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帝國爭霸 正文 第120章 金錢防御

作者/閃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讓沙烏地,或者說是逼迫沙烏地投入更多兵力,而且參與前線的地面戰斗,至少得擔負維持占領區秩序的任務,就不是這個三十多歲,剛剛破格晉升為陸軍準將的聯軍參謀長能夠辦到的了。

    回到哈立德國王軍事城,丁鎮南立即就去找到了施授良。

    隨后,兩人就乘坐直升機去了利雅得。

    到了王宮之后,施授良把丁鎮南留在外面,單獨去見沙烏地國王。

    至于施授良能否說服沙烏地國王,丁鎮南心里沒底,或者說只是希望施授良親自出面能有所幫助。

    來沙烏地兩個多月,丁鎮南對這個國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要說的話,波沙灣戰爭爆發之前,他對沙烏地基本上是一知半解,畢竟沙烏地所在的新月地區不歸西部戰區管。

    簡單的說,就是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以及出口石油獲得的巨額利潤,3000萬沙烏地人才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占據統治地位的沙烏地王室也才能夠穩坐釣魚臺,不用面對此起彼伏的內部動亂。

    關鍵還有,沙烏地的國家安全也是建立在財富之上。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沙烏地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軍火進口國。

    按照非官方的統計數據,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從布蘭王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并正式建國之后,即在過去40多年里,沙烏地是全球頭號軍火進口國。以新歷150年的幣制為準,沙烏地在過去的40多年里面進口了大約8000億金元的軍火,相當于沒年花200億金元購買軍火。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在新歷149年,全球近200個國家中,只有11個國家的軍費開支超過200億金元,而政府預算超過200億金元的國家還不到50個,此外還有大約100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沒有達到200億金元。

    關鍵還有,沙烏地不止是從梁夏帝國進口軍火。

    數十年來,沙烏地一直堅持武器裝備的進口多元化政策,即同時從包括三個超級霸權在內的多個國家進口武器裝備。

    比如,在從梁夏帝國采購“戰-11”戰斗機的同時,沙烏地還打算從紐蘭共和國引進性能相當的f-15。只是到最后,因為梁夏帝國答應出口“戰-11ag”,所以沙烏地才沒引進性能完全重合的f-15a。大概為了“補償”紐蘭共和國,沙烏地還是進口了一批09a3自行榴彈炮。

    其實,沙烏地在進口軍火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平衡”政策。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幾個超級霸權都要照顧到。

    比如,當初在從梁夏帝國進口了幾百億金元的軍火之后,沙烏地以1億金馬克的單價從迢曼帝國采購了幾十枚中程彈道導彈,哪怕這些導彈在服役之后一直處于封存狀態,而且從來沒有使用過。

    兩伊戰爭期間,沙烏地當局的這種“平衡”政策發揮了關鍵作用。

    要說的話,伊拉克的侯賽因政權也就是通過沙烏地等產油國,從東方集團獲得了不少的武器裝備。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通過沙烏地,伊拉克獲得了數百輛梁夏帝國的zt-80主戰坦克。

    這些坦克,在兩伊戰爭后期,特別是在圍繞兩河三角洲地區的爭奪戰當中,起到了極為關鍵,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沒有這些主戰坦克,伊拉克或許會丟掉巴士x。

    果真如此,那么兩伊戰爭肯定不可能在新歷148年宣告結束。

    當時,軍情局就進行了迷密調查。

    結果發現,這批坦克在巴鐵生產,原本應該裝備巴鐵的裝甲部隊,結果卻以高價出售給了沙烏地。

    只是如此,那還沒什么。

    不管怎樣,沙烏地在當時是帝國的準盟友,而且比很多盟友都還重要,跟巴鐵的關系也非常親密。

    可問題是,帝國并沒有準許向伊拉克出售軍火,特別是主戰裝備。

    兩伊戰爭爆發之后,帝國當局就宣布保持中立,對交戰雙方實施嚴格的制裁與禁運。

    當然,主要針對的就是軍火。

    在調查結果出來后,帝國當局立即把沙烏地列入了禁運名單。

    因為無法從梁夏帝國采購zt-80主戰坦克,所以沙烏地只能另尋他途,最終從西陸集團的洛克國采購了一批a-30坦克來應急。只不過,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前,這些坦克就從沙烏地皇家陸軍中除名了。除了少數贈送給友好國家之外,其他的a-30都被沙烏地皇家陸軍封存了起來。

