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收補充兵,臉還沒來得及認全,怎么又有新任務(wù)?”李遠聽到劉文秀布置任務(wù),下巴差點兒沒掉到地上。
一般來說,接手新兵之后怎么也得緩個三兩天。
沒一次像這樣的,早晨領(lǐng)來新兵,面條還沒吃完新的作戰(zhàn)任務(wù)就下來了。
“費什么話,全團都一個樣。回去準備一下,中午出發(fā)。
這一次不靠兩條腿,上面給咱們配了好多拖拉機。
別說我沒提醒你,彈藥多帶一些,尤其是迫擊炮彈和塑料地雷,有多少帶多少!
“團長,我有多少還不是得你給批?”
“單子已經(jīng)派給你們了,去后勤領(lǐng),團里彈藥庫,你能搬多少就搬多少。”
“團長,您這次這么大方?”
聽了劉文秀的話,李遠后脊梁發(fā)涼。
如果不是惡戰(zhàn),發(fā)那么多彈藥干嘛。
從心里講,李遠是喜歡打仗的。畢竟,仗打的越多越殲敵越多,戰(zhàn)功就越大。
回到大明之后,受到的封賞自然也就越豐厚。
李遠雖然不在乎多少封賞,可那些蒙古兄弟還是在乎的。
畢竟,他們之中大多是犯了事兒的。
軍功可以免罪,也可以抵罪。
就好像巴彥,當(dāng)初犯下的可是死罪。
算算,他現(xiàn)在回到蒙古,應(yīng)該也沒有性命之憂。
不過這家伙還是喜歡打仗,李遠覺得這家伙生來就喜歡戰(zhàn)斗。
從他的身上,李遠看到了他蒙古祖先的影子。
難怪那些韃子,可以占據(jù)漢家江山近百年之久。
回到營里,立刻組織人去團里搬軍火。
尤其是迫擊炮彈,有多少搬多少。
原本的午飯都沒有吃,炊事班做了干糧,大家都在拖拉機上吃。
說實話,乘坐拖拉機的體驗一丁點兒都不好。
除了比較快之外,沒一丁點兒好處。
人在車箱里面左右搖晃,不時被顛得蹦起來。
那些早晨吃過面條的新兵,現(xiàn)在趴在欄桿邊上吐得苦膽都快吐出來。
看他們一個個小臉蠟黃的模樣,李遠很擔(dān)心他們還能不能打仗。
李遠感覺自己和手下的兵,有點兒像元宵。
天上有巨大的飛艇飛過,李遠看著飛艇。
還是坐那東西好,雖然也有些顛。大型貨運飛艇還有巨大的噪音!
不過好歹人家快!
李梟坐在飛艇上,看著下面的“摩托化”部隊。
盡管拖拉機拉著的兵有點兒慘,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公路情況太過糟糕,卡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在俄羅斯這鬼地方,拖拉機遠比卡車好用。
就是運兵的時候,當(dāng)兵的比較遭罪。
大型飛艇倒是能運載一個步兵營,不過,現(xiàn)在大型飛艇非常搶手。
全部運力都被用來運輸物資和國內(nèi)來的援兵!
法軍進攻察里津的部隊足足有八十萬,而明軍從內(nèi)地不斷的運兵。
半個月時間,才勉強將前線的明軍人數(shù)增加到十九萬多一點兒。
俄軍的戰(zhàn)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兒。不能對他們有太多的指望!
好消息是,法國人身邊的羅馬尼亞人,意大利人,還有西班牙人的戰(zhàn)斗力,同樣也就是那么回事兒。
法國人的數(shù)量優(yōu)勢太大了,大明軍隊只能采取守勢。
利用野戰(zhàn)工事大量殺傷敵軍,然后將法國人拖入到巷戰(zhàn)里面。
李梟清楚的知道,只要打到巷戰(zhàn),你兵力有多少都沒用。
因為炮擊轟炸之后的廢墟,不管你有多少兵力都沒辦法展開。
一個班阻擊一個連,沒有絲毫問題。
飛艇降落下來,李梟走下飛艇看了看頭上的太陽。
可能是天冷的關(guān)系,太陽是明晃晃的白色,沒有夏天那樣刺眼。
這里就是斯韋特洛亞爾!
遠處可以看到?jīng)_天的濃煙,這是俄軍點燃了伏爾加河邊干枯的蘆葦。
“蠢貨!”李梟罵了一句。
濃煙成了最好的掩護,幫助法國人躲過明軍的空中偵查。
隆隆的炮聲中,地面微微有些發(fā)抖。
這是俄軍在進攻法國人的陣地,丟失了陣地讓法國人過了伏爾加河。
庫圖佐夫臉上有些掛不住,今天早上下了死命令,要俄軍必須奪回伏爾加河?xùn)|岸的陣地,把法國人趕回到伏爾加河西岸。
并且下了類似提頭來見的命令!
