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華偉思前想后的時候,江文龍已經對收到的偵查報告做了詳細分析。
情報分成兩種,分別來自海軍的巡邏機與空軍的電子偵察機。
前者較為簡單,主要是失聯(lián)時所在的海域。
大部分反潛巡邏機都配備了跟數(shù)據(jù)通信設備并網工作的導航系統(tǒng),在啟動之后,每隔幾分鐘就會發(fā)出一條位置信息。通常情況下,這個信息的價值不是很大,一般是在進行任務追蹤的時候才會用到。只是這一次,海軍充分利用了這條信息,也就是借此實時掌握所有巡邏機的準確位置。
此外,飛行員每過15分鐘,就要向后方報告所在位置,以及周邊的情況。
正是如此,海軍司令部才能夠準確掌握上百架巡邏機的行蹤,還能夠把精度提高到50千米以內。
這樣一來,就算是遭到偷襲,巡邏機的飛行員沒能發(fā)出報告,后方也能知道其失聯(lián)時的大致方位。
其實,也就是根據(jù)這些情報確定了“暗區(qū)”的范圍。
至于后者,那就更加重要了。
為了找到紐蘭艦隊,空軍不但出動了十幾架大型預警機,還動用了大量電子偵察機,而且就跟在海軍的巡邏機后面。
按照部署,這些電子偵察機都以“靜默”方式工作。
簡單的說,就是以被動方式搜集電磁信號,尋找敵艦與敵機,特別是必不可少的艦載預警機。
這也是本次行動的一個關鍵任務。
與帝國海軍的“指6”一樣,紐蘭海軍的2也沒有空中加油的能力。
要說的話,在設計預警機的時候,帝國海軍與紐蘭海軍全都認為,艦載預警機的航程與續(xù)航力已經夠好了,就算沒有空中加油能力也無關精要,而且海軍沒有大型加油機,空中加油的效率很低。
這個認識,其實并沒錯,至少在20多年前是如此。
拿“指6”來說,不但能飛到500千米之外巡邏4個小時,還能依靠雷達把探測距離拓展400千米。關鍵是,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飛到1000千米之外巡邏2個小時,而且能夠跟艦隊里的防空戰(zhàn)艦協(xié)同作戰(zhàn)。通常情況下,都會有一艘具備指揮能力的防空戰(zhàn)艦在預警機的附近游弋。
相比之下,艦載戰(zhàn)斗機的續(xù)航力一般都在4個小時以內。
當然,最為關鍵的就是,艦載預警機都不夠大,通常只有2到3名指揮員,指揮戰(zhàn)斗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數(shù)字通信設備誕生之前,也就是只能通過語音指揮,1架艦載預警機就只能指揮幾架戰(zhàn)斗機。
跟空軍的大型預警機根本沒法比!
正是如此,海軍才高度重視防空戰(zhàn)艦。發(fā)展到現(xiàn)在,防空巡洋艦不但搭載了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以及射程高達200千米的區(qū)域防空導彈,還有完善的防空作戰(zhàn)指揮中心,能夠指揮艦載戰(zhàn)斗機進行防空作戰(zhàn)。
其實,在帝國海軍的防空體系里,艦載預警機更像是一部飛行的雷達,其首要價值是為戰(zhàn)艦補盲。
道理也很簡單,受地球曲率影響,即便是性能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也很有限,一般都不會超過40千米。相對的,防空雷達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往往有數(shù)百千米。
這樣一來,就需要一種能夠探測到低空目標的系統(tǒng)。
要說的話,帝國海軍當初發(fā)展艦載預警機,就是以此為目的。主要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zhàn)中,帝國海軍遭受的損失當中,有很多就是因為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在低空飛行的敵機,錯過了攔截機會。
當然,“艦載”這個特點同樣限制了預警機的性能。
“指6”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6噸,尺寸也達到極限,因為要保證其他性能,也就只能安排3名指揮員,其中的一個還兼任電子設備軍官與導航工作,配備的也是兼顧了其他功能的綜合控制平臺。正常情況下,“指6”只能引導4架戰(zhàn)斗機作戰(zhàn),即便在理想情況下也只能達到6架。
如此一來,艦載預警機基本不具備單獨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的能力!
