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高家現(xiàn)在需要將軍。∷,”高孝基忽然輕聲説道。
“那又如何?”李信聲音很平淡,平淡之中帶有一絲絕情,關(guān)系到自己的基業(yè),李信是絕對不能妥協(xié)的,渤海高氏對自己有什么好處,李信并沒有察覺到自己加入高氏之后,自己的力量會壯大多少。
“高氏從此之后為將軍馬首是瞻,只要將軍能答應高氏才俊能夠加入將軍麾下。”高孝基將自己的姿態(tài)放的很低,幾乎是用哀求的眼神望著李信。
“老大人不必如此,我西域都護府唯才是舉,只要他有能耐,西域都護府都不會埋沒他的才能的。”李信心中一陣冷笑,若高氏真的會以自己為主,就不會高孝基前來,而是渤海高氏的族長親自前來,他們并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如何會以自己為主,分明就是一個托詞,只是説的比較好聽而已,還是想著架空自己。
當然李信并沒有説死,而是説的比較委婉。當然李信也沒有拒絕對方,在這個時代,最有能力的人仍然是在世家之中,就是李信也認識到這一diǎn,只是認識歸認識,不可能對這些世家子弟另眼相看,想要高官厚祿,那就按照自己的規(guī)矩來,不然的話,就給我滾蛋。李信就是擺明了車馬放在高孝基面前,就等著高孝基自己的決定。
高孝基認真的看著李信一眼,見李信目光堅決,頓時知道此事不可能改變,心中更是嘆了口氣,當初李信拒絕的時候,渤海高氏也曾經(jīng)在背后有一些動作,想要制衡李信,讓李信乖乖的聽話,可惜的是,李信根本就不就范。就算是到了貧苦的西北,李信仍然是活的好好的,手下兵馬達到十萬之數(shù),爵位也到了涼國公,地位之顯赫,絲毫不在高家之下,相比較而言,渤海高家,高穎死后,高孝基辭官。渤海高家?guī)缀跏菦]有什么能拿的出手,因為楊廣對高家的提防和大家,渤海高家連關(guān)東的五姓七望都算不得,威望在關(guān)東世家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怎么,莫非聞名關(guān)東的渤海高家連一個像樣的人才都拿不出手嗎?”李信不屑的説道:“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不是前朝,前朝渤海高家是皇族,就算是沒有成才的,也能做一個紈绔子弟,現(xiàn)在卻不行。若是沒有人才,遲早都是會被時代所淘汰,看看其他的世家,哪家沒有幾個有用的人才?在我西北。無論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寒門子弟,只要有才能,都能升官發(fā)財。若是一些米蟲,就算是我的兒子,也不過是得到一些安穩(wěn)日子而已。老大人。你以前幫助我李信,所以才會對你説這些,若是渤海高氏都是諸如老大人這樣的人,有多少我李信要多少,若是諸如以前的那位高公子,還是算了吧!我李信可是惹不起這些人的。”
“李將軍所言甚是,是我高孝基想的太天真了。”高孝基聽了之后diǎn了diǎn頭,苦笑道:“高家若是自身不正,就算李將軍給了再好的位置也是好不了多少的,自身人才眾多,就算李將軍不幫助我們高家,我們高家也不在乎。老夫就此告辭了。”高孝基顫巍巍的站起身來,朝李信拱了拱手,就朝大帳外走去。
背后的李信卻是嘆了口氣,説道:“秋風煞人,老大人還是不要在京師的好,早些回渤海去吧!”
