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帝國爭霸 正文 第236章 出乎預料

作者/閃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去機場迎接白華偉與李天凌的不止丁鎮南與劉尊山,還有侯晨晟與付衛民,以及主要的參謀軍官。

    當然,肯定少不了巴軍高級將領。

    這也表明,巴特方面早就收到了白華偉與李天凌來卡拉港的消息。

    正是如此,巴鐵南部戰區總司令在當天晚上舉辦了宴會,為遠道而來的白華偉與李天凌接風洗塵。

    其實,留在卡拉港的只有白華偉,李天凌只是順道,隨后就要去伊堡。

    按照安排,李天凌的正式職務是:東方聯軍南方次大陸戰場航空兵臨代總司令。

    這個“南方次大陸戰場”暫時只有西北戰場與西南戰場,東部戰場與南部戰場仍然獨立運作。

    要說的話,這么安排仍然是在解決指揮層面的問題。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上面派遣李天凌過來的首要目的。

    以李天凌的影響力,巴鐵軍方必然會有所忌憚,因此在指揮權限的問題上,自然會做出適當讓步。

    當然,落到根本上,依然跟核心利益有關。

    至于什么設宴款待,不過是禮儀所需。

    再說,宴會的才要確實不合胃口。

    結果就是,在禮貌性的應酬一番之后,丁鎮南他們就返回前線司令部,而且另外擺上了一桌。

    其實,大家都沒啥胃口,只是確實都餓了。

    在回司令部的路上,丁鎮南跟白華偉同車,還從白華偉那里獲知,李天凌此行的首要任務是建立聯合指揮機構。

    顯然,東方集團的內部矛盾已經浮上水面。

    至于具體原因,白華偉只提到了一點。巴鐵方面至今都不肯在聯合作戰的指揮全權上做出必要的讓步,堅持按照戰前達成的協議,即西北戰場的作戰行動由巴軍主導,帝國軍隊只負責協助。

    要是這樣,意味著第二十四機步師與第三十三步兵師都得聽從巴軍的指揮。

    只是如此,問題還不大。

    不管由誰指揮,只要能擊敗敵人,那就是好事。

    可問題是,按巴軍奉行的那一套,未必能擊敗敵人。

    之前已經提到,巴鐵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之后,出于維護國家利益的目的,加入了東方集團。

    雖然在此之后,巴鐵成為主要成員國之一,獲得很高的地位,但是在至關重要的國防建設上,巴鐵一直跟其他成員國不一樣,不但保持著很高的獨立性,還堅持奉行以本土安全為首的基本戰略。

    以當時的局面,這確實無可厚非。

    聯系帝國本土與巴鐵的西北鐵路,在新歷148年才通車,而在此之前,聯系雙方的只是一條在冬季會冰封,而且極易遭到破壞的高原公路。關鍵是,這條高原公路的通行能力不足以支撐大規模戰略運輸。

    至于戰略空運,在大規模戰爭當中就只能用來應急。

    可見,在西北鐵路通車之前,帝國提供給巴鐵的援助主要走海運。

    問題就在這里。

    雖然帝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別說在平時,即便在戰時,也肯定能夠確保到巴鐵的海運航線暢通無阻,但是帝國海軍沒辦法阻止敵人用水雷封鎖巴鐵的港口,更加無法阻止敵人切斷從卡拉港到伊堡的鐵路線。

    即便到了現在,在卡拉港與伊堡之間,也只有一條鐵路!

    要命的是,這條鐵路多次跨越梵羅河,在北部路段還有很多隧道,因此在戰時很容易被敵人切斷。

    其實,即便是公路也有類似問題。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巴鐵的戰略交通線非常的脆弱,而且梁夏帝國的援助未必能夠產生實質效果。

    正是如此,巴鐵才會把重兵放在本土北部,防御部署始終都以伊堡為中心。

    即便在西北鐵路通車后,巴鐵依然沒有對基本戰略做出調整。

    理由也很簡單:西北鐵路還只是單線鐵路,年運力還不到2000萬噸,要在二期工程完工后才能達到設計的5000萬噸。即便按照最為理想的情況,都要到新歷160年之后才有望完工。

    此外,每年5000萬噸的運力根本算不上充足。

    按照在新歷149年修訂的最新版作戰計劃,在戰爭的第一年,算上參戰的部隊,帝國需要向巴鐵輸送6000萬噸物資,如果在第一年就發起大規模反擊,運往巴特的物資至少都還要增加2000萬噸。算下來,西北鐵路的運力,僅僅相當于實際所需運力的三分之一與四分之一。

