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抓了六次蠻王孟獲,其實很多事實已經(jīng)說明這人已經(jīng)很刁鉆順滑,食古不化,不聽教誨。
難道一直這樣躲著就是有出頭之日?
等你班師回蜀中,他又帶著南蠻來偷偷攻打你的邊境郡縣。
這種隊伍有什么意思?
畢竟他耍無賴,事實為小利益所驅(qū)使,從大局來看,人民打打殺殺,不能安心把勞力和智慧用去充實生產(chǎn),盡搞些雞鳴狗盜,搶奪劫掠之行經(jīng),這必然不久遠(yuǎn),遲早系滅亡之道。
不是我憐惜這云南云貴之地的苗人,大多系性格樸實,勤勞敦厚的人民,把這里夷為平地,寸草不生,所有生靈屠殺殆盡不是不可能的事實。
但是那樣作為看來簡單,但是有違天道悖離人常。
可是幾次放回去這孟獲,他再三挑起戰(zhàn)斗,還事實死了更多的人。
到最后,我都懷疑歷史上真的諸葛孔明,是不是和我此刻一樣的心情了
我沒說什么,讓手下人習(xí)慣性的把孟獲放走。
卻說此前一戰(zhàn)后,苗軍敗殘士兵還有千余人,大半系帶傷而逃,回兵營時半路看到了又被放回來的蠻王孟獲。
孟獲回營后收拾這里我的殘部,整理了這里的一切后,就與其它幾個洞主說:“我打到如今,自己的洞府已被蜀兵占領(lǐng)了,我和屬下也是在考慮以后如何安身?”
一個洞主說:“目前還有一國可以破蜀兵!
其實云南,貴州之地,蜀中進(jìn)兵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十之**。
孟獲已經(jīng)是無力回天,再打下去他就出國了。
此刻聽說還有一個去處可以幫助到他,心里自然高興,于是問:“何處可去?”
這孟獲身邊的洞主緩緩說:“此地西南以外數(shù)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吃五谷雜糧,倒以生蛇惡獸為食。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澗之中,盤于石壁之上,其國人采用后,浸于桐油中,半年后方取出晾曬曬干復(fù)浸,經(jīng)過十余次,卻才造成鎧甲。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jīng)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
其實他說的烏戈國,我立刻想到了印度古國和目前的越南地區(qū),古印度人在公元前后的數(shù)百年,也是農(nóng)業(yè)不發(fā)達(dá)的地方,當(dāng)?shù)氐娜嗽谟晁粷,糧食歉收時,只能抓山林溪水邊,潮濕林地石頭邊的蟒蛇等爬行動物,甚至獵殺大象來吃肉。
這是有典籍記載的事實。
這孟獲大喜,于是帶人去投奔這烏戈國,去見兀突骨。
這個民族的人群都不修建茅草屋,全部居于土穴之內(nèi)。
孟獲入洞,把之前屢次被蜀中兵馬打敗的事實說了。
兀突骨說:“這個好辦,我召集起本洞之兵,給你報仇!
孟獲高興的拜謝。
其實兀突骨不會無償?shù)膸椭浪詹亓藲v代苗王的不少寶物,何況收復(fù)苗疆之后還有大量的領(lǐng)地和美女可分
于是兀突骨叫來兩個領(lǐng)兵的團(tuán)長: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萬蠻兵,一個個都是身穿藤甲,從烏戈國望東北而來。
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流,叫桃花水的地方,兩岸有桃樹林,歷年落葉于水中,這還有個怪事,但凡時別國人飲這河水必死,但是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
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就在這河水邊等候西進(jìn)的蜀兵。
這前后十幾天,我派出去的斥候回傳,都沒有看到這孟獲的人影,難道這人最終感悟,跑出國,去印度當(dāng)和尚了?
再說這時候,釋迦摩尼都還沒有出生咧,去當(dāng)和尚是不是有點過早?
最后這一天,前去打探孟獲消息的人回報說:“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現(xiàn)屯于桃花渡口。孟獲又在各番聚集蠻兵,準(zhǔn)備合力一戰(zhàn)!
我一聽,就捂著額頭無語
就這孟獲的才能,不當(dāng)外交部長,還真是可惜了,打到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還能糾集這樣多的兵馬來和我抗衡,這人很有嚼勁啊!
于是讓大軍前行,直至桃花渡口下寨。
隔岸去看這對面的蠻兵,個個長相不類人形,甚是丑惡。
這人雖然有長得很丑的,但是老遠(yuǎn)囫圇著看也是個人,很少看見長成這樣德行的又問這附近的原住民,都說這幾天桃樹葉正落,此地的河水均不可飲。
于是心里感激,為了不讓士兵中毒,退軍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這一天,烏戈國主引一隊藤甲軍過河來,金鼓大震。
魏延聽到了帶著士兵出戰(zhàn)。
蠻兵哇呀呀的一大片,洶涌彭拜的殺來。
蜀兵連忙用弩箭射之,但是弓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
近身格斗,刀砍槍刺,亦不能入。
這些蠻兵還都是使的利刀鋼叉,蜀兵不知道如何抵當(dāng),心里發(fā)慌、盡皆敗走。
蠻兵也不追趕,全部帶回。
魏延看到了也回頭去看,一路追趕到桃花渡口,只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其兵士內(nèi)有困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
這魏延看到了很是驚訝,這都什么人這是?這水難道沒有毒?他們不怕?
于是他回大寨,來向我稟明這件事。
營中專門負(fù)責(zé)聯(lián)系當(dāng)?shù)厝说膮蝿P,找了幾個人問。
呂凱經(jīng)過幾個村民的調(diào)查后回來說:“某素聞南蠻中有一烏戈國,這頭人很野蠻不開化,行為舉止看來簡直就是野人無人倫。更有藤甲護(hù)身,急切難傷。又有桃葉惡水,其本國人飲之,反添精神,別國人飲之即死,如此蠻方,縱使全勝,有何益焉?不如班師早回。”
我聽了也是笑了說:“我們來到這里是不是一路很容易,你是知道的,豈可這樣便回去!吾明日自有平蠻之策!
于是我下令讓身邊的趙云去助魏延守寨,且休戰(zhàn)不出。
第二天一早,我讓呂凱帶著當(dāng)?shù)卮迕裨陉犖榍耙,自乘小車,到桃花渡口北岸,山野荒僻之地,去考察這里的地理人情。
山險嶺峻之處,車不能行,我等棄車下馬步行上山。
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狀宛如長蛇,皆光峭石壁,并無樹木,中間一條大路。
于是我問當(dāng)?shù)卮迕瘢骸按斯群蚊??br />
當(dāng)?shù)卮迕裾f:“此處名為盤蛇谷。出谷則是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
嗯?出這道山口,我們等于直接能回三江城了,距離十幾天走來的大本營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想到這里我很高興的說:“此乃天賜吾成功于此也!”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