這個問題,在采購了“指6”的盟國那里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因為“指8”系列太過昂貴,而且性能也嚴重過剩,還有技術管制的問題,所以多數(shù)盟國采購的都是“指6”。為了發(fā)揮出“指6”的價值,這些盟國無一例外的采購了帝國海軍的通信指揮系統(tǒng)。
就是這個原因,讓帝國海軍與帝國空軍共同投資研制了數(shù)字通信設備,為整合雙方的通信系統(tǒng)打下了基礎。
往簡單說,艦載預警機主要用于艦隊防空,基本不參與進攻作戰(zhàn)。
那么,更加沒有必要進行空中加油了。
每支艦載機聯(lián)隊里,至少都有4架“指6”,部分還有5架,完全能夠在高強度的作戰(zhàn)行動當中,至少在3天之內,確保隨時都有1架在空中巡邏,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緊急增派第二架。
高強度出動艦載機,航母戰(zhàn)斗群的任務時間也就在3天左右,此后就得撤到后方去補充燃油。
此外,艦隊里面一般有2到3艘航母,能動用的預警機在10架左右,那就更加不是問題了。
總而言之,紐蘭海軍的2也飛不了多遠。
也就是說,只要發(fā)現(xiàn)了2,那么紐蘭航母就在不遠處!。
此外,在2附近肯定有防空戰(zhàn)艦,很有可能是“提康”級巡洋艦。關鍵是,預警機與防空戰(zhàn)艦肯定得保持聯(lián)系,頻繁的進行通信聯(lián)絡,哪怕使用高性能捷變電臺,也能夠被電子偵察機找到。
一艘航母可以搭載4架,甚至5架預警機,而提供直接掩護的防空巡洋艦,最多就只有2艘。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第51特混艦隊就只有5艘“提康”級,第52特混艦隊很可能只有3艘。
平均下來,掩護1艘航母的防空巡洋艦還不到2艘。
雖然雙航母戰(zhàn)斗群與三航母戰(zhàn)斗群的編隊更加密集,能適當減少護航戰(zhàn)艦,但是防空巡洋艦的價值肯定遠遠超過預警機。
通常來說,防空巡洋艦不會遠離航母。
以帝國海軍通常采用的戰(zhàn)術,就算要派巡洋艦前出,以擴大防空范圍,也會把距離控制在150千米到250千米之間。如果是在高風險海域活動,或者執(zhí)行高強度作戰(zhàn)任務,還必須把距離縮短到100千米以內,確保隨時能夠為航母提供掩護。大部分時候,艦隊指揮官會讓防空戰(zhàn)艦呆在50千米以內。道理很簡單,遭到飽和攻擊的時候,能夠依靠的就只有鄰近的戰(zhàn)艦。
顯然,只要找到了防空戰(zhàn)艦,也就找到了航母!
其實,這是偵查的最低標準。
簡單的說,在沒有找到航母的情況下,如果找到了敵艦隊的防空戰(zhàn)艦,特別是充當防空支柱的巡洋艦,艦隊指揮官就能下令發(fā)動攻擊。
可惜的是,在收到的偵查報告中,并沒提到紐蘭海軍的防空戰(zhàn)艦。
空軍的電子偵察機發(fā)現(xiàn)的全是艦載預警機,而且集中在暗區(qū)西部,只是在西南方向就有兩架。
能確認的就有5架。
同時在一個方向部署這么多的預警機!?
顯然,重復部署預警機,沒有多大的意義。
關鍵還有,航母的搭載能力本身就不夠強,因此在做任務安排的時候,指揮官都會想方設法把艦載機的價值發(fā)揮到極限。
那么,紐蘭艦隊的指揮官為什么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擺的**陣,那么唯一合適的解釋就是,敵人已經預料到我們將在近期發(fā)起反擊,而且兩支特混艦隊在向東撤退。哪怕不會放棄攻打中轉島,也會避開我們的鋒芒,再做其他的打算。”
“說重點!”劉尊嶺提醒了有點得意過頭的江文龍。
“簡單說,就是在艦隊已經撤走,而且沒有留下防空巡洋艦,需要用更多的預警機來指揮防空戰(zhàn)斗機。”
劉尊嶺的眉頭跳了幾下,并且把目光轉向了白華偉。
“確實有這種可能。”白華偉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斯塔克已經察覺到了危險,那么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已經回到中轉島附近。跟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匯合之后,將在岸基航空兵與空軍的支持之下發(fā)起反攻。就像江文龍說的,首先就得避開我們的鋒芒,在挫敗了我們的銳氣之后再做打算。”
“這么說,紐蘭艦隊在暗區(qū)東部?”
