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帝國爭霸 正文 第64章 沖鋒在前

作者/閃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頭,左下方。”

    “看到了。”

    應了一句,廉明陽的注意力回到了面前的儀表盤上,不過也只是掃了一眼,隨后朝前方看去。

    現在是8點45分。

    在左前方的公路上,一支裝甲部隊正向北開進。

    沒錯,就是第04101裝甲營。

    所有坦克與步兵戰車的炮塔頂部、車體的后面,以及炮塔與車體的側面都用熒光粉刷上了用作敵我識別的倒“”符號。

    在空中通過微光夜視儀,看得非常的清楚。

    至于為什么用這個符號,傳聞是在斯里蘭卡平叛行動中,某個士兵的無心之舉。

    這樣一來,通過微光夜視儀,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坦克戰車是友軍,最大限度降低發生誤傷的可能。

    其實,在微光夜視儀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綠色。

    至于熒光符號,也只是顯得格外明亮一些罷了。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夜戰始終都是帝國陸軍的短板。在波伊戰爭期間,帝**隊就吃夠了夜間作戰的苦頭。

    此后,帝國陸軍下了巨大的功夫解決夜戰難題。

    結果就是,包括微光夜視儀在內,各種各樣的夜視設備成為了部隊的標配。

    夜視眼鏡早就成為了航空兵,以及特種部隊的標準裝備,陸航的直升機飛行員,更加是人手一部。

    其實,在波沙灣戰場上,帝國陸軍已經展現出了極強的夜戰能力,夜間作戰效率甚至超過了白天。針對重點目標的轟炸行動,幾乎都是在夜間進行,而“攻11”更是集中在夜間出動。

    此時,廉明陽就戴著雙目微光夜視儀。

    這種質量不到1000克,直接裝在飛行頭盔上的夜視設備早已是標準配備,能在夜間為飛行員提供1000米左右的可視距離。雖然不足以用來進行戰斗,但是對駕馭直升機肯定是綽綽有余。

    在超過地面的裝甲部隊之后,廉明陽打開編隊通信頻道,發出第一道命令。

    減速。

    把飛行速度由每小時220千米降低到每小時150千米。

    當然,還要檢查直升機與武器的狀態,并做好戰斗準備。

    在標準的空地協同戰術當中,武裝直升機一般在裝甲集群的前方50千米左右,消滅沿途有威脅的目標。

    當然,也包括阻擊敵人的武裝直升機。

    因為需要掩護裝甲部隊作戰,所以也沒有必要太過突前。

    “戰線”并不是一條線,存在數千米到數十千米不等的防御縱深,如果擔任掩護任務的武裝直升機飛太快,跟后方的裝甲部隊拉開了距離,反到有可能產生破綻,敵人也就有可能趁機而入。

    此外,保持適當的距離,還能夠獲得地面部隊支持。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野戰部隊的自行防空系統。

    要說的話,帝國陸軍恐怕是全球范圍內最不重視防空的部隊。

    只是,這也怪不了陸軍。

    要往根源上說,其實跟空軍有關。

    按照“分家”時定下的規矩,戰役級別以上的防空系統,即射程超過60千米,以戰區防空為主的遠程防空系統都歸屬空軍。

    按空軍的作戰理論,地面防空武器只是以戰斗機為主的防空體系的一部分。

    其實,在空軍的規劃中,防空系統只是對已有的制空體系的補充,最有效的防空手段是奪取與掌握制空權。

    有了絕對的制空權,還需要防空?

    正是如此,陸軍能夠發展的,也只是野戰防空系統。

    因為帝國空軍足夠強大,還一直奉行進攻戰略,所以在過去幾十年里,帝國陸軍沒有遇到嚴重的空中威脅。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連帝國空軍提供的防空掩護都不夠牢固,那么就算擁有性能先進的野戰防空系統,也基本上是擺設。在現代化的空中力量面前,野戰防空系統的作戰效率幾乎為零。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在帝**隊內部的聯合演習當中,陸軍的野戰防空系統,沒有一次成功的阻擊了空軍發起的遠程打擊。

    要說的話,野戰防空系統最大的價值,就是逼迫空軍發展射程更遠的武器。

    也就是在此基礎上,帝國空軍率先提出了“防區外武器”的概念,并且按照這個概念研制了多種射程在80千米以上的打擊彈藥,比如裝上了滑翔彈翼與火箭助推發動機,高空投擲射程超過100千米的滑翔炸彈。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嚴格說來,就是在武裝直升機誕生后,帝國陸軍才認識到了野戰防空系統的重要性。

