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番五行大陣斗法此后,司馬懿輸得丟刀棄冠而逃,僥幸從廖化刀下逃得性命。回來一看丞相的袍子都被林中樹枝割破了狼狽得不要不要的。
此后司馬懿自引一軍,屯于黃河渭南之濱,累次蜀軍戰將營地前叫戰,魏兵只大門緊閉,堅門不出。
此刻,我早就昏迷,被一輛馬車連夜載著星夜兼程進入了蜀中街亭。
在之前,得知司馬懿遁走,趙云等人叫門不出時,我給身邊的姜維耳語了一聲:“給我去定做一套霓裳羽衣。”
姜維還以為我是給夫人黃月英的生日禮物。
他也不想一想,黃月英老太婆今年才63歲,穿那些個能好看么?
此刻的姜維看到司馬懿十幾天都是閉門不出,打死我都不出來,于是明白了
后勤服侍部門送來一個盒子,打開一看是精心制作的宮廷舞女所穿的舞蹈盛裝,于是姜維將其盛于大盒之內,并修書一封,派人快遞送至魏寨。諸將安檢后不敢丟棄,老老實實的拿來入見司馬懿。
司馬懿心說你諸葛亮一喂豬的,此時還能送什么好禮?
司馬懿一時疑惑,還是很大一盒玩意咧。
當眾啟盒一看,內有巾幗婦人之舞群一件,并書一封。
司馬懿拆開來仔細的看了看:“仲達妄稱大將,統領中原群雄,不思披堅執銳,與我一決雌雄,死心塌地困守土巢,龜避刀箭,此番德行與婦道人家無異,故而成就其品味,派人送舞姬袍裙,如諸君還是不敢出戰,下一次給列位將軍人手一件。”
司馬懿看到這里,心中大怒,真要罵“瑪麗隔壁”時,突然又笑了,:“嘎嘎!孔明視我為婦人耶!”
叫手下人厚賞來使。
一邊這司馬懿一邊換上霓裳羽衣,一邊問:“你們孔明難得有此閑情雅致,如今他的寢食和日常起居還正常么?”
來使者說:“丞相一直事必躬親,罰二十以上的案子都是堅持朱筆諭批。只是飯食大不如此前,一半不到了。”
司馬懿穿著舞姬袍裙來回在營帳中走著,一邊還問:“這孔明飯量越來越少,這樣能堅持多久?”
于是使者告辭離去,回到長安城里,見了姜維,細說:“司馬懿受了巾幗女衣,看了書札,并不腦怒,只問了丞相寢食及平時的習慣,并不提到軍中事務。最后只是對他的人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長久?”
姜維也是搖搖頭嘆口氣。他最知道此刻丞相的病情會是如何。
主簿楊顒上前說道:“我也是經常看到丞相常親自閱覽上報的奏表,大小事情都是親自處理,竊以為此等勞碌大可不必。夫為治有體,這是為官很重要的一點。身體都支撐不久,如何長久治理國家?。這猶如理家之道,只要男耕女織,所求能得到滿足就可以了,其家主因此活得從容自在,就此高枕飲食而已。若凡事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其智反倒不如婢仆。如此作為,有失為家主之道。這才有古人的說道:坐而論道者,謂之三公。聽令而行者,謂之士大夫。古人丙吉為牛喘的事情發愁,而不問橫道之死人。大戶陳平,不知自家的錢谷之數。如今丞相親理大小細碎之事,汗流終日,豈能不積勞成疾?司馬懿之言,真至理名言也。”
姜維是感慨的說:“我們都知道,丞相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其盡心盡力!”
眾人聞聽,皆垂淚。
自此丞相孔明在軍前大戰打完后突然暈倒,這不是沒有預兆。
諸將因此未敢進兵。
卻說魏將都知道蜀中丞相派人以巾幗女衣辱司馬懿。
但是司馬懿還是受之不戰。
其屬下眾將時間久了,心中憋不住,入帳對司馬懿說:“我等皆為大國名將,怎么可以安心忍受蜀人如此之羞辱!即請出戰,以決雌雄。”
司馬懿取出魏帝的書信說:“非是我膽不敢出戰,而甘心受其辱。怎奈天子明詔,令我等堅守勿動。今若系輕出,有違君命。”
眾將更是忿怒不平。知道后主曹芳怎么可能有此旨意,還不是一群集團中的小人怕死,擔心一旦打敗了,他們就得被迫跳槽找工作。
司馬懿也是嘆口氣說:“你們既要出戰,等我上奏天子,同力赴敵,你們看如何?”
于是眾人才安心下來。司馬懿于是連夜寫表派使臣,出差直至合淝軍前遞送主公。
這件事上奏魏主曹芳。其實是其身邊幾個舊臣在主事。
大家才不會在議定事情的結果之前去稟告魏主的。何況十歲的孩子,曹芳能斷什么大事?
衛尉辛毗看了信說:“這司馬懿本無戰心,必因這諸葛亮遞送了女人衣裙作為恥辱,眾將忿怒之緣故,特上此表,也是要我等下一道明旨,以遏制諸將躁動之心。我們如今南北受敵,四面楚歌,只有軍隊和一切籌備穩妥了才能言戰。”
在場的一群曹操舊臣都是點頭說:是的,如今我們曹魏集團資金緊缺,銷售市場萎縮,內部管理混亂,職員人心浮動,我們集團總部工資能發,得以自保都成問題,輕言出戰的都是沒有經過大腦想的貨。我們就給司馬懿下一道明旨,妄言出戰者罪,他們就安逸。
其后,幼主魏帝曹芳,同意了下旨意,即令辛毗,持節至渭寨中傳諭,令諸將勿再出戰。
司馬懿帶人出營接詔入帳,辛毗宣諭說:“如再有敢言出戰者,即以違旨論。”
眾將只得安心奉詔。
司馬懿暗中對這辛毗說:“你還真是知道我心的!”
于是令軍中傳說:魏主命辛毗持節,傳諭司馬懿勿得出戰。
蜀將聞知此事,報與姜維。姜維搖頭嗤笑說:“此乃司馬懿穩定三軍之法,此人也是很厲害的高層管理。”
蜀中十幾員虎將都是很奇怪的問姜維,姜維笑著說:“司馬懿從來都系本無戰心,他工于心計,想奪的是執掌天下大權,來光耀祖先,明示自己的睿智。所以請戰者,必定是其屬下的諸將,司馬懿其實可以明示武道于眾將。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請戰者的道理?所以我能推算系司馬懿因為麾下將士忿怒,故借曹帝之威,以制服眾人。如今又廣播此言,欲懈怠我軍心。此人即將偷襲我們大軍了。”
蜀中諸將正討論間,忽報東吳斥候書信到。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