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建安二年五月,公元197年,曹操為了解除兗州的隱患,也為了尋找新的出路,兵出兩萬攻打宛縣張繡。
原本宛縣是屬于劉表的勢力范圍,在被孫策狠狠欺負一頓之后,這荊州霸主怕了,兵退新野,將宛縣空了出來。
而此前,身處長安的郭汜被劉協麾下大將郭陽,以及新晉將領李廷(李世民)的大軍擊潰,退兵馮翊,做最后的掙扎。
但至此,郭汜的這棵大樹正式宣布倒塌,見情況不妙,那些搖擺不定的部將和勢力,便紛紛離他而去,或逃或降。
而張繡,在其叔父張濟戰死后,順利成章的接管了人馬。
但郭汜已經是命懸一線,看清時局,他果斷的選擇了南下離開,也就恰巧遇到了宛縣這一無主之地。
對于張繡的到來,劉表卻眼前一亮,派人前往游說,讓他駐扎在此,替他看守北方門戶。
其實,這事哪還用游說,根本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張繡還是開動了腦袋瓜,稱沒有糧草,無法常駐。
果然劉表知情后,二話不說,直接運來糧草,還好言相勸,以后宛城的糧草,他荊州負全責。
如此也才有了現下曹操攻打宛城一事,而曹昂也是為了這件事才北歸。
天子劉協得長安之后,郭子儀立刻建議,詔安西涼各部,以穩定西北局勢。
劉協自然聽之,命鐘繇為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
后者至長安后,派使者送信給韓遂、馬騰等關中勢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陳說利害關系。
劉協本就是正統,可謂名正言順,韓遂、馬騰等人不僅不敢與皇帝對抗,更是聽了鐘繇的話,各遣子入侍許都,以示服從天子。
除此之外,為了安撫關東諸侯,劉協對孫策、曹操、袁紹都有封賞。
而袁紹內有黑山隱患,加上并州張揚不聽其號令,根本沒空顧及天子的作為,一心想收拾張燕和張揚,穩固北方統治。
七月,孫策出兵山越,作為規劃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作戰方針,他要求周瑜、薛禮、王猛、楊業四人,在兩年內,徹底平復丹陽、吳、會稽三郡的山越,收其人口,以為己用。
對于行軍路線,孫策、薛禮出兵吳郡,為東路軍;周瑜王猛出兵丹陽郡,為西路軍;楊業出兵會稽郡,是為南路軍。
主要任務為徹底殲滅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朗,嚴白虎,施但這六人,他們統屬的是民風最為彪悍,最不服官方統治的山越勢力。
山越是對江南和江東地區山賊、流寇等非官方武裝組織的統稱,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一種以宗族鄉里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地方武裝集團)聯合起來,與官府對抗。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從黃巾大亂開始,諸多地方就出現了私人武裝勢力,他們不納王租、占山為王,這本與黑山軍等武裝賊寇組織無異,卻獨獨要被稱為山越,而這些所謂的山越首領,又其實都是漢人,并非真正的趙佗時期的百越后裔。
晉書曾把西晉將領王睿滅東吳的過程稱為“王濬南征……兵無血刃,揚越為墟。
能把東吳也稱作揚越,可見‘越’這個稱呼很可能是對山賊一種貶稱。
這也解釋了為何山越勢力彼此并沒有太多聯系,為數眾多,又在時局動蕩之時,才會出現。
除了四大兵團以外,孫策還特派呂范治婁縣;程普駐由拳;黃蓋領句章;韓當扎陽羨;祖茂占故鄣;朱治定于潛。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縣城的安危,確保城池不會被山越狗急跳墻,換言之,也就是充任山越活動最頻繁地區的縣令長,也可見機行事。
東路軍:孫策、方悅、凌操、高順、黃忠、盧俊義、孫賁、孫河、黃敘、薛仁貴、張遼、魏續、曹性、姚萇、陳宮、劉曄。