    說得簡單一點,空軍掌握的制空力量,不管是性能先進的戰斗機,還是射程很遠的區域防空導彈,在對付以樹梢高度飛行的武裝直升機的時候,都顯得力不從心,或者說根本就夠不著。

    這下,對付武裝直升機的重擔落到了陸軍的野戰防空系統上。

    其實,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陸軍航空兵損失幾千架直升機,早已經證明,小口徑高射炮對低空目標有足夠的威脅。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才投入巨資,研制了以小口徑高射炮為主的野戰防空系統。

    這就是“95”式自行高射炮。

    這種與99幾乎同時服役的自行高射炮,是帝國陸軍耗費近20年功夫搞出來的精品之作。

    其實,95可以看成是“石勒喀”的現代化版本。

    在波伊戰爭的后期,帝國陸軍繳獲了數臺基本上完好無損的“石勒喀”自行高射炮,并且進行了測試。

    以當時的標準,“石勒喀”算得上非常先進的野戰防空系統。

    當然,也存在很多問題。

    最突出的,其實是欠缺火控系統,獨立作戰能力比較差,對付高速目標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

    此外,23毫米炮彈的威力明顯偏弱。

    針對這些問題,帝國陸軍確定了自行高射炮的性能標準。

    與“石勒喀”相比,95使用的兩門30毫米高射炮,而且跟“直10”上的機關炮同型,彈藥能完全通用。也正是如此,“95”具備摧毀輕裝甲目標的能力,能夠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最突出的,仍然是火控系統。

    95有一套相當完整,甚至可以說是奢侈的火控設備。

    核心是一臺波段,最大探測距離超過30千米的對空搜索跟蹤雷達,另外有一部專門負責火控照射的波段雷達。

    此外,還有一套在強電磁環境下,也就是受到干擾后使用的光電觀瞄設備。

    即便在所有的電子設備失效之后,炮長還能使用安裝在炮塔上的機械瞄具。

    不過,也就是這套火控系統,差點就讓“95”下馬。

    不止因為研制難度巨大,研制進度是一再拖延,還跟高昂的成本有關。

    95的出廠單價為350萬金元,幾乎是99的兩倍。

    正是如此,95成為了帝國陸軍最貴的地面主戰平臺。

    迄今為止,95的產量還不到300臺,除了裝備拱衛帝都的幾支部隊之外,其他的全在西北戰區。

    在第4機步師的3個獨立防空營就總共有72門。

    一個營24門。

    95肯定是當今最先進的自行高射炮,只不過還算不上完美,而且離完美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其“高射炮”的定位。

    在立項開始研制的時候,輕型防空導彈的性能很不靠譜,因此集成防空導彈顯得是多此一舉。

    結果,95就只有高射炮,沒有成為當今流行的彈炮合一野戰防空系統。

    按波伊戰爭的標準,也就是掩護地面部隊作戰,30毫米機關炮能達到的3000到4000米的對空射程,其實已經足夠了,甚至可以說綽綽有余,畢竟那個時代的反坦克導彈能達到的最大有效射程也就在4000米以內。

    以當前的標準,這個射程顯然是遠遠不夠。

    不要忘了,帝國陸軍的“連弩”重型反坦克導彈有8千米的射程,有效射程都在5千米以上。

    正是如此,帝國陸軍一直想改進95,至少是為其增加防空導彈。

    要說的話,改裝的難度不是很大。

    因為電子設備已經足夠先進,特別是波段雷達的搜索距離達到30千米,照射雷達的工作距離也在10千米以上,用不著改進電子設備,所以按最簡單的辦法,只需要整合一套導彈發射系統。

    可惜的是,針對95的改進方案只存在于設想階段。

    關鍵就是,帝國陸軍拿不出所需經費。

    此外,95裝備部隊還不到10年,帝國陸軍的防空壓力不是很大,也就很難獲得相應的撥款。

    要說的話,帝國陸軍根本沒有為改進95申請撥款。

    道理也很簡單:這么做,等于變相承認95不是一種先進的武器,當初堅持研制該系統的決策是錯的。

    如果95是一種“錯誤”的武器,那就更加沒有理由花錢對其進行改進了。

    在很大程度上,95是一種心理武器,也就是讓裝甲部隊的官兵覺得更加安全。

    對此,司徒麟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在看到那幾十架從南面飛來的武裝直升機的時候,司徒麟才下達了戰斗命令。

    距離前線最多還有100千米,雖然按照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要4到5個小時,但是并不表示在到達戰場之前,就一定不會受到攻擊。

