聽到這句話后,丁鎮南又一屁股坐了下來,不過隨后就恢復正常神色。
顯然,這根本就不值得奇怪。
“有什么需要,現在提出來,我好向上面反映。”
“6軍的兩個師都得留下來,此外得保證后勤供應充足到位。要可以的話,還需要讓盟友的作戰部隊部署到位。”
“這些都不是問題,而且高巨王國的裝甲旅在本周就能部署到位。至于巴鐵的部隊,暫時不要指望了。要是真在南方次大6開片,巴鐵能夠頂住梵羅大軍的進攻,并堅持到我們的援軍到達,就已經是萬幸了。”
“還需要一周時間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丁鎮南并沒有糾纏巴鐵的事,畢竟實際情況擺在那。
南方次大6的戰火,必然是以梵羅國向巴鐵開戰的方式點燃。
以巴鐵的那點軍事力量,能夠堅守幾個月就是奇跡,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肯定不會出兵波沙灣。
施授良點頭答應了下來,而丁鎮南也沒再多說。
其實,丁鎮南知道,施授良只是在執行上面下達的命令,而且當前的局面不受個人意志影響。
全球大戰已經爆,或者說正在爆的過程中。
在歷史洪流的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得完全可以忽略的存在。
“還有一件事,”在丁鎮南走到門口的時候,施授良才說道:“這邊的仗打完了,我會返回西北戰區擔任司令官,到時候需要一個年輕有為的參謀長。以你的表現,這個位置肯定是非你莫屬。”
丁鎮南先一愣,不過隨后就點了點頭,然后離開了司令官辦公室。
施授良特別說這句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丁鎮南也很清楚,要是沒能打好這場仗,那只是空談。
這仗,好打嗎?
如果按照最初計劃進行,確實沒什么難度可言。
可惜,那已經不可能了!
一周之后就要動地面戰爭。
到時,有多少兵力?
帝國6軍的2個裝甲師,2個6戰隊的加強裝甲營,1個高巨6軍裝甲旅,最多還加上沙烏地等國的幾個師旅。
當然,在前方沖鋒陷陣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2個師、1個旅與2個營。
這些部隊的總兵力,最多就5萬。
對面,那可是百萬大軍!
雖然伊拉克6軍的常備兵力只有2多萬,即便算上共和國衛隊,也只有4萬,但是伊拉克已經完成戰爭動員,大約6萬預備役部隊都已經組建成軍,還動員了跟預備役相當規模的民兵。
即便不算民兵,伊拉克6軍也有22個師與18個獨立旅,總兵力在8萬左右。
當然,伊拉克軍隊不會把兵力全都集中部署在南面,肯定得留下足夠的兵力守衛都巴格達,以及北面的石油重鎮基爾庫克。
在理論上,伊拉克6軍最多能把一半的兵力部署在南面。
這意味著要面對4萬大軍,而且肯定是伊拉克6軍的精銳部隊。
更加要命的是,聯合部隊的優勢,也就是空中力量,被抽走了很大一部分,空中支援的力度肯定大不如前。
前面就已提到,海軍已經調走2支航母戰斗群。
哪怕幾天后會增派1支過來,也只是聊勝于無。
道理也很簡單,增派過來的航母戰斗群就只能部署在穆阿海,無法進駐波沙灣,艦載機的出擊半徑過了8千米,作戰效率肯定是非常低下,而且在穆阿海的北部海域,最多也就只能部署2支航母戰斗群。同時部署3支航母戰斗群,會因為過于擁擠,艦隊無法展開導致戰斗力受限。
要說的話,這也是先得解決的問題。
丁鎮南做的第一個安排,就是聯系海軍司令部,詢問能不能讓艦載航空兵上岸,也就是部署在6地機場上。
當然,要部署的不止是增派的航母戰斗群搭載的艦載航空兵聯隊。
帝國海軍擁有15支航母戰斗群,卻有16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不過其中的第16聯隊為訓練性質。
其實,這個編制規模遠遠過了實際需要。
因為任何時候,在15支航母戰斗群當中,最多只有12支處于部署與訓練狀態,也就是隨時都有3艘航母在進行維護與檢修,所以理論上,只需要12支艦載航空兵聯隊,就能夠滿足日常部署需要。
正是如此,在過去十幾年里,論議兩院一直在設法讓海軍削減3支艦載航空兵聯隊。
所幸的是,在周涌濤住進了輔官邸之后,相關的提案全都煙消云散。
在現實中,處于部署狀態下的艦載航空兵聯隊肯定不會過9支,即在和平時期最多只有9支航母戰斗群處于部署狀態,除掉進行維護的3艘航母之外,另外3艘航母會在港口里休整。
換句話說,隨時有6支艦載航空兵聯隊處于休整與訓練狀態。
這可是差不多6架艦載機!
在這里面,只是戰斗機與攻擊機就有4多架。
這是什么概念?