考慮到郭嘉和法正的身體狀況(歷史上兩人都死的早),孫策還是沒有讓兩人隨軍,如果這配置還能再翻一次船,他當即回富春面朝地背朝天。
西路軍:周瑜、趙云、陳武、潘璋、賀齊、魏延、蔣干、王猛、霍峻、留贊、冉閔、呂蒙。
南路軍:楊業、杜如晦,以及楊家七虎。
總計三路大軍,共十萬人,這是孫策在向世人都擺明態度,山越他吃定了。
行徑的路途上,孫策得到一個壞消息,郭汜到底還是死了,被他的部將伍習所殺,后者十分歡快的拿著人頭找劉協領獎而去。
說他是壞消息,并不是只是因為郭汜死了,而是隨之而出的三個人,羅成(北平)、長孫無忌(洛陽)、尉遲恭(長安),這確實讓人很傷腦筋。
前一個不出意外,肯定是被袁紹網羅,而后兩個更像是直接送給天子劉協的。
原本劉協的發展還盡在孫策手里掌控著,可先有唐皇李世民,再有長孫無忌,附贈尉遲恭,還不說早就劃歸漢室的郭子儀。
劉協勢力太大絕對不是好事,尤其是他現在已經脫離了曹操的控制,揉了揉額頭,孫策只能去信給賈詡,讓其特別關注劉協。
發生的一切,逼迫他必須更盡心盡力的處理山越,倒不是擔心漢室會復蘇,他還是相信歷史的車輪有其慣性,但放養的話,孫策總感覺不踏實。
出于這種心思,他不由加緊催促大軍前行。
過了眼前這條不知名的河水,踏入對岸,便會進入山越首領嚴白虎的地界,石鷹嶺,這一個讓他刻骨銘心的地方。
當初若不是賀齊來援,恐怕此刻墳頭都長滿了青草。
“主公,這里應該就是石鷹嶺了”
“嗯”
孫策沒有多言,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記憶猶新。默默地從親兵的背后拿出水囊,喝了一口,又灑了些在地上,蹲下,抓起一把泥土,低聲說道“兄弟們,我回來給你們報仇了,大家就在天上好好看著吧”
嚴白虎知道這次孫策是有備而來,嘴上雖然不在乎,但心里還是很緊張,十萬大軍,盡管不是全為了對付他,可這也表示了孫策的決心。
躺在榻上,摸著手中的武王令,他輾轉反側,莫非自己的好日子真要到頭了?
那可不行!
在逼退孫策的這段時日里,憑借‘驕人’的戰績以及擁有的武王令,不少英雄豪俠,綠林豪杰和不滿朝廷的江東義士,都投入其麾下。
就孫策知道的都有張英、于糜、樊能、陳橫、薛禮(此非彼),這些原劉繇麾下將領。
此外,祖郎、施但也臣服在他的勢力范圍內。
總計兵力不下六萬,而掌控的人口,更是三十萬往上走,乃是江東地區最大的山越勢力。
“大帥,我們還是據關而守亦或迂回纏斗?孫策來勢洶洶,氣勢如虹,實在不宜過早接戰,最好還是等到天氣入冬,士氣衰竭,其自退”
“不可,此次不同以往,孫策攜帶了足夠的御寒之物,再加上各地縣城的幫扶,孫策這是鐵了心要滅我山民”
張英不同意于糜的建議,他是嚴白虎賬下難得謀略及格的人,對問題的看待比較深入。
嚴白虎倒是很想站起來瀟灑的說,他能擊退孫策一次,也就能擊退他兩次,可偏偏說不出口,他心里其實也知道,作為流寇山匪,是不可能和官軍一較長短,不然誰他娘的愿意一直待在深山老林里,早就攻進會稽瀟灑快活了。
“屬下認為此次當主動出擊,利用我們對山里地形的熟知,引誘伏擊,殺了孫策,徹底剪除后患”
張英的提議,嚴白虎其實是有些動心的,這也很符合他的戰斗思想,但于糜說的也有道理,山里的冬天,有時候連他們山民都受不了,只能圍著火盆子取暖,更別說還行走在交通不便的山路上。
就在嚴白虎猶豫不決時,嚴輿站出來聲援了張英的提議,他還是覺得一直躲不是辦法,他們也要為過冬而下山劫掠物資,如果一直被孫策圍追堵截,不用等其動手,他們肯定先被凍死,餓死。
不得不說,嚴輿說到了點子上,嚴白虎也恍然大悟,對啊,如果一直被追,脫離了土地農耕,沒了收成,更無法劫掠,他們該如何過冬?
終于明白過來的嚴白虎,大罵孫策奸詐狡猾,偏偏等糧食快要收獲的時候進山。
沒錯,這才是孫策選擇在這個節骨點出兵的原因,他來了你嚴白虎跑不跑?
跑,那行,糧食歸他,孫策樂得以戰養戰,不跑?更好,分分鐘打哭你。
下山?就怕你不下山!縣兵足夠支撐到他們來援,到時候兩面夾擊,嚴白虎還是被照單全收。
“打!不打只能等死!”
感謝天地在我心,不櫛子的推薦。
這是昨天的一章,昨晚寫著寫著睡著了,今天這章,晚上一定睜著眼寫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