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趙云輸不起,那是因為他是名號將軍,更是這次摘冠呼聲最高的幾名將軍之一,前面徐晃和張遼已經順利晉級,他不希望自己是第一個在首回合,被淘汰的名號將軍,還是敗在平民的手里。
其二,第一局看似是他勝了,實則是戰勝勢敗,要想比對方多擁有22名存活士卒,還要拿下錦旗,趙云很清楚其中的難度系數,至少王猛剛才已經證明過了他不是菜鳥。
基于這兩點,孫策才說趙云輸不起,換句話說是他壓力太多、太重。
而王猛,說難聽點,他就是一個光腳的,沒有偶像包袱,更沒有壓力。
輸了,那是理所應當,贏了,那叫高手自在民間,況且第一輪下來,他已經大概知道了趙云的底,而自己還沒有發力,論攻、守之態,從他把防守部隊壓到斜坡,就可以看出,他更喜歡主動一些。
隨著號角聲響起,兩人易陣后的陣試帷幕,再次拉開。
為了避免被同樣的方式擊敗,趙云先一步在‘懸崖’邊各自布置了三人的防線,同時為了盡可能的縮小防御面積,把斜坡也讓了出來,將陣型擺在了小禁區前。
最前面是塔盾手和槍兵,弓箭兵壓后,樸刀兵和刀斧手近乎游弋在禁區線上,整個布局如果是戰時防守城門,可以說是非常標準,堪稱完美。
此戰就兩個字,首要是拖,而后是防。
雖說有久守必失這一說法,但只要拖夠一個時辰,哪怕全體陣亡,只要王猛沒有觸及錦旗,他將笑到最后。
不得不說,這是趙云最大的優勢。
王猛見狀,不由心底發笑,聰明反被聰明誤,趙云到底還是沒有明白陣試和戰爭的區別。
虛擬和現實的差異,可不僅僅只是不死人那么簡單。
“各位,看來我們要改變戰術了”
…
盞茶功夫,當趙云面對王猛的沖陣時,他是信心十足的,絕不會沒想到,戰局會在一炷香之后,分出勝負。
“趙云這樣布局,看來是打算和王猛死耗到底”
“那子脩兄認為,王猛勝算幾何?”
望了望場內,趙云的布陣猶如銅墻鐵壁,想要輕易擊破是不可能的,加之對弓箭手的防衛,可以說是里三層外三層,王猛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能沖散他的陣型。
這還只是沖散而已,若要殲滅,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就目前而言,王猛顯然沒有這個條件。
“愚兄還是看好趙云,不知伯符有什么高見?”
孫策笑而不語,他不知道王猛是不是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已經看破了趙云的弱點,才布出這個鋒矢陣。
“或許會有意外也說不定”
場內,當部隊行徑到中圈的破屋后,并沒有停留看看形式,反而是陡然間加快腳步疾馳起來,更讓人費解的是,竟然找不到重步兵,取而代之的是身穿布衣的十名普通戰士。
按照賽制,兵種若進行切換,將失去原有特性,那這不就意味著王猛主動放棄了,可以承受五次傷害的超級肉盾?
可對方已經攻了過來,沒有時間多想,趁著自己既定戰術所爭取到的距離,多放幾輪箭矢才是道理。
從中場到斜坡,歷經兩輪箭雨,王猛所部已經有大半‘掛彩’,可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沖擊,不僅如此,在沖上斜坡之后,連塔盾手都放棄了手中的盾牌,隨后猶如百米沖刺,徑直沖向高地。
這是什么意思?放棄防守?
