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戰斗機停穩,發動機熄火,李天凌才長長的松了口氣。
即便是帝國空軍最為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開始遇到的情況,李天凌回想起來也是萬分后怕。
爬升到極限高度的時候,為了賦予導彈更好的射角,李天凌冒險拉起了戰斗機。
這個動作,差點就讓戰斗機進入尾旋狀態。
所幸的是,李天凌很清楚所要面對的挑戰,同樣知道該怎么應對,沒有因為面對極端情況而驚慌失措。
在前兩天的訓練中,李天凌主要傳授的就是發射導彈前后的操作要領。
要說的話,關鍵其實就只有一點。
“戰-11b”的實際飛行包線,比飛行手冊當中規定的稍微大一些,留下了約5%的安全冗余。
在達到飛行包線邊緣的時候發射導彈,就不會遇到危險。
至于挑戰“戰-11b”的實際飛行包線,那可不是明智的行為。
在地勤人員爬上來,幫李天凌離開座艙的時候,第二架“戰-11b”已返回,而且順利的降落到跑道上。
從戰斗機上面下來,李天凌沒有急著離開。
隨后,另外3架“戰-11b”陸續返回。
看到最后一名飛行員從駕駛艙出來后,李天凌才完全的放下心來。
不管怎樣,這些中隊長與小隊,都是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的精英,而且全都經歷了戰火考驗。
反衛星任務有難度,只是跟空戰相比,根本算不上兇險。
等另外4名飛行員趕到,李天凌才讓勤務員駕車送他們去了飛行員休息室,換下了笨重的抗荷服。
這東西看著像是太空服,只不過比太空服笨重得多,完全不透氣。
前后就一個多小時,李天凌已經滿身大汗,體重至少輕了3千克。
不是累的,而是熱!
隨便沖了個涼水澡之后,李天凌才去了基地的指揮中心。
攔截的結果已經出來了,5枚xkt-1導彈摧毀2顆衛星,還有1顆衛星遭到了攔截,只不過沒有偏離軌道,無法判斷是否已經被摧毀。有2枚導彈直接脫靶,準確說是沒在預定位置引爆戰斗部。
要說的話,這也是xkt-1研制了近10年,始終沒有通過驗收的關鍵所在。
就跟kt-2一樣,xkt-1也使用高爆戰斗部,依靠爆炸產生的碎片,以及熱輻射與沖擊波摧毀衛星。
在kt-2上使用高爆戰斗部不算問題。
道理也很簡單,kt-2的運載能力達到500千克,即便在對付軌道高度為2000千米的衛星時,也能夠達到200千克,可以裝填足夠多的炸藥與碎片,爆炸殺傷范圍足夠大,能夠對衛星構成巨大威脅。
至于用來對付運行高度為5000千米衛星的動能戰斗部,至今都沒有研制成功。
可問題是,xkt-1要小得多!
雖然發射質量接近3噸,但是留給戰斗部的還不到50千克,即便是降低性能要求,也只有100千克。
正是如此,在立項之時,空軍堅決要求采用動能戰斗部。
這也是把kt-2的最新改進型,即kt-2c的戰斗部限制為100千克的關鍵原因,以便跟xkt-1共用戰斗部。
因為動能戰斗部的研制難度太大,配套的制導系統太過先進,存在很多暫時根本就沒辦法克服的技術難題,所以kt-2c一直都停留在規劃階段,而xkt-1也不得不臨時換上高爆戰斗部。
之前搞的幾次實彈測試,搭載的全都是高爆戰斗部。
至于測試結果,根本算不上理想。
原因也很簡單,100千克的高爆戰斗部實在太小了,殺傷半徑非常小,如果制導精度不夠高,導彈很容易脫靶。
這個100千克戰斗部到底有多大,做個簡單的對比就知道了。
現代遠程防空導彈,比如已經部署到沙烏地的“神箭手”dk-10a,戰斗部在100千克以上。有一些,比如西駱沙的s-300系統使用的5v55系列導彈,戰斗部的總質量接近200千克。
在制導進度不夠的時候,為了提高導彈的殺傷效果,就只能增強戰斗部的威力。