    只是,沙烏地皇家陸軍沒有打算重新啟用這些坦克。

    不是因為麻煩,而是a-30的性能太差,不但比不上zt-99ag,比zt-80都差了很大一截。

    按帝國陸軍的標準,戰斗全重36噸的a-30只能算輕型坦克。

    也就是受該事件的影響,沙烏地才在選擇先進戰斗機的時候,把紐蘭共和國的f-15a列入了采購清單。

    這種情況持續到兩伊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梁夏帝國才解除了對沙烏地的軍事禁運。

    至于沙烏地擅自賣給伊拉克的那批zt-80主戰坦克,大部分在波伊戰爭結束前損毀,而剩下的也在戰后歸還給了沙烏地。因為狀態都不是很好,主要是沒有得到保養,所以這些坦克后來全部被當成援助裝備送給巴鐵。其中的一些,仍然在巴鐵陸軍服役,而且狀態還保持得很不錯。

    由此,也不看看出,沙烏地為什么要堅持“平衡”政策。

    在根本上,沙烏地的“平衡”政策其實是在用金錢購買安全,即通過采購軍火討好三個超級霸權。

    當然,這種局面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后就已宣告結束。

    別看沙烏地王室在兩伊戰爭期間,始終都堅定不移的支持伊拉克的侯賽因政權,可是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雙方關系友好,而是借助侯賽因政權來抵擋與打擊北面的波伊國,削弱來自北方的威脅。

    沙烏地這些產油國,一直都把波伊國當成頭號大敵。

    不說別的,波伊國是通過革命性質的戰爭獲得獨立,推翻了有封建色彩的王朝,而沙烏地等產油國全都是“王朝”。

    從這個角度看,沙烏地等波沙灣南岸產油國才是兩伊戰爭的始作俑者。

    沒有沙烏地等產油國的援助,侯賽因政權用什么購買發動戰爭需要的武器裝備?

    按照民間傳聞,只是沙烏地王室,就在兩伊戰爭爆發前的3年內,先后為侯賽因政權輸送了百億金元。這些錢全都用來采購武器裝備,而且都在不久之后用在戰場上,幫助伊拉克軍隊取的了開戰之后的大勝。

    只是,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后,來自波伊國的威脅已經不那么明顯。

    相反,侯賽因政權的威脅變得愈發的突出。

    不說別的,對科威特的主權訴求,就對沙烏地等國構成嚴重威脅,因為科威特同樣是產油國,在國本上跟沙烏地等其他產油國沒什么兩樣,同樣拿金錢購買安全,只是體量比沙烏地小得多。

    如果伊拉克能夠吞并科威特,也就能夠推翻沙烏地王室。

    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沙烏地的國家安全戰略開始向梁夏帝國傾斜。

    這也跟梁夏帝國的實力得到恢復,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有很大的關系。

    在波伊戰爭結束后,梁夏帝國的威望跌到谷底,戰后的戰略擴張由此宣告結束,并轉為戰略防御。

    經過十幾年的調整,特別是在周涌濤上臺執政之后,帝國擦重新走上了擴張的道路。

    此外,沙烏地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

    在波沙灣地區,伊拉克得到了迢曼帝國的全力支持,而波伊國早就投靠紐蘭共和國,沙烏地等產油國則一直跟梁夏帝國交好。如果失去梁夏帝國的保護,沙烏地等產油國必然自身難保。

    此間的眾多事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采購先進戰斗機。

    在兩伊戰爭結束的當年,沙烏地就向全世界發出招標書,要用100億金元采購150架重型戰斗機。

    要說的話,這也是兩伊戰爭之后,全球最大的一筆軍火貿易。

    因為兩伊戰爭已經結束,軍火企業躺著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全球的戰斗機生產商都在高度關注這筆買賣。

    包括梁夏帝國的“戰-9b”與“戰-11a”在內,共有7種重型戰斗機參與競標。另外5種分別是,紐蘭共和國的f-14a與f-15a,迢曼帝國的“狂風”adv與“旋風”,以及西駱沙的-31。

    后面3種,其實只是來湊數。

    不止性能不夠先進,還有政治層面的關系,沙烏地最不需要討好的其實就是在暗中支持伊拉克的西陸集團。

    至于前面4種,首先出局的是f-14a。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戰斗機已經裝備了波伊國空軍,而沙烏地顯然不想使用跟潛在對手一樣的戰斗機。

    隨后,梁夏帝國的“戰-9b”也掃地出門。

    主要就是,這種戰斗機的維護與保養非常麻煩,得采購海軍航空兵的保障設備,而且性能也不見得有多好。站在沙烏地皇家空軍的立場上,其實不需要一種用來執行截擊任務的重型戰斗機。