    也就是說,另外的物資依然得走海運。

    因為大部分物資送往卡拉港,所以巴鐵當局無路如何都得以伊堡為重,而且沒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此外,西北鐵路的戰略價值就擺在那,肯定是敵方重點打擊目標,也就需要投入大量兵力來保護這條鐵路。

    如此一來,就更加得以本土北部地區為重。

    不過,這只是擺到臺面上的理由。

    在根本上,依然是利益之爭。

    前面就提到過,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特別是在東方集團的地位,巴鐵當局不希望過分的削弱梵羅國。

    為此,在針對梵羅國的作戰行動當中,巴鐵自然會有所保留。

    正是如此,過去擬定的針對梵羅國的戰略計劃,前期都是抵擋梵軍的進攻,在穩住戰線之后發起反攻,而反攻的最終目的只是奪回被梵羅國控制的克邦南部地區,然后就得坐下來跟梵羅國談判。

    就算爆發全球大戰,也要在占領克邦南部地區之后轉攻為守。

    理由就是,需要花時間完成戰爭動員,而在此之前,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攻占與控制梵羅國的其他地區。很明顯,按照巴鐵當局的盤算,如果大戰在完成動員之前結束,自然是再好不過,哪怕到時候戰爭還沒結束,也可以另想辦法。拖上幾個月,甚至一年多,總比立即發動戰略進攻好得多。

    只要搞明白這一點,就不難明白,為什么在頂住梵軍的進攻,穩住戰線后,巴軍沒有立即發起反擊了。

    當然,巴鐵當局給出的理由卻是,正在按計劃為攻打克邦南部地區做準備。

    此外,巴鐵當局一直要求帝國派遣第三十三步兵師參戰,卻沒動用第二十四機步師,也與此有關。

    第三十三步兵師是山地部隊,在得到加強之前更擅長在山地作戰,在平原地區反到沒有多少用武之地。相對的,第二十四機步師是貨真價實的重裝部隊,設想的戰場就是梵羅國的西北地區。

    出動前者,肯定是針對克邦南部地區,而出動后者,那就是沖著德城去的。

    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的政治矛盾,丁鎮南等將領沒有發言權。

    只是,僅僅就軍事問題而言,成立聯合司令部,整合與統一指揮體系,確實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

    派李天凌過來,也算是一步妙棋。

    關鍵就是,在南方次大陸戰場上,帝國空軍的地位不可替代。

    雖然巴鐵也有一支規模不小,戰斗力也相當強悍的空中力量,但是跟梵羅空軍相比,明顯差了一大截。

    打造一支現代化空軍需要的投入,遠遠超過巴鐵的承受能力。

    加入東方集團之前,巴鐵空軍擁有大約600架作戰飛機,梵羅空軍在同一時期擁有的作戰飛機在1500架左右,雙方的兵力對比為2.5比1。到大戰爆發之前,巴鐵空軍的作戰飛機還不到350架,而梵羅空軍的作戰飛機則達到了2100架,兵力對比超過了6比1。由此也不難看出,巴鐵空軍的作戰飛機不管是在絕對數量,還是在相對數量方面,在加入東方集團之后都在降低。

    雖然憑借性能先進的新式戰斗機,比如從梁夏帝國購買的“戰-10AP”,巴鐵空軍保持了相當強悍的戰斗力,但是有效的規模,意味著在大規模戰爭當中,巴鐵空軍的持續作戰能力肯定非常有限。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簡單的說,巴鐵空軍肯定能夠堅持到聯軍大舉介入之時。

    其實,在加入東方集團之后,巴鐵打造空中力量的理論基礎,也就只是應付大戰初期的突然襲擊。只要能頂住敵人的第一輪猛攻,隨著聯軍的空中力量到達,巴鐵空軍就能退居二線了。

    按照相關計劃,聯軍的空中力量能在1個月內參戰。

    當然,實際上要不了這么久。

    在大戰爆發的當天,帝國空軍的戰斗機就參加了保衛伊堡與卡拉港等大城市的戰斗,還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打到現在,帝國空軍已經是貨真價實的頂梁柱。

    這么說不是在貶低巴鐵空軍,而是巴鐵空軍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因此大部分作戰任務都落到了帝國空軍身上。

    不說別的,帝國空軍部署在巴鐵西北的作戰飛機已經超過了1000架,只是在白沙瓦基地就有400架。還有數百架重型戰斗機部署在帝國本土西北,至于部署在后方的轟炸機,那就更多了。