不管是增加裝藥量,還是裝填更多的破片,或者采用更加復雜的摧毀機制,都會導致戰斗部變得更重。
可問題是,導彈的戰斗部不可能不受限制。
受此影響,帝國空軍早就把重點轉到動能戰斗部上。
按帝國空軍的規劃,不止xkt-1與kt-2c,包括下一代的“神箭手”防空反導系統,都將采用配備東能戰斗部的攔截彈。等到技術進一步成熟,特別是在電子原件小型化技術得到發展之后,空軍還會考慮在空空導彈上采用動能戰斗部,從而賦予空空導彈更遠的射程與更大的威力。
因為高爆戰斗部確實不夠好,所以xkt-1一直沒能通過測試,也就始終沒有進入到量產階段。
在拿到結果后,李天凌立即做了安排,下午進行第二次攔截,不過具體怎么打,需要更加詳細的報告。
關鍵就是,第3顆衛星有沒有被導彈摧毀。
如果已被摧毀,就能夠集中對付另外2顆衛星。
要是沒有,那還得考慮重新攔截。
快到1點,空軍司令部發來最新消息。
已經確認,被摧毀的2顆衛星的價值最高,而且這2顆衛星肯定在該軌道周期內進行了變軌機動,高度明顯降低了一些,言外之意就是沖著巨大陸戰場去的,前去搜集東方集團的軍事情報。
至于另外3顆衛星,因為沒有進行第二次變軌機動,威脅反到不太大。
隨后,李天凌帶隊去了軍官餐廳。
因為空軍司令部沒有下令取消下午的攔截行動,所以李天凌決定再接再厲,爭取把另外3顆衛星也打下來。
當然,首先得填飽肚皮。
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休息半個小時。
只是,李天凌還沒有把午飯吃完,丁鎮南就趕來了。
見到丁鎮南時,李天凌知道,肯定有新的任務。
其實,整個8月份,李天凌都在給丁鎮南“添堵”。
原因無二,波沙灣這邊已經不需要制空戰斗機。
伊拉克空軍早已被打垮,大部分戰斗機被摧毀在地面上,少數幸存下來的作戰飛機,也在一個多月之前逃往波伊國。
在波沙灣這邊,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掛上炸彈去執行轟炸任務的多用途戰斗機。
當然,“戰-10”與“戰-16”都有足夠強大的空戰能力,即便在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也會掛上2枚用來自衛的格斗導彈,根本就不需要“戰-11b”提供護航掩護,而預警機這些支援飛機更是部署在后方。
哪怕存在跟波伊國開戰的可能性,不是還有帝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嘛。
用李天凌的話來說,海軍一直不服氣,認為“戰-9b”才是當今最好的戰斗機,就讓海軍去證明好了。
要說的話,波沙灣戰爭打了一個多月,海軍的“戰-9b”一直沒獲得開火機會。
有記錄的幾次空戰,其實是截擊任務,來犯敵機是能飛3馬赫的-25,“戰-9b”根本就追不上。
既然在波沙灣這邊連打醬油的機會都沒有,還不如早點返回西北戰區。
關鍵就是,在那邊有更多的立功機會。
至少在李天凌這些“王牌”飛行員的眼里,西駱沙空軍的那些-29戰斗機,還有迢曼空軍的“狂風”adv,洛克空軍的“幻影2000”,全都在天上飛行,等著他們去摘取的軍功章!
為此,在上個月的時候,李天凌每天都去找丁鎮南,讓丁鎮南給他門開“出門條”。
其他幾名飛行員很識趣,在丁鎮南走過來的時候就主動讓出位置。
“丁參謀,我們表現得還不錯吧?”
別看軍銜比丁鎮南高了幾級,可是職權擺在那,不管李天凌是否服氣,都得對丁鎮南客氣些。
“李大隊,你的請求已經批準了。”
丁鎮南很直接,反到讓李天凌不適應。
“剛剛收到的,你們在今天傍晚出發,搭乘運輸機飛往巴鐵的白沙瓦空軍基地,那邊會做好安排,并跟轟炸機部隊匯合。”
“轟炸機?”