白華偉沒回答劉尊嶺的問題,而是把目光轉向了江文龍。
“這是我們的猜測,而且沒有足夠的證據(jù)。關鍵是,按照剛剛收到的情報,登陸艦隊并沒有撤走。”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江文龍在海圖上圈出了代表紐蘭登陸艦隊的圖標,以強調他的觀點。
白華偉沒接話,不過眉頭鎖得更緊了。
其實,這也是他一直沒想明白的地方。
哪怕斯塔克是另有所圖,也沒有理由把登陸艦隊留在登陸場。
說得直接一點,此舉有種此地無銀的味道。
相對而言,如果紐蘭登陸艦隊已經撤離登陸場,哪怕在暗區(qū)里面,沒有被帝國海軍的巡邏機發(fā)現(xiàn),也能夠讓白華偉起疑,至少會覺得,紐蘭海軍努力保全登陸艦隊其實是為了卷土重來。
現(xiàn)在,完全放棄了登陸艦隊,是要表明就此放棄嗎?
果真如此的話,哪怕斯塔克保全艦隊,順利的回到本土西海岸的港口,等待他的也肯定是憲兵與軍事法庭。
不要忘了,那是幾十艘大型登陸艦艇,只是兩棲攻擊艦就有6艘之多。
只是在這些戰(zhàn)艦上,就有大約3萬名官兵。
此外,登陸艦隊隸屬于海軍,跟在中轉島上作戰(zhàn)的陸戰(zhàn)隊不一樣,任何一名艦隊指揮官都不可能漠視幾萬名海軍官兵的生死。
“你是說,紐蘭艦隊沒撤走?”劉尊嶺把目光轉向了江文龍。
“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江文龍明顯有點尷尬,因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參謀,很多問題不該由他來回答。
能為司令官做報告,已經足夠引人妒忌了。
還好,劉尊嶺沒有追問。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紐蘭艦隊仍然在暗區(qū)西部,而且離登陸場不太遠,很有可能就在那幾架預警機所在的海域。”白華偉指了下暗區(qū)的西南角,又說道:“問題是,暗區(qū)拉得太長了,從西端到東端超過3000千米。就算這個推測是對的,我們現(xiàn)在也無能為力,或者說什么都做不了。”
“要這樣,那就仍然按計劃行動。”
白華偉點點頭,沒提出其他意見。
“要是有時間,或許能試出真?zhèn)巍!?br />
在江文龍說出這句話后,白華偉與劉尊嶺立即朝他看了過去。
“具體點。”劉尊嶺再次提醒江文龍。
“不管怎么樣,那里有幾十艘登陸艦,還有6艘兩棲攻擊艦,差不多就是紐蘭海軍的家底了。”
“先對付登陸艦隊?”
江文龍點點頭,而劉尊嶺也朝白華偉看去。
沉思片刻之后,白華偉才說道:“現(xiàn)在就讓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出手,是不是太早了?”
“為什么不是空軍的轟炸機?”
白華偉愣了下,只不過隨即就苦笑著搖了搖頭。
顯然,跟江文龍這樣的年輕軍官相比,他還是太過老套,或者說更接近周涌濤這些老一輩的海軍將領。
簡單的說,就是有著根深蒂固的門戶之見,把你我分得非常清楚。
其實,這也是新軍事學說主要針對的弊端之一。
如果不是大戰(zhàn)爆發(fā),在今年年底就會成立“帝國皇家軍事學院”,準確說是讓原來的帝國皇家軍事學院更名為帝國皇家學院,然后從陸軍、空軍與海軍,以及其他專業(yè)性質的軍事學院抽調人員組建新的帝**事學院。
這所學院,主要為現(xiàn)役軍官提供深造培訓,其宗旨就是培養(yǎng)全能型的指揮人才。
要說的話,類似的改革,在各軍兵種早已開始。
比如,在帝國海軍學院在就年前就增加了跟聯(lián)合指揮有關的課程,還是必修課,會記入畢業(yè)考核成績之中。
像江文龍這些年輕軍官,門戶觀念弱得多,而且更擅長借助其他軍兵種的協(xié)助。
當然,這本身就是發(fā)展趨勢。
只是在一些保守派將領眼里,這是一種不但不值得稱道,還應該被唾棄的可恥行為。
“白司令?”
在劉尊嶺提醒之后,白華偉才發(fā)現(xiàn)大家全都看著他,等他下命令。
打不打?
顯然,這并不是一個難以做出決定的問題。
跟江文龍說的一樣,那可是幾十艘大型登陸艦,其中還有6艘兩棲攻擊艦,紐蘭海軍兩棲投送力量的全部家底。
關鍵,還不需要讓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出手。
哪怕不是主要目標,消滅了登陸艦隊,也能夠粉碎紐蘭海軍攻占霍瓦依群島的美夢。
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