之前,空軍部署在波沙灣地區的戰術飛機,總共都還不到4架。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把海軍的這幾支“賦閑”狀態的艦載航空兵聯隊動員起來,就能填補空中力量的漏洞。
其實,這也是丁鎮南的底氣所在。
至于有可能遭受的,或者說是必然遭受的作戰損失,反而不是什么大問題。
帝國即將進入戰爭狀態,而補充損失的作戰飛機顯然比建造戰艦容易得多,而且海軍同樣得擴充兵力。
再說,海軍也希望以戰代練,通過實戰來提高戰備水平。
這樣一來,還有什么理由拒絕派艦載航空兵參戰呢?
很快,丁鎮南就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的肯定答復。
一周之內,除了增派1支航母戰斗群之外,帝國海軍會向波沙灣地區增派3個處于訓練狀態的艦載航空兵聯隊,準確說是其中的作戰飛機。因為暫時不存在相關任務需求,支援飛機都留在帝國本土。
只要需要,能夠在此后任何時候,用一周的時間增派3到5支艦載航空兵聯隊,把作戰飛機增加到5架左右。在完成了戰爭動員后,甚至能夠進一步擴大部署規模,投入近千架作戰飛機。
不過,顯然等不到帝國海軍完成戰爭動員的那一天。
如果放開手腳,特別是不再強調控制傷亡,海軍提供的5架作戰飛機就足夠支援地面部隊完成進攻行動。
丁鎮南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讓6航保證不會削弱部署在波沙灣的兵力。
雖然這是6軍內部事務,但是結果卻有點出人預料。
在丁鎮南挑明立場,也就是6航的投入關系到整個戰局之后,6航司令部才勉強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
6航會對部署做出調整,主要讓幾支原本就屬于西北戰區的部隊返回,然后派其他部隊前來替換。
言外之意,6航只能保證投入的兵力不會減少。
至于作戰部隊的戰斗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這是丁鎮南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
按照6航司令部反饋的信息,西北戰區那邊的情況非常兇險,之前投入的很多作戰部隊都已全軍覆沒。
在第一道防線已經崩潰,第二道防線未必守得住的情況之下,6航肯定得加大在西北戰區的投入。
不然,恐怕連第三道防線都會被敵人突破。
關鍵就是,不但要投入作戰部隊,還必須投入精銳部隊。
西北戰區太過廣袤,給后勤保障造成了極為巨大的負擔,因此部隊的作戰效率有著決定性的價值。
顯然,只有精銳部隊才能達到足夠的作戰效率。
相對而言,波沙灣這邊的后勤保障主要靠海運,部隊駐扎在鄰海地區,后勤保障的負擔要低得多。
哪怕作戰效率低點,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至于空軍的戰術航空兵,基本沒有什么好指望的了。
按照空軍司令部給出的答復,除對付“飛毛腿”導彈射車的“戰16”機群,還有執行重點轟炸任務的1個“攻11”中隊外,其他的作戰部隊都將6續轉往西北戰場,只不過會留下大部分支援飛機。
不是說支援飛機不重要,而是在西北戰場上暫時用不著。
在需要的時候,同樣會調走。
至于動地面戰爭必須的“攻9”專用攻擊機,一架都沒有!
為此,空軍司令部也給出了明確說法。
相對而言,西北戰區那邊對攻擊機的需求更加明顯,而在波沙灣這邊,6航的武裝直升機與海軍的攻擊機也能應付。
何況,還能抽調6戰隊的武裝直升機。
其實,這也是丁鎮南想到的辦法。
6戰隊有自己的航空兵,規模還不主力是數百架“直7”系列武裝直升機,而且其中最新式的“直7”就有1多架。
關鍵還有,“直7”其實是標準的重型武裝直升機。
與之前的型號相比,“直7”配備了2臺動機,起飛重量提高了接近一倍,也由此安裝了更加厚實的裝甲,能夠攜帶像“連弩”這類的重型反坦克導彈,還換上了3毫米機關炮。
論戰斗力,“直7”不比“直1”差多少。
要說差別,主要也就是電子設備,即在戰場環境較復雜的情況下,“直1”的作戰能力明顯強得多。
所幸的是,波沙灣這邊的戰場環境算不上復雜。
嚴格說來,還算得上是非常理想。
此外就是,6戰隊并沒有參與西北戰區的作戰行動。
雖然在短時間之內,無法讓6戰隊增派更多的地面部隊,比如第五6戰師,但是投入更多航空兵,問題還不是很大。
道理也很簡單,6戰隊的那些直升機,完全可以用航母運載!
類似行動,帝國海軍又不是沒有干過。
幾年之前,在平定斯里蘭卡的叛亂時,帝國海軍就用大型航母搭載直升機,執行了一次低強度的低空突擊任務。
其實,也就只用了一天時間,丁鎮南就搞定了這些事情。
剩下的就是戰術安排了。
這是最讓丁鎮南頭痛的地方。
說得直接一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丁鎮南再厲害,手里的兵力不足,也變不出多少花樣來。
只有5萬地面部隊,總共不到2個營的突擊力量,要在3個月之內擊敗數十萬伊拉克軍隊,并且攻占巴格達。
要說,沒有人敢為此打保票!
可是,又能怎么樣?
丁鎮南很清楚,施授良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不止因為信任他,更加是在考驗他。
用施授良的話來說,參謀的任務就是解決問題,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參謀,絕對不是好參謀。
不管怎樣,丁鎮南還有一周時間。
西北戰區那邊,戰斗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