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楊德祖,很不錯嘛,太尉大人也真舍得放他來此”
孫策的打趣,讓曹昂有了話題“楊修少有俊才,為人好學,機智過人,以前曾和他聊過商君,被他辯得心服口服”
“主公,這位楊修是從文試出來的,不如就到我軍來做司馬?”
岳飛的背嵬軍,確實一直都缺少一個司馬,這主要是因為岳飛的全面性,不過配上一個楊修的話,孫策想了想,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一切還得看楊修自己,按他放蕩不羈的性子,參加這個比賽,也不過是圖個新鮮,真要入伍軍列,還得兩說。
“你就定他了?”
“嗯”
岳飛剛才還在和李靖商量選將一事,李靖希望得到冉閔,而岳飛則更欣賞王猛,不過當討論起新軍之后,兩人便有點拿不準孫策的態度。
新軍肯定是能者當選,如果王猛或者冉閔奪冠,顯然就不會再當將,而他們又設身處地的考慮過,如果換做他們來安排,將兩人都編制進新軍才是最好的選擇。
“那,姐夫你呢?可有預定的人選?”
“屬下或從張承、霍峻中挑選一人”
“哦?你們不覺得王猛和冉閔的表現更優異嗎?”
相視一笑,李靖解釋道“新軍即將成立,無論最后誰為帥,有此二人在的話,新軍勢必成為主公麾下的得力部屬,所以下官和鵬舉商量過后,便不打算挑選他們”
李靖和岳飛的覺悟,讓孫策很意外,也很欣慰,他來之前還打算告訴兩人,王猛和冉閔是非賣品,現在到省了費口舌。
“如此,大善!”
最后一場,魯肅和冉閔的比試沒有太多看點,兩人的技能已經決定一切。
魯肅統率85,技能殊略,弘遠,好施。
冉閔統率91,技能武悼,一勇,殺異。
冉閔98的力量,81的技巧;而魯肅只有56的力量,62的技巧。
僅一勇這一項技能,冉閔的士卒就要比魯肅的高出6點全屬性,再算上武悼,近十點的力量和技巧差異,場面近乎是壓倒性優勢。
魯肅也體會到,在絕對武力面前,智謀是多么的可笑。
“同樣是解煩軍,怎么差距這么大?”
曹昂的疑問也是不少人的疑問。
“莫不是這批解煩軍上午才戰斗完,現在還沒緩過來?亦或者說,是一早安排好的?”
和珅接的話,引起了孫賁的不滿,說解煩軍壞話,不就是在打他臉?
“和珅!你什么意思?我們解煩軍,全都是光明磊落的漢子,絕不會做這種陰險小人”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和珅也就是隨便張口,沒經過大腦,見孫賁和孫河都怒目相視,連黃忠和盧俊義也轉過頭來,當即一縮頭,一咧嘴“嘿嘿,我這是開玩笑,開玩笑,嘿嘿,討野將軍別動怒,別動怒”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如是而已,致齋,你不懂就別亂說”
這么一說,大家似有所悟,只見冉閔在陣中不停的吆喝、呼喊,給士卒加油打氣,同時還不間斷的辱罵著對方士卒。
而魯肅則是個實誠人,根本拉不下面子,擱這和冉閔唱紅臉。
只能按捺著性子,招呼大家沉住氣,按照既定計劃,一步步實行。
可是,還沒等到計劃開始,戰斗就已經結束了,飽滿的士氣,高昂的斗志,再加上使不完的力氣,讓冉閔軍摧枯拉朽般獲得勝利。
隨之的交換場地,也沒有任何意義,單兵差距實在太大。
就這樣,四強產生,王猛vs張遼,冉閔vs楊修。
明日的比試將定出誰是新軍統率,四人中最被觀眾所喜愛的是冉閔,原因無它,接地氣。
每次看到他的戰斗,都會因為他的各路表情所帶動,有憤怒的,有悔恨的,有怒其不爭的,再加上粗鄙的語言,以及獲勝之后,毫不做作的歡呼,確實吸粉不少。
有最受百姓喜愛的,自然也有最被各路將領所看好,而全力支持的人,張遼。
支持張遼,還有另一層原因,因為他是僅有的在役代表,四強中有三人是新人,這多少都讓武將派的面子掛不住。
因而真正支持王猛的,其實只有孫策一人,哦,不對,是兩人,還有和珅,他察言觀色多厲害,能不知道主子心里這點想法?
