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將士此刻身在夏日炎炎之中,居于草莽云南山岳之屬。
此刻也是進入三伏天,日頭毒熱,將士人等全身的厚重盔甲盡去。
即使躲在林中庇蔭之所也是全身大汗淋漓。
卻說前軍斥候連日不見孟獲兵出,我于是號令大軍離西洱河,望南繼續進發,深入苗疆核心領地。
六月炎天,其熱如火。可謂是云蒸孤鶴喘,海熱巨鰲驚。
大軍正緩緩行軍之際,忽哨馬飛報:“孟獲退往禿龍洞中不出,將洞口要路用巨石壘斷,內有兵士把守,此地山惡嶺峻,不能前進。”
我立刻請來呂凱問,呂凱說:“某曾聞此洞另有條路,但是不知道詳細情況。”
蔣琬此刻說:“孟獲四次遭擒,今天看來已聞風喪膽,安敢再出?況且如今天氣炎熱,蜀中軍馬疲乏,征之無益,不如有請丞相班師回國。”
我坐在路邊營帳里搖著扇子說:“若如此,正中孟獲之計。蜀軍一退,他們必然乘勢追殺。如今已然到此,整個南疆眼看全部都要得到收復,怎么能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于是我想了一想,讓王平領數百軍為前部,叮囑他讓新降蠻兵引路,從此山西北小徑小心進入。
王平軍前行途中遇到一泉,人馬皆渴,爭飲此水。
王平探有此路,回報軍中。等他們回到大寨之時,皆不能言,但指口而已。
我一看知道壞了,蜀中和云南不同,云南這里很多死泉,是不能喝其中的水的。
一潭死水必然有問題,不是有病菌就是有高的毒素和有害礦物質。
流動的活水才可以飲用。一般不流動的水系喝不得。
這種跡象便知是中毒,我立刻帶著數十人前去查看,見一潭清水,深不見底,水氣凜凜,軍中士卒再不敢喝了試。
我于林中下車,登高望遠,四壁峰嶺,確是鳥雀不聞,于是心中大疑。忽望見遠遠山岡之上,有一古廟。
于是帶著手下人拾級而上,攀登山巖,爬著古藤踩著枯樹來到山頂,見一石屋之中,泥塑一將軍端坐,于旁立有石碑,從文字來看,系西漢朝伏波將軍馬援之廟:因平蠻到此,土人立廟祀之。
居然是前輩的墓碑。
在雕塑前叩拜再三,說:“亮受先帝托孤之重,今承圣旨,到此平蠻欲待蠻方既平,然后伐魏吞吳,重安漢室。今軍士不識地理,誤飲毒水,不能出聲。萬望尊神,念本朝恩義,通靈顯圣,護佑三軍!”祈禱完畢,出廟去找山中采藥人問之。
隱隱望見對山一老叟扶杖而來,形容甚異。
我讓人請老叟入廟,相互禮畢,對坐于石。
然后我問:“老人高姓?”
老叟避而不答說:“老夫久聞蜀中丞相大名,今日幸得拜見。苗疆之人,多蒙丞相而得活命,眾人皆感恩不淺。”
我接著問泉水之故,老叟答:“軍所飲水,乃啞泉之水,飲之難言,數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東南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飲水,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一泉,人若濺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熱湯,人若浴之,皮肉盡脫而死,名曰滅泉。敝處有此四泉,毒氣所聚,無藥可治,又煙瘴甚起,惟未、申、酉三個時辰可往來。余者時辰,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我聽了心里很是不安,幸虧有當地的人提醒。
心里感嘆說:“我等來此,多番磨難,今又如此,則蠻方不可平矣。如果苗疆之地,蠻夷不平,如何能并吞吳、魏,再興漢室?這豈不是有負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啊!”