    其實,這個距離根本不算遠。

    最多2個小時之后,司徒麟指揮的這支裝甲部隊就將進入敵人的火力打擊范圍。

    不要忘了,西駱沙軍隊擁有射程高達80千米的遠程火箭炮,哪怕是靠后部署,比如在突擊部隊后方20千米,覆蓋范圍也有60千米,能對東駱沙軍隊防線后方60千米內的目標開火。

    當前,前提是得知道朝哪個地方開火。

    要說的話,真正需要擔心的,其實是敵人的武裝直升機。

    這也是司徒麟提出,讓進駐阿特勞的陸航突擊部隊提供支援與協助的關鍵所在。

    如果不可避免的要跟敵方武裝直升機遭遇,那么空中有自己的武裝直升機,總比沒有好得多。

    不過,這也不足以讓司徒麟放心。

    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后方的防空連跟上來,去隊伍的最前面,負責攔截隨時可能出現的敵機。

    一個連有9門95,數量不算多,不過足夠對來襲敵機構成威脅。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9點左右,在防空連上前后,司徒麟才下達第二道命令,讓3個坦克連按預定計劃就地展開。

    此時,司徒麟他們距離東駱沙軍隊的防線還有大約80千米。

    按照司徒麟的安排,3個坦克連用30分鐘為坦克戰車補充燃油,并且最后一次調整攜帶的彈藥。

    當然,主要是針對坦克。

    通常情況,“99”攜帶8到12發穿甲彈,其他的都是多用途高爆彈。

    只是這次,得攜帶更多的穿甲彈。

    按照司徒麟的安排,所有的主戰坦克都把穿甲彈的比例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即增加到30發。

    道理也很簡單,此戰主要對付敵人的坦克,而不是其他目標。

    帶上十多發高爆彈,也只是用來對付步兵戰車。

    要說的話,也只是因為高爆彈更便宜。

    當然,還要讓步兵戰車帶上足夠的反坦克導彈。

    平時,哪怕是在戰備狀態下,步兵戰車也只會搭載半個基數,4枚“弩炮”重型反坦克導彈。

    其中2枚存放在發射系統內,另外2枚放在專用容器內。

    原因就是,處于部署狀態的導彈容易遭到損壞,平時都是由后勤部隊統一保管。

    此外,重型反坦克導彈非常昂貴,損壞了,誰都賠不起。

    關鍵還有,得在這里設置第一處臨時保障基地,而且得由留守的后勤保障連開辟出一塊面積足夠大的場地。

    如果需要,北上的那些武裝直升機在完成突擊之后,會到這邊來補充燃油。

    此外,后方還會派運輸直升機送反坦克導彈等彈藥過來。

    簡單的說,需要在此設置第一個,也是最關鍵的戰術支撐點。

    當然,也就耽擱了半個小時。

    趁此機會,后勤保障營的炊事連,把在路上烹制好的熱飯菜送了上來,送到每一名官兵手上。

    沒人多問,因為不需要多問。

    這將是很多將士的最后一頓熱飯。

    哪怕是幸運兒,活到了戰斗結束的那一刻,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別想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了。

    9點30分過,司徒麟下達出發命令。

    雖然貴為帝國陸軍元帥,禁衛軍前任司令官司徒旌德的孫子,但是身為第04101裝甲營少校營長,司徒麟沒有搞特殊的資格。

    由他直接指揮的營屬警衛排,其實是一個標準的坦克排,有4輛“99”。

    司徒麟的座駕,就是一輛“99”。

    要說的話,他堅持在前線指揮戰斗的作風,就是來自帝國禁衛軍,而包括第4機步師在內的王牌部隊,半數以上由禁衛軍的作戰部隊改編而來,也就保留下了很多禁衛軍才有的傳統與習慣。

    現在,司徒麟將效仿自己的祖父,率領現代的騎兵部隊發起沖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长岛县| 安义县| 永康市| 阳城县| 分宜县| 阳山县| 屏东市| 景谷| 嘉祥县| 洪湖市| 新营市| 汤原县| 兴仁县| 沙雅县| 内丘县| 洛南县| 安顺市| 汾西县| 霸州市| 河北省| 始兴县| 西城区| 凌海市| 南溪县| 长宁区| 安康市| 克拉玛依市| 都安| 海阳市| 辰溪县| 沈丘县| 洛阳市| 巴楚县| 康保县| 蓬溪县| 鸡泽县| 永康市| 进贤县| 凤阳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