俄軍的將軍們,現(xiàn)在正帶著手下,拼命的進攻法軍占領(lǐng)的那個五十米左右的小土包。
李梟對俄軍的戰(zhàn)斗力不報什么信心!
就算是庫圖佐夫下了死命令,俄軍除了巨量的傷亡,啥都得不到。
斯韋特洛亞爾那地方是個平原,兩邊是尚未結(jié)冰的沼澤地。
想要從這里向明軍側(cè)后發(fā)動進攻,必須要占領(lǐng)這里。
老天爺給機會!
李梟只盼著俄軍的進攻,能夠拖上兩天時間。
給明軍充分的準備時間,構(gòu)筑野戰(zhàn)工事。
五架飛機從天空上飛過,巨大的轟鳴聲響徹整個天際。
李梟無奈的搖了搖頭,很為自己那些飛行員擔(dān)心。
難怪說,飛行員飛一趟要休息一天。
這種工作環(huán)境,實在是太過惡劣。
很快,李梟就聽見了斯圖卡俯沖轟炸那特有的鬼叫。
聽不見爆炸聲,也看不到爆炸的濃煙。
只能看到,天空中忽然出現(xiàn)了好多黑點兒。
李梟心里一緊,多年軍事經(jīng)驗告訴他,這是高射炮在開火。
戰(zhàn)爭會催生跟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所有科技,法國人不傻,他們也會改進引信。
果然,一架斯圖卡冒著濃煙向下墜落。
隨著斯圖卡的墜落,天空中忽然出現(xiàn)一朵白色的降落傘。
很快,降落傘周圍出現(xiàn)了黑點兒。
李梟眼仁縮得跟針鼻一樣大!
這幫混蛋居然向飛行員下手!
飛行員可是寶貝,這些都是從飛艇駕駛員轉(zhuǎn)過來的。
每一個飛行員的培訓(xùn)費用,差不多都是飛行員身體等重量的黃金。
眼看著炸點在飛行員身邊不停的爆炸,很快降落傘也冒出黑煙。
望遠鏡里面,甚至可以看到降落傘冒出的火焰。
飛行員自由落體的下墜,在李梟的注視下墜入了伏爾加河。
“嘶!”李梟深吸了一口氣,冰涼的空氣沒能平復(fù)他心中的怒火。
從炸點上來看,高射炮的數(shù)量恐怕不少,而且還都是大口徑的高射炮。
這種大口徑高射炮,輕松可以射落五六千米高空的飛行物。
甚至,七千米以上的目標都能打下來。
現(xiàn)在不但飛艇不再安全,甚至飛機也不安全了。
尤其是斯圖卡俯沖轟炸的時候,遇到大口徑高射炮非常危險。
看起來,今后斯圖卡的主要任務(wù),只能是獵殺法國人的飛艇和偵查。
轟炸這種任務(wù),還是不要讓他們執(zhí)行了。
不過想要擊落斯圖卡,也得集中很多高射炮火才行。
要集中!嘿嘿,就有機會。
電光火石之間,李梟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突突突!”
“突突突!”
“突突突!”
身后傳來拖拉機的轟鳴,李梟回頭看過去。一長列數(shù)十輛拖拉機,正從泥濘的道路上駛過來。
看的出來,就是剛剛從飛艇上看到的那支部隊。
從數(shù)量上來看,應(yīng)該是一個營的規(guī)模。
早晨史德威就調(diào)了一個團來防守斯韋特洛亞爾,沒想到這才下午三點鐘就到達了陣地。
李遠從拖拉機上蹦下來,腳底下好像踩著棉花一樣,深一腳淺一腳的。
好多士兵從車上蹦下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彎著腰在嘔吐。
這鬼道路,實在是被顛得不輕。
“快著點兒下來,各連集合!報數(shù)!”李遠吆喝著下達口令。
“喂,那個營長。你過來!”李梟皺著眉頭,對著李遠招了招手。
李遠回頭看了一眼!
這個家伙身邊圍著一群軍官,從少校到少尉都有。沒有肩章和帽徽,也沒佩戴軍銜。
只是一身的明軍冬季作戰(zhàn)迷彩,腦袋上戴著老遼軍才有的狗皮帽子。
不認識這家伙,不過看到這家伙身邊一群軍官,又看兩三公里外停著的飛艇。
李遠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過去。
“你叫什么?”李梟看著李遠問道。
“暫九師二零三團,蒙古營營長李遠。你是誰?”李遠上下打量李梟。
“誰告訴你,臨近戰(zhàn)場的地方你可以讓士兵集合報數(shù)的。
人站得這么緊密,一發(fā)炮彈下來,還不得干掉一個連?”