只見他一人,在場邊給王猛搖旗吶喊,偷眼回頭看到孫策贊許的神情,不由吶喊得更加賣力,直惹得孫賁等人一臉嫌棄。
比賽告落,孫策先回了一趟家里,看了看老婆和孩子們。
孫淵已經五歲多,長得很勻稱,也繼承了孫策的英俊相貌,知禮得體,確實被貂蟬帶得不錯。
呂玲綺沒有來,倒不是因為丫鬟的事,只是肚子太大,還有兩個月臨產,受不得顛簸。
其余家人,該來的都來了,包括那蔡邕都從臨淄心不甘情不愿的坐船而來。
結果這一下就上癮了,吩咐著回去也必須坐海船,要看日出,要看大海,要看驚濤,不得不說,還是大自然的吸引力大。
和老婆孩子親熱完,孫策就來到了書房,郭嘉等六人已經侯了一會。
上位者沒有這么好當,不僅要考慮黎民百姓,還要為手下眾將士謀未來,名號將軍的事雖然提了下去,可沒有幾個人上報,一問原來是程昱攔著了。
道理很簡單,西方有君權神授,東方也有權勢君授一說。
如果官職、官名都讓下將自行申報,那豈不是又成了軍閥?此風不可長。
橫、討、振、破、揚、安、奮、建、征。
是孫策已經制定的九級官職,而各級將領功勞不等,需要好好商榷,才能定下來。
定了級,還要定號,根據孫策的意思,此名號不會重復,一旦定下來,會一直沿用,直到升任中郎將,這應該由孫策來頒布才具有意義。
“級層,我大概分了出來,你們看看還有沒有異議?”
根據投效時間,功勛大小,以及能耐幾何,孫策給徐晃、太史慈、張遼、趙云這四人劃的‘振’字將軍。
其余一一應對‘討’、‘橫’類別的將軍。
“屬下等沒有疑問,至于這號,不如就映射其名,比如徐晃,可為振芒將軍,晃,明也,芒,光也,主公以為如何?”
之所以讓將領自己取名號,正是因為他沒有這份學識,劉曄的這個提議,孫策舉雙手贊成。
接下來的事,便交由這幾個臭皮匠來定,孫策只是在一旁喝著茶,等候結果。
他,還不能走。
這份官職名單,會在明天的年節晚會揭曉,也算是一個彩頭,跟著還有官印的趕制,官服的定制,所以今晚這份名單必須要定稿。
除此之外,為了配合人口土地的新政,還要新開一部,曰戶部,部長人選是接下來的議題。
徐、豫、揚三州的刺史,也不可能一直在軍方手里,人員的儲備將是第三個議題。
最后還有年報,當然這個議題只有等明日再說,因為政務中心的臨時更改,很多資料和文獻,都要從臨淄運來。
做好挑燈夜戰的準備,孫策暗自腹議‘這坑兒子的娘喂!’
同樣是挑燈夜戰,曹昂卻不同于孫策的不可開交,他仔細回憶著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寫一寫,又停下想一想。
曹昂知道自己其實只看到了孫策勢力的冰山一角,比如名震海內的華夏商會,他到現在都是只聞其名,還有所謂的考學,除了陣試大概了解一些,最基礎的鄉學、縣學,包括郡學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他根本不知道。
還有那些經常被買斷貨的書本,完全無從知曉其來由,更別提礦廠、匠做坊之類的了,甚至坊間還有傳言,說蛟龍軍已經去了海的那一邊…
寫到最后,曹昂留下了一句自己的肺腑之言“若父親要與孫策相爭,宜早不宜遲,否則只能是蚍蜉撼樹,以卵擊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