“具體是什么任務,我也不是很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你們將跟隨轟炸機去西北戰區參戰。”
李天凌的眉頭跳了幾下。
丁鎮南說的這番話,讓他感到很不安。
如果只是執行戰略轟炸任務,這明顯有點小題大做。
道理也很簡單,現代的戰略轟炸,根本就不是飛到目標上空投下炸彈,而是讓轟炸機在上千千米之外投射巡航導彈。只有在對付淺縱深目標的時候,才會讓轟炸機使用短程導彈或者是滑翔炸彈。
在奪得絕對制空權之前,不存在需要飛到地方本土上空投彈的可能性。
關鍵就是,現在沒有哪種轟炸機能突破由防空雷達與防空導彈構成的防空系統。
正是如此,帝國空軍才放棄了為轟炸機護航的戰術,也沒再專門研制為轟炸機護航的遠程戰斗機。
當然,重型戰斗機也就是遠程戰斗機。
如果不是為轟炸機護航,那就更說不通了。
要去西北戰區,最多也就在巴鐵停留加油,甚至不需要降落,進行一次空中加油就能夠繞過波伊國到達東駱沙。
那么,有什么理由跟部署在大后方的轟炸機匯合呢?
難道,南方次大陸那邊要開打了?
關鍵還有,丁鎮南讓他們搭乘運輸機去白沙瓦,表明空軍已經向那邊派遣了戰斗機,而且是“戰-11b”。
這種換人不換機的調動,往往在非常時期才會采用。
“丁參謀,是不是梵羅國那……”
“可能性不大。”
李天凌閉上嘴,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并且趁此機會給丁鎮南倒了一杯茶。
“梵羅國遲早都會參戰,只不過立即參戰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大戰才爆發,局面還沒有明朗到可以看出結果的程度。”
“那是說……”
“再說了,如果必然會發生,我們也不會讓梵羅國搶得先機。”
聽丁鎮南這么一說,李天凌立即點頭表示明白。
“只不過,西北那邊的局面確實吃緊。西陸集團的大軍已經在昨天晚上突破了阿斯特拉罕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線。雖然敵人也損失慘重,需要花一些時間調整部署,但是我們同樣沒辦法發動反擊,甚至來不及向阿斯特拉罕增派部隊。以我的推測,上面很有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戰略轟炸上。”
“巡航導彈還夠嗎?”
“這不就是關鍵所在嗎?”
聽丁鎮南這么一說,李天凌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在波沙灣戰爭初期,為了銷庫存,主要是有幾個不愿意出兵的盟國為戰爭買單,帝**隊一口氣打掉了近2000枚巡航導彈。雖然在整個8月,帝**工廠開足馬力,但是生產出的導彈依然補不上缺口。
受此影響,在之前的幾天里,帝國空軍沒對西駱沙發動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
至于針對西陸集團其他成員國的轟炸行動,那就更加不要指望了。
現在,必須要加大轟炸力度,減輕地面部隊的作戰負擔,那么唯一的選擇,其實就是讓轟炸機去冒險。
沒有巡航導彈,還有多得根本就用不完的短程空地導彈。
在波沙灣這邊,帝國空軍的轟炸機已經在使用短程導彈。
此外,“轟-9d”還執行了幾次地毯式轟炸任務,使用的全都是非制導炸彈。
可問題是,西駱沙的國土防空系統比伊拉克的強大得多。
讓轟炸機深入西駱沙的本土,幾乎就是去送死。
當然,這也是需要安排戰斗機護航的關鍵所在。
如果必須突防,護航戰斗機就將決定轟炸機的生存概率。
其實,按照帝國空軍的傳統,一般是由最精銳的戰斗機部隊執行護航任務,畢竟轟炸機是帝國空軍的絕對主力。
“下午的任務,已經取消了。”丁鎮南在說這話的時候已經站了起來。“你們抓緊時間休息一陣吧,到了白沙瓦,恐怕就沒時間休息了。我在聯合司令部,不管有什么需要,給我打電話。”
“行,我們等下去休息。有一個問題,”李天凌也站了起來。“我們去白沙瓦后,這些戰斗機由誰接管?”
“還沒有安排,等安排好了,我再告訴你。”
“那也行,就麻煩你了。”
丁鎮南勉強笑了笑,他制導,李天凌有點不舍,畢竟他飛的那架“戰-11b”是上個月出廠的新貨。
李天凌笑了笑,沒再說什么,把丁鎮南送出餐廳后,他才停下了腳步。
他與丁鎮南的談話,那幾名軍官都已聽到。
用不著李天凌吩咐,他們已經把任務安排下去。
最關鍵的,還是趕緊返回宿舍睡幾個小時。
如果丁鎮南沒亂說,在到達白沙瓦之后就要出任務,他們就得在出發之前養足精神。
在運輸機上面睡覺?
絕對是想多了!
再說,擔憂也沒什么用。
具體什么任務,丁鎮南都不知道,恐怕連施授良也一樣,肯定很重要,不過到白沙瓦后就知道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