李梟很想把這個營長直接撤了,一丁點兒戰(zhàn)斗常識都不懂。這樣會害死很多人!
“你是干什么的?”李遠有些不快的看著李梟。
“住嘴,這是!”順子冷喝一聲,卻被李梟伸手攔住。
因為他發(fā)現(xiàn),下車的士兵,正在以班為單位集結(jié)。
而且間隔都在十米以上!
李梟知道,自己錯怪了這個叫做李遠的家伙。
這是一個不錯的營,基層軍官和老兵,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我是誰你不用知道,一會兒挖溝機和推土機會用飛艇運過來。
你們必須快速構(gòu)筑工事,我猜想俄軍的進攻持續(xù)不了多長時間。
我猜想,你們只有一個晚上,至多一個上午的時間!
李梟背著手,一邊看著地形,一邊說道。
“這邊,挖掘一道戰(zhàn)壕。挖出來的土要堆到一側(cè),你的兵等在邊上,堆一層土澆一遍水。
晚上這些土就會凍上,這可以大大的增加工事抵抗炮擊和子彈的能力。
看到那片蘆葦沒有?在蘆葦里面多埋一些地雷,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埋雷的時候布置好圖紙,可以根據(jù)硝煙的位置,判斷敵人的位置。
迫擊炮在圖上標好諸元,只要看到硝煙,第一時間調(diào)整射擊諸元進行炮擊。
還有,迫擊炮陣地要安排在地下掩體里。至少從地面上平視不到!
避炮洞要斜著挖,兩側(cè)要有排水溝。
用鐵皮煙囪,把煙道引得離避炮洞遠一些。
這樣,晚上可以在避炮洞里面生爐子。
俄羅斯的晚上太他娘的冷了,盡管有棉衣,你們也可能會被凍死!
李遠驚詫的看著眼前這個人,他說的話里面,有些李遠知道,有些李遠卻不知道。
例如一邊挖戰(zhàn)壕,一邊向挖出來的土上澆水。
晚上滴水成冰,這些土一定會被凍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
子彈穿過這種土層,比打穿石頭都難。
還有晚上在避炮洞里面生爐子,李遠從來沒有想過,在避炮洞里面還能生爐子。
前兩天在前線的時候,到了晚上一般都是干挨。
到了后半夜,渾身都凍麻了。
每到這個時候,巴彥就會發(fā)出狼一樣的嚎叫聲。
有時候,甚至巴不得法國人打幾發(fā)炮彈過來。至少,炮彈坑里面能暖和一會兒。
“你到底是誰?”李遠重新打量眼前這個人,這家伙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當(dāng)個師長都沒問題。
“我說的這些,盡快落實。
盡快把野戰(zhàn)電話拉起來,缺少什么東西向后勤要。天黑了,飛艇會給你們送來。
對了!
讓你的炊事班熬一些羊肉湯,晚上喝了暖和些。”
李梟看到,一輛拖拉機上面居然拽下來二十幾頭羊。
蒙古營嘛,走到哪里都會帶著羊。估計是成吉思汗那時候留下來的習(xí)慣!
蒙古人對羊的情懷,非常的獨特。
“我聽說你們蒙古營有酒供應(yīng),盡量讓你的兵少喝。一是喝酒誤事,二是喝酒能暖和身子其實是假象。
烈酒,只能讓你身上的熱量流失得更快。
還有,讓你的兵勤換襪子?偸谴┲鴿褚m子,腳會得病的。”
李梟就像是個更年期大媽,喋喋不休的指導(dǎo)著李遠。
不是李梟無事可做,而是今天飛行員的陣亡給了他巨大的刺激。
說到底,歐洲人不傻。
他們的軍事科技,會緊跟著大明的腳步前進。
明軍弄出了飛機,那東西科技含量太高,一時半會兒的弄不出來。
不過沒關(guān)系,人家可以研究大口徑高射炮。
只要明軍在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的東西,他們都會跟著研究。
就算拿不到實物,至少還有外形可以參照。
雖然西方現(xiàn)在制造的柴油機還很粗糙,使用時間也不行。
但工藝這東西是可以改進的,尤其是普魯士人對工匠精神的追求,讓他們在制造業(yè)上擁有可怕的能力。
今天跟這個營長多多叮囑幾句,說不定就能救下好多士兵的生命。
打仗,還是敵人多多的死,自己人少少的死。
這是李梟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標!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