    顯然,在聯軍航空兵總司令的人選問題上,巴鐵當局不會有任何異議。

    只要空中力量的地位不降低,地面作戰仍然得依靠空中支援,那么航空兵總司令在聯軍司令部里就有很大的話語權。到時候,哪怕由巴軍將領擔任地面部隊的總指揮,也能控制戰局的走向。

    讓李天凌出面,那就更加如此了。

    道理也很簡單,巴鐵的高級將領幾乎都去帝國的軍事學院深造過,而且大多是在廉旭升執政時期去的帝國。至于巴鐵的空軍將領,幾乎全都能跟李云翔扯上關系,其中不少是李云翔的摯友。

    要說的話,李天凌比白華偉還吃得開。

    畢竟,巴鐵海軍的規模很小,地位一直都不是很高,因此海軍將領在三軍總參謀部沒什么發言權。

    只是看這兩層關系,巴軍的高級將領就不會為難李天凌。

    當然,事情肯定沒這么簡單。

    按白華偉所說,李天凌在過來前,回到帝都會見幾名巴軍的代表,就組建聯合作戰司令部進行了初步協商。

    雙方最主要的分歧,其實是兵力規模。

    就巴軍將領的意思,除非帝國陸軍能全力以赴,至少得讓巴鐵這邊的4支主力部隊全都參與進攻行動,不然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在第一階段反擊行動當中,就只能以攻占克邦南部地區為目的。

    言外之意,巴鐵還沒有進攻梵羅國本土的打算。

    雖然經過多次磋商,特別是在周涌濤親自出面之后,巴鐵方面做出了一些讓步,承諾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會投入兵力參與后繼進攻行動,并且為聯軍提供后勤保障,但是往根本上講,巴鐵這邊的作戰行動依然得以帝國陸軍為主,還必須盡快打破僵局,確保在旱季完成戰略突擊。

    不要忘了,南方次大陸的旱季將在4月底結束,而大陸戰場的春季差不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到來。

    毫無疑問,大陸戰場才是主,而南方次大陸不過是次要方向。

    按照白華偉的意思,如果沒能在旱季結束之前取得戰略突破,就不得不考慮采用巴鐵的戰略方案。

    這里的“戰略突破”指的是攻占梵羅國的首都,并且控制其核心地區。

    顯然,首先就得控制首都德城所在的西北地區。

    為此,周涌濤不但把李天凌派了過來,還讓白華偉擔任梵炎洋艦隊總司令,確保能全力協助攻打梵羅國的作戰行動。

    關鍵還有,得由丁鎮南負責地面作戰行動!

    只是,周涌濤沒有下達命令。

    因為還沒有就聯合指揮的問題跟巴鐵達成協議,所以首輔不會簽署相關任命書,就連口頭命令都沒有。

    其實,這也是白華偉與李天凌來卡拉港的原因。

    白華偉說得很清楚,首輔的意思就是讓丁鎮南負責地面作戰行動,至少在巴鐵軍隊參戰之前,得把握好地面進攻的節奏,確保朝著對帝國最有利的方向發展,力爭在半年之內取得勝利。

    為此,不但由白華偉指揮的梵炎洋艦隊得全力配合,就連李天凌的航空兵也會聽從丁鎮南的調遣。

    顯然,這個安排超出了丁鎮南的預測。

    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丁鎮南一點都高清不起來。

    道理也很簡單,按照現在這一套,就必須強攻梵羅國的西北地區,不但要投入大量兵力打消耗戰,還很有可能遭遇丁鎮南努力回避的問題,也就是不得不直接面對占領區內數以億計的平民。

    丁鎮南堅持以戰略穿插為主,也就是不想被占領行動拖后腿。

    當然,這也反應出,周涌濤確實是地面作戰的外行,或者說想當然的把地面戰爭當成了海戰。

    對此,丁鎮南也就只能抱怨幾句。

    周涌濤不但是帝國首輔,也是帝國軍隊的實際統帥,而丁鎮南是帝國軍人,必須執行統帥的命令。

    這仗,不管是能打或不能打,都得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读书| 兴国县| 平山县| 襄垣县| 天水市| 丰原市| 华亭县| 高密市| 昆明市| 大荔县| 普宁市| 肇源县| 固原市| 镇平县| 民乐县| 甘南县| 东乡族自治县| 基隆市| 仙桃市| 泾阳县| 东城区| 林甸县| 永康市| 高台县| 大埔区| 杂多县| 岳普湖县| 阿荣旗| 潢川县| 寿宁县| 朝阳县| 曲阳县| 平谷区| 沁水县| 本溪| 新河县| 左权县| 灵台县| 南昌县|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