緊跟著還有更莫名其妙的,在其他人沖刺階段,另有部分人員竟然撤了下來,孫策開始也是一懵,待看清楚這些人員,隨即心里便釋然。
原來在開場前,王猛已經告知眾人,在沖上斜坡之后,身上凡是被標記了兩次受傷的士兵,以及自認為奔跑速度不佳的,都必須撤下來,躲在掩體后面,以此避免人員的減少。
而奪取勝利的關鍵,則留給那些擁有更多機會,奔跑(閃避)快的人。
王猛之所以這樣安排,正是料準趙云忽視了勝利條件--錦旗。
碰到錦旗即為獲勝,也就是所謂的擒賊先擒王。
趙云還沒有轉換過觀念,仍舊認為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還有一點,戰爭中是有疼痛觀念的,因受傷會產生動作不協調或者僵直。
可這些,在陣試中卻不存在,不少士兵還要因場內的五名瞭望裁判,和五名陣地裁判提醒,才會發現自己已經被淘汰。
(被淘汰后十五息內,給對方所造成的傷害是被認可的,說通俗一點就是:死也要拉個墊背的。在戰場中,這種現象并不少見,也算是給裁判一些反應和計算時間)
根本沒有理會趙云所部,沖上高地的王猛軍,就如化身為美式足球的運動員一般,用極速的奔跑、靈活的身形,躲避對方的阻截和攻擊,目標直指錦旗。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趙云才想起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攔住他們!不要讓他們靠近錦旗!”
可一切,正如他派兵偷襲時的情景一樣,為時已晚。
在禁區內的裁判,謹守規則,攔下了多余的趙云軍,隨即,錦旗落入王猛軍手中。
趙云0:12王猛,后者獲勝。
這是第二回合兩人的答卷,大比分1:1,可綜合他們的第一輪比分,趙云以32:23,惜敗于王猛。
直到結束的號角再次響起,不少人才反應過來,第四場較量結束,王猛,作為新人笑到了最后,打敗的還是周瑜手下的頭號大將,振義將軍,趙云。(注1)
“伯符,這,這王猛,不錯!有意思”
周瑜本想為自己的大將說句公道話,認為王猛是偷奸耍滑,可是迎著孫策那意味深長的笑容,他也幡然醒悟。
這才是比試的真正意義,什么偷奸耍滑,亦或者投機取巧,真的到了戰場上,哪怕你做的是違背道德倫理,那又如何?只有勝者才有資格書寫歷史。
“公瑾,你還別不服氣,四場比試下來,唯獨王猛理解了陣試的玄機,接下來的比試,你信不信,會因為王猛發生很大的變化,舉辦陣試,我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選帥”
孫策這么一說,周瑜還真是心服口服,什么是一軍之帥,什么又是一軍之將?
孫策要建立新軍,新軍需要統帥,統帥需要的就是王猛這樣,時刻關注大局,還能臨機應變,洞悉敵方弱點,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收益,無疑在這幾點上,趙云確實稍遜于王猛。
時間在飛逝,比試也還在繼續。
沒有給下一組留太多回味的空間,魯肅和太史慈相繼登場。
正如孫策所判斷的那樣,接下來的比試,畫風轉變了不少,大家都已經明白,錦旗才是關鍵。
但作為風格轉換的第一場,魯肅和太史慈打得還是很拘謹,都怕對方會有意想不到的招式。
最終魯肅因為視野原因,密令弓箭手‘跳崖’繞后,兩面夾擊,大比分取得防守的勝利,淘汰了太史慈。
隨后是:
(負)李嚴49vs23魏延(勝)
(負)劉馥67vs42冉閔(勝)
(負)董和28vs41楊修(勝)
這一場值得稍微說一下,作為孫策比較感興趣的家伙,楊修在防守時,愣是讓董和一個時辰,沒有作為。
而攻擊時,卻是在大批量士卒陣亡的情況下,投機取巧,拿到了錦旗。
算是又給了后面的人,一個參考方向。
(勝)留贊12vs67費詩(負)。
經過一天的角逐,最終獲得晉級的人分別是:徐晃、張遼、諸葛瑾、王猛、魯肅、魏延、冉閔、楊修、留贊。
根據賽制,接下來的比試陣容將會是:
徐晃vs張遼
諸葛瑾vs王猛
(魯肅vs魏延)vs冉閔
楊修vs留贊
感謝不櫛子,山色如岳的推薦
注1:武將的頭銜和具體數據,請加書友群799324670,查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