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疆高聲道:“我們爨氏為白蠻之主已有數(shù)百年,不懼任何挑戰(zhàn)。任何部落都不可能造出比我們更多更大的銅鼓!
郭業(yè)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您老人家為何這么有底氣,白蠻之地最好的富礦都被你們爨氏給占了。真要比拼造銅鼓,別人造一個,你們就能造兩個,當然不懼怕挑戰(zhàn)了。”
“您明白就好!
“但是……董族長,有件事情您可能不知道。”
“什么事?”
“這世上煉銅的法子可不只一種,咱們平時煉銅的法子,我稱之為火法煉銅。還有一種煉銅法,叫做濕法煉銅。”
“濕法煉銅?沒聽說過!
“沒聽說過不要緊,算不得您孤陋寡聞。因為這個法子我也是剛發(fā)明不久。”
董思疆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道:“莫非這個濕法煉銅的法子是您發(fā)明的?”
“董族長果然聰明,一猜就中。不錯,正是郭某人發(fā)明了濕法煉銅!
“那您這個濕法煉銅,比火法煉銅又好在哪里呢?”
郭業(yè)道:“要說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不過所用的礦藏不同,制銅的成本更為低廉而已!
這可一下子就打到了爨氏的死穴上。爨氏再霸道,也只能是霸占所有的富礦。再占更多的礦藏就力有不逮了。
如果郭業(yè)所言為真,他又肯把這項技術教給那些小部族的話,爨氏在白蠻中的領導地位就不那么穩(wěn)當了。
董思疆道:“秦王此言當真?”
“笑話,我郭業(yè)乃是大唐親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么可能撒謊?您要是不信的話,我現(xiàn)在就可以讓您驗看!
“那就有勞秦王千歲了!
什么叫火法煉銅呢?簡單來講,就是先把銅礦石打碎,再用木材煅燒,得到粗銅。
至于濕法煉銅,那就更簡單了。中學化學都學過,用鐵可以把硫酸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
所謂硫酸銅溶液,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形式就是膽水。大自然中有很多膽水泉,郭業(yè)的濕法煉銅變廢為寶,把這些膽水泉變成了富礦。
郭業(yè)宣稱改進煉銅的技術,用的就是這個法子。
當然,嚴格來說,這也談不上什么改進;鸱掋~和濕法煉銅各有短長,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
只是有的地方適合火法煉銅有的地方適合濕法煉銅罷了。
郭業(yè)是有備而來,在一個密閉的帳篷之內(nèi),十分順利地演示了濕法煉銅的技術,然后道:“董族長以為如何?”
董思疆道:“這似乎比火法煉銅也高明不到哪去,不過是把冶銅的原料從銅礦石變成膽水罷了!
董茂實道:“速度也不快,雜質(zhì)比火法煉銅多。依我看,還不原來的法子!
郭業(yè)也不爭辯,道:“看來郭某人還真是枉做小人了。我這就把濕法煉銅的技術公之于天下,人人都可以學!
“別!別!”
董思疆賠笑道:“雖然此法算不得多么高明,但也算是獨辟蹊徑。令銅礦的開源多了一個渠道。更關鍵的是,此法的成本比火法煉銅低很多,對我們白蠻的影響很大,還是不要泄露為好!
郭業(yè)道:“老族長承認就好。原來人們冶銅主要是銅礦,現(xiàn)在依靠的卻是膽水。這原料一變動,你們爨氏的優(yōu)勢可就不大了。好,我答應你們,暫時把這個法子保密。”
“暫時保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難道還能永久保密不成?”
董茂實道:“永久保密當然不可能。但被迫泄密和主動泄密可是兩回事!
“你擔心我會主動把這項技術泄漏出去?”
“不管是誰泄漏出去的,我們爨氏恐怕都要算到您的頭上!
郭業(yè)聳了聳肩膀,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
董茂識一愣,仔細想想,自己還真沒啥能威脅郭業(yè)的地方。相反地,自己求人家的地方倒是不少。
比如自己的暗疾,比如濕法煉銅的保密問題,比如白蠻的安!
不錯,就是白蠻的安危。沒見到唐軍之前,董茂實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甚至想主動向大唐挑釁,證明自己的軍事能力。
但見到了唐軍的精銳部隊,又被郭業(yè)的寶弓震撼之后,他這個想法已經(jīng)煙消云散了。不僅如此,他還多次想到,如果唐軍在郭業(yè)的帶領下打過來可怎么辦?自己有什么法子抵擋?
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是,毫無勝算,只能逃命!
可是這一逃,爨氏的聲望必然大跌,再加上丟了不少富銅礦,恐怕爨氏就再也不能在白蠻中一言九鼎了。
在郭業(yè)的反問之下,董茂實一陣無語,最后只得蠻橫地說道:“我就不信你沒求我們爨氏的地方。要不然你吃跑了撐的來和我們會盟?”
郭業(yè)道:“我來和你們會盟當然是有原因的。其一,僚人乃我大唐子民,流落于此,我有責任把他們帶回去。其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有責任促使你們朝拜我大唐天子!
董思疆緩緩地說道:“無論僚人還是楊青青您都可以帶走,不僅如此,為了祝你們百年好合,我爨氏還有一份大禮相贈。至于大唐天子,老夫也愿意代表白蠻稱臣,并獻上我們部族最大的銅鼓!
郭業(yè)道:“很好,難得老族長如此深明大義。我可以代表大唐天子與你們盟誓,把白蠻之地作為爨氏的封地,世代鎮(zhèn)守與此。另外,還有濕法練銅的法子和一千匹藍夾纈賜下!
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郭某人可以發(fā)誓,絕不把濕法練銅的技術教給白蠻的其他部族!
“秦王千歲真是善解人意,多謝!多謝!”
如果說之前董思疆對臣服大唐是被郭業(yè)所迫,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話,聽了這個條件,就感到有些值回票價了。
自己付出的是什么?一個名義,不痛不癢。部族最大的銅鼓,價值兩百多貫錢。
而得到了什么呢?濕發(fā)煉銅的技術,使一千匹藍夾纈暫時擺脫了被顛覆的危機。一千匹藍夾纈,價值五千貫錢。
一分付出,二十分回報。
天下還有比這更劃算的買賣嗎?自己之前怎么沒轉(zhuǎn)過這個彎來呢?
見董思疆眉開眼笑,郭業(yè)趁熱打鐵道:“有句話叫做未雨綢繆。濕法煉銅的技術早晚會別人所知,不知您老有什么打算?”
“唉,花無千日好,人無百日紅。爨氏興起已經(jīng)幾百年了,焉有長盛不衰之理?如果濕法煉銅真有一天廣為傳播,我爨氏也唯有順天應人,退位讓賢!
郭業(yè)搖了搖頭,道:“老族長這個想法太過悲觀了。我倒有一個法子,多了不敢說,至少可以保爨氏百年富貴,不知您想不想聽?”
董茂實眼前一亮,道:“想聽,當然想聽了。傻子才不想聽呢?快說!快說!”
董思疆人老精馬老滑,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道:“不知我爨氏為此要付出什么代價?”
PS:已經(jīng)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陸續(xù)放出新書人物的資料和形象圖,有興趣了解新書動態(tài)的同學可以加我微信號。老書仍舊每天穩(wěn)定更新,完結(jié)之后會在微信公上免費連載人物番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關注俺的微信號:ND062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