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個詞鋒如此犀利的人,不去當律師?
為什么這種,對事故起因的說法,如此客觀詳細的人,可以使得東電公司的員工除了集體抹眼淚,還很有可能、一半系當場剖腹的人,不拿司法考試碩士文憑?
因為那樣一來,世上很多原本還能活的人,就此會羞憤欲死的。
我還是算了。免得害一群小人,活不下去,再說也得罪大多數人。
同時,地震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對福島核電廠也是萬分緊張,多次詢問福島核電站是否需要政府介入,但是福島核電廠和東電公司依然很自信的說:“沒問題,我們自己能擺平!
到底行不行,現實它還是要看實際行動。
當應急人員,第一次對反應堆安全殼進行泄壓操作后,他們發現了更嚴重的情況。
此時,交流電已經陸續恢復,從主控室內的儀表上,可以看到反應堆廠房內的關鍵數據。
到了這時他們發現,雖然反應堆外層廠房的壓力有所下降,但是內層廠房的氣壓卻高達600,遠遠高于反應堆廠房設計可承受壓力400。
因此,即使卸除了外層廠房的壓力,仍然難以將冷卻水注入核心反應堆
為了保證冷卻水的注入,工作人員又先后進行了多次泄壓操作。
這每一次的泄壓操作都牽動著全世界的心。
大家此刻不懂的都懂了。這種行為名為泄壓,實際上是明目張膽地向自然環境排放大量的有害放射性物質,這是在核電廠輻射物質管理中決不允許的。
因此,為了稍微安撫驚恐的人們,每一次泄壓排氣操作前,東電公司總是裝模作樣的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表示自己這是“迫不得已”,再然后就是鞠躬,致歉他們不斷的屁股打平致歉
說白了,這就是譏諷全人類:別人的生命健康關我鳥事?
當時排放時,風向不朝著本州島,系對著韓國和中國福建在搞所以它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這種做法系核電史上第一次。
于是經過多次泄壓操作后,福島核電站,當時終于沒有發生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那樣的蒸汽爆炸。
但是這卻是以犧牲大自然的生態壞境,來換取它設備救援時間的做法。
因此,救援人員終于可以將冷卻水注入反應堆內了,但是他們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反應堆廠房頂端聚集的大量的可燃氣體氫氣。
當前的2代或2代的新型核電站,在反應堆廠房內都有復合消氫裝置,這種裝置可以保證隨時將反應堆內存在的氫氣消解掉,防止氫氣聚集發生爆炸。
但是福島核電站作為老式的沸水堆核電站,是修建于七十年代中期,根本就沒有這種近代裝置。
自然前期標準不能用在后來。它就可以就此省錢,而不搞。
所以,雖然在國際核電同行交流中,已經多次建議它,或正式通告,在反應堆廠房內,必須安裝復合消氫裝置,這對反應堆安全的重要性是必須的。但是不知出于何種原因,福島核電站沒有這種裝置。
原因就不說了。
此刻瀉壓后,反應堆內依然在持續的注入冷卻水。
不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注入的水量不夠這意味著已經嚴重損壞的反應堆,又將再一次失去冷卻系統。
接著,現場人員檢測到反應堆廠房內含有大量的氫氣,由于反應堆失去冷卻,溫度持續升高,堆體,隨時都會有爆炸的風險。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的救援人員,立刻扔下自己的一切東西趕緊的跑了,不跑?就等于送死
畢竟沒有那個日本人,愿意為了這個已經稀爛的反應堆送命。
于是,果不其然的12日15時36分,福島核電站一號機組首先發生了氫氣爆炸。
此次爆炸的強度之大,使得反應堆廠房,頂端的混凝土全部被炸飛,只剩下一個空蕩蕩的鋼結構架子。
在爆炸發生時,很巧妙的是日本東京電視臺的直升機,正在進行現場直播,原本是播報這個電站已經沒有什么問題的
這爆炸的恐怖一幕,通過攝像頭,頓時讓全世界的觀眾都看到了。
于是,東電公司的公關部很應景的及時出現了。
他們雖然一臉嚴肅,態度謙和,但是說出來的話只能忽悠外行。他們安慰公眾:“雖然發生的是氫氣爆炸,但是反應堆安全殼依然完整!
談到“安全殼”這三個字,不僅是不明真相的群眾,就是全世界的核電同行,都有點迷糊了。
這福島核電站的安全殼,到底是指的什么東東?
對于“安全殼”這個問題,相對于壓水堆來說,比較好理解,就是我們通?吹降暮穗娬救皥D中的那個圓柱體的東西,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謂的“反應堆”。
對于壓水堆來說,安全殼是核反應堆,安全設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防止核反應堆故障后,阻擋放射性物質擴散到環境中去的最后一道防線。
從三里島核事故中,我們已經發現,這道防線是十分有效的。三里島核事故中,堆芯熔毀的程度和速度,都遠超過了福島核事故反應堆,但是因為有堅固的安全殼,所有幾乎未對環境造成影響,也沒有影響旁邊的三里島一號機組的運行。
而對于沸水堆來說,安全殼這個概念就比較混亂了。
比如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四號機組根本就沒有安全殼,反應堆廠房,就是一道比較厚的混凝土墻而已,這道墻的主要作用是屏蔽反應堆的放射性射線,并不能承受強大的氫氣或者蒸汽爆炸的沖擊波。
后來國際核查部門,經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所謂的福島核電站的“安全殼”,這只是東電公司偷換了概念,福島核電站的所有機組,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殼”。
那東電公司口中的福島核電站的安全殼,到底是指什么東西,也就沒有人懂了,畢竟看不到它在地球哪里。
在福島核電站建立之初,也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一樣,只有一道比較厚的混凝土反應堆廠房。
后來覺得這樣不安全,就將反應堆廠房的混凝土墻進行了加厚和加固,他們稱這個為安全殼,但是這增厚的墻在爆炸中癱塌了。
但是為何東電公司的發言人卻說反應堆的“安全殼”依然完好呢?因為,還有一個東西叫做“安全殼”,這就是包裹反應堆的圓柱狀的鋼結構。
但是,這個東西并不是理論上的、符合國際定義的安全殼,只是給反應堆的壓力邊界,它自己取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而已。
也就是說,東電公司聲稱沒有損壞的“安全殼”,就是反應堆的外殼。這也是詞匯上的偷換概念行徑。
還有一個早就潛伏的隱患問題。相關專家會說明,就是日本電電壓和頻率不匹配的問題。
目前日本的電系統十分特殊,全國的電并沒有統一的規劃,而是由十個電力公司分別管理。
按照中國人的普遍理解,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電,是220伏特50赫茲的交流電,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偏遠的山村,都是同一電壓,同一頻率。
但是日本卻不同,日本的電的低壓電從500多伏特到100多伏特的5個等級,而頻率也不盡相同。
東京電力公司所屬的電,其電壓的頻率比較特立獨行,是60赫茲,而其他電的卻是50赫茲。
電壓不同還好說,在不同的電壓的電間加一個變壓器,就可以實現電之間的相互支援,但是頻率就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同一個電中,必須保持電壓和頻率是一致的。
因此東京電力公司的電,要想與其他電力公司的電在出現問題時相互支援,必需通過一個復雜的變電站,以實現電壓和頻率的轉換。
這種情況,平時倒是沒什么,但在福島核事故發生時,卻出了大問題。
福島核電站設備使用的交流電頻率是60赫茲的,而最初運到現場的移動發電機,只能提供50赫茲的交流電,這一問題導致移動發電機簡直成了廢物,最終讓福島核電站的第四道防線,被瞬間給摧毀。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