高孝基面色一愣,身形一動,最后説道:“多謝涼國公提醒。”説著身形出了大帳,逐漸消失在李信的面前。
“渤海高氏還真是將我李信當做傻子,居然給我來這一招,這算是什么,哀兵必勝嗎?或者認為我李信就是一個傻子?”李信等高孝基走后,面色陰沉了許多,冷哼哼的説道。
“大都督,要不要讓人監(jiān)視一下高氏?”沈千秋走了進來低聲説道。
“不必了,渤海高氏當不得我們?nèi)绱酥匾暎粋破落的皇族,能值得我們將精力放在他們身上的嗎?在關(guān)東世家當中,恐怕沒有人還依附在他們的麾下了,渤海高氏注定著只能生活在渤海,最后隨著歷史的前進而消失在時間的歲月之中。”李信很不在意的説道。他的目光已經(jīng)放在新興的世家大族之中,雖然不是學歷史的,但是他還是知道,在隋朝末年這段歷史中,幾支比較有名的義軍和勢力,諸如李淵、李密、竇建德、杜伏威以及江南蕭氏等等才是李信注意的對象。
“是。”沈千秋也為李信的心胸感到驚訝。
“齊王之事,李淵可有插手其中?”李信忽然詢問道。
“尚且沒有,不過獨孤家卻是插手了。”沈千秋突然搖頭説道:“那些關(guān)隴世家都是如此,基本上都沒有露面,露面的也只是一些小人物而已,恐怕也只有齊王,早已被皇位所迷昏了頭腦,自以為有關(guān)隴世家的支持,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恩,不管怎樣,都要小心翼翼,記住了,一旦皇宮內(nèi)發(fā)生危機,不能輕易出兵,我什么時候發(fā)動訊號,立刻率領(lǐng)大軍攻城,我相信關(guān)隴世家絕對不是真正的支持齊王,洛陽城門肯定會打開,齊王控制不了這么多城門,一旦看見我的信號,立刻領(lǐng)軍殺入洛陽城。”李信叮囑道,他固然很神勇,但若是關(guān)隴世家在算計楊廣的同時,也來算計自己,那自己就太吃虧了。
“將軍放心,只要見到都督信號,我們立刻殺入城中。”沈千秋大聲説道。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等到了第三天的時候,李信身上并沒有穿著朱紫的官袍,雖然他是涼國公,算是勛貴,可以穿朱紫,可是今日之事還是讓他穿著盔甲上殿,亂軍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就是李信也得小心一二。
“李將軍。”李信領(lǐng)著一百親兵穿過朱雀大道,朝皇宮而去,這個時候,雖然太陽并沒有出來,甚至可以説還是早上五六diǎn鐘,可是洛陽城的各大坊門打開,許多權(quán)貴官員們在下人的引領(lǐng)下,打著燈籠,在天街上行走,將整個洛陽都籠罩在一片光明之中,聲勢極為浩大,就是李信這個見過不夜城的家伙,見到眼前的這種情況也是驚呆了。
曾經(jīng)有記載説唐朝官員上朝的時候有“五鼓初起,列火滿門,將欲趨朝,軒蓋如市。”的説法,現(xiàn)在看來,還真是如此,最起碼李信認為這是最真實的寫照。
“咳咳,李將軍。”
李信騎著高頭大馬走在人群之中,忽然旁邊傳來一陣咳嗽聲,李信望了過去,卻見是一輛馬車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李信望了過去,卻見是虞世基。他面色蒼白,雙目中甚至還有血絲,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
“虞大人。這位是?”李信忽然望見旁邊還有一個中年人,面帶笑容,不知道為什么,他對眼前的男子并沒有什么好感,從對方的眼神之中,李信看到了好奇、探尋,甚至還有一絲陰沉的模樣。
“這是內(nèi)史舍人封德彝。”虞世基望著李信一眼,説道:“今天洛陽早上分外冷了一些,不知道將軍可準備了御寒之物?”
李信聞言一愣,很快就反應過來,虞世基想説什么,頓時笑呵呵的説道:“末將征戰(zhàn)疆場,殺人無數(shù),在西北的時候,有的時候白天的氣溫很高,到了晚上氣溫非常的低,末將還是穿著一身的盔甲,寒冷對于末將來説,不過是鍛煉筋骨的調(diào)料而已。”
虞世基聞言一愣,最后哈哈大笑,指著李信説道:“還是李將軍厲害,老夫的身子骨可是差的很,比不得李將軍啊!”
“身受皇恩,若不以身報國,李信就不會來洛陽了,虞大人以為呢?”李信也若有所指的説道。
“世上能與李將軍這樣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板蕩識誠臣,今日一見,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臣。”虞世基正容説道:“今日之后,我虞世基愿意為李將軍結(jié)為生死之交。”
“虞大人太抬舉李信了。”李信聽了之后心中直搖頭,這個虞世基表面上忠于楊廣,但是在心中也未必沒有自己的思考,這個代表著江南世家大族的虞世基,心中還是為江南的世家大族考慮,楊廣若是死了,對江南世家大族可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虞大人,乾陽殿已經(jīng)安排好了嗎?”李信這個時候可以確定,當初送信給自己的人必定是眼前的虞世基,也只有在這個時候,虞世基的利益才和楊廣聯(lián)系在一起。
“已經(jīng)安排妥當了,只是此事不能先和皇上説,李將軍,到時候皇上的安全就靠將軍了。”虞世基身形再次靠近李信,低聲説道:“皇上的生命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好。”李信想了想diǎn了diǎn頭,至于能不能保證楊廣的性命,李信不知道,這個時候的他,也只能是盡力而為。唯獨如此,才會讓自己的名聲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