    到最后也就只剩下了兩種空軍型的戰斗機。

    要說的話,沙烏地差一點就選擇了f-15a。

    不是說帝國拿來競標的“戰-11ag”不夠先進,也不是開價太高,而是在申請出口許可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當時,這種戰斗機只賣給了3個國家,即頭號盟友高巨王國,以及面向東望洋的狹夷皇國與奧國。

    前者沒什么好說的,至于后兩個買家,主要是有這樣的需求。

    說得直接一點,狹夷皇國與奧國,分別面向東北東望洋與東南東望洋,承擔著較為繁重的作戰負擔,需要像“戰-11”這類作戰半徑巨大的重型戰斗機,而且沒辦法用輕型戰斗機替代。

    其實,狹夷皇國與奧國的采購數量都不多,都在100架左右。

    因為國土狹長,沒防御縱深可言,所以就連巴鐵都沒有采購“戰-11”,使用的相對較便宜的“戰-10”。

    在是否向沙烏地出口重型戰斗機的問題上,帝國高層一直是舉棋不定。

    結果就是,直到沙烏地當局明確表示,如果梁夏帝國不肯出口“戰-11a”,就只能從紐蘭共和國采購f-15a之后,帝國高層才做出讓步,批準了“戰-11ag”的出口合同,完成這筆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軍火交易。

    只是,出口沙烏地的“戰-11ag”要在新歷155年之后才能交付。

    這筆軍火貿易,最大的影響,其實就是確定了沙烏地的盟友身份,也決定了帝國在波沙灣地區的總體戰略。

    此后的一年多之內,沙烏地連續跟帝國簽署了數份軍火貿易合同。

    比如,用80億金元從帝國采購了1000輛“zt-99ag”主戰坦克,而且是現貨貿易,即這些坦克是帝國陸軍的庫存,在出口之前只是根據需要更換主炮,并且換上一臺功率更大的空調。

    關鍵,這些坦克已經在波沙灣戰爭爆發之前全部交付給了沙烏地皇家陸軍。

    因為性能出色,特別是實戰表現極為搶眼,所以沙烏地當局在全球大戰爆發前,發出第二份采購清單,準備把“zt-99ag”的裝備量擴充到2500輛,取代其他的坦克,還希望在本國建立一座大修廠。

    按最后的談判結果,沙烏地將與巴鐵一同購買“zt-99b”的生產許可,并在巴鐵建造一座坦克廠。只不過,沙烏地主要負責提供資金,換來的也只是優先采購權,并且向其他國家推銷這種坦克。

    總而言之,沙烏地當局一直通過軍火貿易鞏固與梁夏帝國的關系。

    當然,這種政策還體現在軍隊建設上。

    在沙烏地皇家軍隊當中,幾乎所有將領與高級軍官都是王室成員,或者跟王室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親緣關系。

    即便是在基層部隊當中,也有很多的軍官來自王室,只有步兵以平民為主。

    關鍵還有,沙烏地皇家軍隊,特別是皇家陸軍,幾支精銳部隊都以雇傭兵為主。

    這些部隊的大部分官兵來自巴鐵!

    現在,沙烏地皇家陸軍的大約50萬官兵當中,有差不多20萬是巴鐵的雇傭兵。

    這其實也是沙烏地當局用來維護與巴鐵關系的一種手段。

    往簡單說,就是通過密切的軍事合作獲得巴鐵的信任與支持,從而跟巴鐵建立起超越同盟的雙邊關系。

    至于其中原因,其實很簡單。

    巴鐵是人口最多的穆阿國家,沙烏地缺的其實就是人口,或者說人力資源。

    只要能與巴鐵保持親密關系,那么沙烏地在穆阿國家中的地位就有足夠的保證,其國家安全,準確說是王室的統治地位就足夠的牢固。

    不過,由此產生的問題,也不可忽視。帝國爭霸最新章節請去網址:www.BiQuYun.Com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定南县| 巧家县| 栖霞市| 凤山县| 石阡县| 乌兰浩特市| 承德县| 乐山市| 太湖县| 驻马店市| 剑河县| 麟游县| 桃源县| 南丹县| 安化县| 德阳市| 富平县| 乌什县| 海宁市| 扬州市| 安丘市| 永定县| 松阳县| 平陆县| 琼中| 阿拉善盟| 若尔盖县| 师宗县| 资源县| 阜南县| 共和县| 林州市| 瑞昌市| 浏阳市| 定兴县| 高州市| 文登市| 宁海县| 彩票|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