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韓戰場上,孫策已經將戰線推進到帶山城,據錦衣衛之前的調查,里面只有萬余戰力,這對漢韓聯軍而言,不足為慮。
麻余和樸赫大成在上次戰俘的事情上嘗到了甜頭,希望孫策這一戰,仍把俘虜交給他們來處置。
這讓孫策又好氣又好笑“那行啊,你們誰能去讓他們出來投降,我保證把俘虜只交給這個人處置”
麻余撇撇嘴,發現是自討沒趣,趕緊笑著用蹩腳的漢語說道“在下一定讓手下士卒用力,盡快掃蕩不臣”
說到這里,孫策想起之前對伽倻,他們百濟無故撤離的事“那行,一會下午的攻城戰就交給你們了”
麻余連連稱是,在他心里想來,現在的弁韓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略加威勢,城里的守軍便會驚恐著,尖叫著棄城而去。
事實上也正和麻余預想的差不多,當孫策讓百濟和新羅開始攻城之后,帶上城只是象征性的做了幾次抵抗,而后就樹倒猢猻散,絲毫沒有伽倻的血性,連帶著六萬百姓舉城投降。
這可美慘了麻余和樸赫大成,兩人又平添五千人馬,孫策很是匪夷,現在俘虜比士兵多,他們還怎么打?
好在對于孫策而言,這不是他需要費心的,別人樂意,又沒吃他家糧草,愛咋咋地。
于是下令在帶山城內休整,等候消息準備進發熊津城。
時至盛夏,三韓半島雖地處北方,但也炎熱得厲害,哪怕喝著冰鎮雪梨汁,孫策仍舊覺得沒多大作用。
叫了幾聲好熱,把衣服袖子擼起來,拿著蒲扇,卯足了勁的搖“繼續說”
“弁韓的共主已經撤到馬韓,去請求援軍,不過一直沒有下文,看起來更像是逃難的,而馬韓共主更可笑,竟然讓高句麗交出襲擊我們船隊的元兇,據聞高伊夷模并沒有給予回復,至于辰韓,派出去的探子來信說,他們仍舊沒有動作,軍隊一直停在辰、弁交界處”
“很可疑吶,不是說三韓一向都是共進退的嗎?難道都是假的?”
賈詡在和孫策匯報最近收到的情報,諸多消息都表明現在的局勢很奇怪。
奇怪不是因為孫策舉步難行,反而是看起來一路暢通,照這個進度,不用到秋天,就可以兵指馬韓王城。
“另外高句麗和公孫度也沒了消息,還有那個淵蓋蘇文就像沒出現過一樣,徹底消失了,只怕他們是另有什么圖謀”
“讓樸赫大成和麻余派人去打探一下,他們是三韓本地人,方便一些,錦衣衛語言不通,現在正值交戰,漢人確有諸多不便”
郭嘉的提議賈詡深以為然,從踏入三韓到現在,他帶來的錦衣衛差不多已經死傷殆盡。
“現在我們的勢頭是好的,等蛟龍軍從青州回來,我們便繼續穩扎穩打,不放過一城一寨”
聽孫策這么一說,劉曄突然想到什么不對“我們在每一座城都留有兵力駐守,會不會太分散了?如此下去,到了馬韓,兵力不足將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恩,所以我們才要等蛟龍軍,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將來的戰斗盡量讓百濟和新羅上,以夷制夷”
既然孫策已經有了安排,劉曄便不再說什么,只是心里還有一個擔憂,萬一新羅和百濟是把雙刃劍呢?
不能太相信他們,畢竟是外族,念及此,劉曄留了個心眼,打算一會下來和法正、郭嘉提及。
在帶山城修整了半月有余,孫策繼續揮軍北上熊津,和預想中的一樣,近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弁韓的精神寄托,至此,孫策可以坐等系統給予的獎勵,和亂入的武將。
然而十分鐘過去了,他沒有得到任何系統提示,以為是系統出了什么問題,驚得孫策趕緊叫出小V,可得到的回復是,弁韓仍舊尚在,不僅有王城,還有可戰之兵。
這就很費解了,莫非弁韓王去了馬韓,馬韓王不僅給糧給地,還給兵不成?
