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宣傳行動基本不需要計劃,因為它不像其它作戰行動一樣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r />
<r />
如果說有什么風險的話,那就是德軍士兵不相信宣傳效果不理想。<r />
<r />
不過這一點還真能算是風險,因為如果宣傳效果不理想的話就意味著蘇軍要照常消耗部隊、裝備、補給硬懟那些死磕到底的德軍。<r />
<r />
為此佐洛塔廖夫還把用于宣傳的敵我防線圖給舒爾卡過目……最高統帥部直接把這個宣傳任務交給了佐洛塔廖夫,雖然佐洛塔廖夫人不在斯大林格勒,但這并不影響他對斯大林格勒一帶宣傳單位的指揮。<r />
<r />
原因是宣傳單位往往不在一線,在一線的都是低級軍官用喇叭直接對敵人喊話,或者就是對自己部隊的宣傳、鼓舞士氣,高級軍官都是在二線甚至在大后方,他們做出決策然后指揮前線宣傳人員執行。<r />
<r />
因為沒有在前線,所以通訊就能保障,佐洛塔廖夫就能很方便的遙控宣傳部工作的開展。<r />
<r />
舒爾卡拿著防線圖看了看,然后就皺起了眉頭并將其遞還給了佐洛塔廖夫“其它地方我不知道,至少米洛韋防線不對!”<r />
<r />
特魯法諾夫接過防線圖一看,然后就哈哈大笑起來“他們一定是把德國人的防線跟我們的防線搞混了,防線足足往前推進了十公里!如果是這樣,我想我們今晚就可以攻進城里把曼施坦因那個家伙捉到我們面前來審問!”<r />
<r />
佐洛塔廖夫拿過防線圖一對照,然后就罵了聲“這些混蛋,我已經告訴過他們要按照實際布防圖畫了!”<r />
<r />
通常“告訴”是沒有用的。<r />
<r />
這不僅是因為蘇聯人神經大條,更是因為宣傳部浮夸風十分嚴重。<r />
<r />
同時上級與宣傳部其實早就形成了某種默契上級要求按實際宣傳,宣傳部嘴里雖然應著但轉過身就夸大幾倍。<r />
<r />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正常范圍了。<r />
<r />
于是,佐洛塔廖夫只是簡單的“告訴”當然不會有什么效果。<r />
<r />
這讓佐洛塔廖夫氣得在電話里破口大罵“實際,明白實際是什么嗎?就是一分都不差!”<r />
<r />
“是,政委同志!”這時宣傳部才算是真正領會了佐洛塔廖夫的意思。<r />
<r />
然后佐洛塔廖夫還是不放心,他越過宣傳部直接與各部隊聯系得到了布防圖,再一處處與宣傳部給的防線圖驗證,有不一致的就反復修改,最終用了七個多小時才終于完成。<r />
<r />
這讓佐洛塔廖夫有些氣憤。<r />
<r />
“原本我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佐洛塔廖夫說“但它卻浪費了七小時!”<r />
<r />
舒爾卡知道佐洛塔廖夫為什么會用“浪費”兩個字。<r />
<r />
斯大林給出的投降期限是十天。<r />
<r />
按舒爾卡的計劃,是先推出防線圖然后再給出投降期限也就是“特赦令”效果會更好。<r />
<r />
這是什么原因就不用多說了。<r />
<r />
先給出特赦令,德軍很可能會不屑一顧。<r />
<r />
但如果先給出防線圖,讓德軍上下意識到這場戰役他們幾乎不可能贏也不可能突圍,正在心煩意亂為自己小命和將來苦惱的時候突然“特赦令”就出現在面前……特么的這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露啊,那一瞬間投降的決心就定下了。<r />
<r />
而斯大林給出的時間卻是從他下達命令那一刻開始算起的,于是這七個多小時就是一種浪費。<r />
<r />
不過舒爾卡卻覺得無所謂,因為他認為十天已經足夠了,這其間更關鍵的其實還是倒數時間。<r />
<r />
比如給德國人十天,那么他們通常會堅持到最后幾天,在知道沒希望同時又沒好轉的情況下最終才無奈的選擇投降。<r />
<r />
如果給德國人三天,差不多也是這樣。<r />
<r />
不過佐洛塔廖夫等人卻覺得時間就是生命,越長的時間就可能得到越大的戰果,于是確定下防線圖后風風火火的馬上就送到茲納緬斯克印刷……茲納緬斯克是蘇軍支援斯大林格勒的前進基地,幾乎所有的物資都是先送到這里然后再跨過伏爾加河送往斯大林格勒,就連部隊都不例外。<r />
<r />
當然,宣傳部也會在這里備下印刷設備為前線提供宣傳品……這是當然的,因為如果在茲納緬斯克沒有印刷設備的話,就需要在其它地方印刷好再送上前線。<r />
<r />
這不僅可以會有時間上的延遲,更會浪費寶貴的運力……這些運力原本可以用來運輸糧食、裝備和彈藥的,卻要用來運送傳單,而且還是大批量的傳單,這顯然是極其不劃算的。<r />
<r />
因此,蘇軍總是前線在哪里印刷設備就跟到哪里……蘇軍一向重視宣傳,印刷設備就是政工人員在另一個戰場的武器。<r />
<r />
然后,紙張就地生產,印刷出傳單后就能一批批的投向敵占區或是分發給自己的部隊。<r />
<r />
這一次也不例外,袖珍型的防線圖很快就一批批的印了出來,接著一車車的運往前線和機場。<r />
<r />
其中大多是運往機場,因為此時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德軍為了能夠穩定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對蘇軍發起了反攻。<r />
<r />
應該說這種做法是十分正確的,至少對于保盧斯來說十分正確。<r />
<r />
因為此時德第6集團軍的防線就像是硬生生的在蘇軍中央啃出一塊地,而且這塊地的防線很穩定,西邊是頓河、東邊是伏爾加河,北面和南面則是兩河之間的狹窄通道,德軍都在這些方向構筑的完備的防御工事。<r />
<r />
而斯大林格勒卻在德軍這塊防區的中部,就像是一枚釘子似的扎在其中,并且還有兵力和裝備源源不斷的輸送過河。<r />
<r />
如果德第6集團軍能徹底占領斯大林格勒,就能將東部伏爾加河防線連成一體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防御壓力,更重要的還是能鼓舞士氣。<r />
<r />
問題就在于第62集團軍依舊死死的釘在斯大林格勒,任憑德軍怎么進攻就守在那片廢墟中一步都不后退。<r />
<r />
在這種情況下,將印刷品運過伏爾加河再打到德軍陣地會是對運力的一種極大的浪費,反倒還是乘夜色用運輸機大批量投放更現實也更廉價。<r />
<r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