老人也是感嘆說:“丞相也不用擔心。老夫指引一處,可以解之。”
我一聽說有解,立刻問:“老丈有何高見,還望指教。”
老叟:“此去正西數里,有一山谷,入內二十里,有一溪名萬安溪。山上有一高人,號萬安隱者。此人不出溪有數十余年。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樂泉。人若中毒,去取其水飲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癩,或感瘴氣,于萬安溪內用水浴之,自然無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藥,名曰薤葉蕓香。人若口含一葉,則瘴氣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
居然這里還真有解法,為了救屬下人等性命,也是耽擱不得。
于是立刻拜謝說:“孔明得遇老人如此活命之德,感激不盡。愿聞高姓,來日定當酬謝。”
老人此刻笑著擺擺手說:“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說完叫開廟后石壁而入。
人就這樣不見了我繞到廟后去看,并沒有后門,全部是山崖回來后心中驚訝不已,再拜廟神,尋舊路上車,回到大寨。讓軍中人等立刻準備信香、禮物,帶王平及一群喝了毒泉的啞軍卒,連夜望山神所說的去處,尋山而進。
果然進入山谷小路,約行二十余里,見長松大柏,茂竹奇花,環繞一莊。山谷竹林之中,有數間茅屋,鼻端聞得花草馨香。
這里就是之前山神所指的去處,派人立刻到莊前扣戶,有一小童出。
我看見院門打開,正要上前通報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絳,碧眼黃發,忻然出問:“來者莫非漢丞相孔明?”
我很詫異的說:“高人是如何知道我要來的?”
面前這位隱者說:“久聞丞相大軍南征,誰能不知!”于是帶著我進入園中,入廳堂后,禮畢,分賓主坐定。
我就把自己受昭烈皇帝劉備托孤之重,今承嗣君圣旨,領大軍至此,欲服蠻邦,使其馴服。未料這孟獲潛入洞中,昨日軍士誤飲啞泉之水。夜來蒙伏波將軍顯圣,說此處隱士有藥泉,可以治療。
隱者也是捋著胡子笑著說:“此泉就在庵后。”
教閣中小童取水來飲。
于是一童子引王平等人一起,來到溪邊,取水來喝了,隨即就吐出惡涎,便能言語。
童子又引眾軍到萬安溪中沐浴。去掉瘴毒。
這位隱者還在庵中進上柏子茶、松花菜,以待我等。
隱者告誡說:“此間蠻洞山路,多毒蛇惡蝎,柳花敗葉飄入溪泉之間,時久腐爛,自然其水不可飲。但就近掘地為泉,取水飲之方可。”
于是我接著求取去瘴毒之藥薤葉蕓香,隱者讓我屬下去后山野地盡意采取,并且說山中瘴毒起處:“各人口含一葉,自然瘴氣不侵。”于是我拜求隱者姓名,這位隱者笑道:“某乃孟獲之兄,孟節。”
我聽到了也是嚇了一跳。
隱者說:“丞相休疑,聽我慢慢說就知道了原委:某一父母所生三人:長子,即老夫孟節,次子孟獲,三子系孟優。父母皆亡。二弟強惡,心中驕橫,不歸王化。某屢諫不從,故更名改姓,隱居于此。今辱弟造反,又勞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如此生受,孟節合該萬死,應該于丞相之前請罪。”
我心里也是豁然開朗,這兄弟三人還真有秉性和為人完全不同的。
其實這就是生養孩子之后,事實獲得教育沒有的一種反差。
我于是對孟節說:“我申奏天子,立閣下為王,你認為如何?”
孟節說:“此前就是避開功名而隱居于此,如今豈有再貪富貴之意!”
我讓人端上來金帛贈之。
孟節也是堅辭不收。
其實我這才懂了,看透世間功名利祿的高人,隱士,追求的一種境界,根本不是凡俗之人能抵達的一種真境界。
于是心中感慨不已,拜別隱者而回。
有人懷疑說,這世上還真有不貪榮華富貴和金銀黃白之物的。不是沒有,是我們沒有真正見到這一類人。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