這老好人當得也太耿直了。
“賈公,去問問大成和麻余,他們可有打探到什么馬韓的消息?”
賈詡搖了搖頭“進城之前我就問了,他們什么也沒有打探到”
不對,太不對勁了,出于對系統的絕對信任,孫策嗅出了一些不尋常的味道。
“報,城北外兩里發現大量敵軍,人數不下四萬”
“報,城東三里處發現敵軍,至少在七萬人”
什么?孫策汗毛瞬間就立了起來“為什么敵人都近在咫尺了,才發出警報!你們探馬是怎么做的?”
“只怕是新羅和百濟出了問題”
劉曄的回復讓孫策認識到一個現實,城北和城東的巡視,他是交給了麻余和樸赫大成,這個距離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只有兩種可能,其一百濟和新羅被悄無聲息的全殲,其二是他們讓敵人過來的。
“可惡,果然是狼子野心,還好子揚你提前意識到,否則如果此刻他們在城里,后果不堪設想!”
所謂算人者,人亦算之,沒有可能讓你一直立于不敗之地,算計人的過程或許會帶給你變態的心身愉悅,被算計之后也同樣會肝火上升,此乃常態。
法正和劉曄的交談,孫策聽出來,似乎他們早就料到“你們既然早有預料,何以不說?”
“在帶山城,主公打算以夷制夷,其實這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辦法,而且當時如果我們說了,主公您也不會將他們驅趕,相反我們的戰略部署中,還需要他們,是以我們只能做著最壞的打算”
孫策幡然醒悟,自以為自己因為掌握了歷史走向,而一副吃不完要不完的樣子,可以想象當時自己的嘴臉,有多么不可一世,法正的回復已經算是委婉的了,言下之意就是,他孫策當時太高傲了,犯了老毛病,進言是聽不進去的。
“媽的,陰溝里翻船,記住我今日的話,新羅和百濟,老子要讓他們除名”
好在因為步步穩扎,還有劉曄等人的提前安排,目前確實是糟糕事態下的最好情況,糧草,城防,器械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
“通知所有帶字號的將軍以上人員開會!媽蛋,還怕了他們這群棒子不成”
孫策這一點在逆境中的不屈,是這一班人最為欣賞的一點,為君主的但凡有此種氣魄,都能給大家帶來無窮無盡的信心和動力,人一生不可能不碰到難關,更不可能一直暢通無阻,積極面對困難,找到好的解決方式,總比縮在角落里,自怨自艾好。
說來也不壞,孫策和他的智囊團缺乏前瞻性,這是對外作戰,盡管他們已經做好各種思想準備,但到底是第一次對外征戰,再加上語言不通,很多事情都不是孫策所想的那樣。
可以這么說,要不是劉曄提議將百濟和新羅外派,此刻城里必然已經亂成一鍋粥。
若不是郭嘉很堅決的讓孫策更換糧草駐地,并進行消息隱藏,他們此刻也不會如此放松的討論如何應敵。
還有法正,倘不是他讓孫策增設暗哨,恐怕只有敵人兵臨城下才會被發現。
而孫策,從一開始,他就接連犯下不少思想上的錯誤,不僅如此,在此等觀念影響下,他猶如一個吸毒患者,越陷越深,總的來說他一共犯了四個決定性的錯誤。
首先,他錯誤的自以為新羅和百濟是小國,是被三韓和遼東公孫度欺負的存在。
其次,他以為高句麗也只不過是一個稍微成型的城邦。
再次,他過于高度重視了三韓的力量,甚至還把三韓直接定義為敵人。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他并沒有真心實意的打算和公孫度合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