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達摩祖師將佛教禪宗帶入我中原之后,佛教在我中原大地之上傳播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相傳達摩祖師身懷七十二項武學絕技,自登臨中原之后,不僅在中原各地廣傳佛法,而且廣收門徒,將這七十二項絕技傳于中原百姓。一時間拜師求學之人接踵而至,紛紛投入達摩祖師門下,禪宗教眾得以日益壯大起來,并在中原開宗立派于“菩提寺”中,成為中原佛教門派的開山之祖。
后來達摩祖師從眾多徒弟之中精挑細選出資質甚佳的七十二大門徒,將這七十二項武學絕技分別精心傳授。這些門徒學成之后分散于中原各地,亦是開宗收徒,自立門派。近百年來,各門派不斷將各自所習武學絕技研究改進,取長補短,形成極具特色的獨門武學,亦將佛法禪宗傳播于中原大地,使得禪宗佛教開始在中原大地盛行起來,故后來有天下武功源于菩提之說。
此后這佛教禪宗在中原大地之上逐漸興盛起來,不但百姓信奉膜拜,而且也得到某些君主帝王的推崇,但作為中原本土宗教的道教,對這外來的宗教卻并未心悅誠服。因為佛教的盛行不但影響了世人對道教的信仰,而且在佛教的教義傳播之下,時常有道教門人脫離道教另投入佛教門下,這更是讓諸多道教門派心生不滿,因而與這佛教時常產生沖突和爭辯,史上如:
西晉時,佛教和尚帛遠和天師道王浮二人辯兩教之邪正,王孚作《老子化胡經》,證明佛本因道而生,引起道佛之間的激烈沖突。
南朝宋齊交替之際的道士顧歡作《夷夏論》,闡明佛教乃夷狄之教,夷狄胡人文化低落不及華夏,中原之人不當信從。而明僧紹著《正二教論》、慧通和尚著《駁顧道士夷夏論》以辟之。
北周時期甄鸞的《笑道論》和道安的《二教論》,揭示道教典籍龐雜無章,并照搬摻雜大量佛教的內容。
而道佛之間不僅僅只是在理論之上互相排斥、詆毀,更因為當朝帝王對佛道兩教的好惡親仇,以及在政權、財政上的諸多考慮,從而產生刀兵相見、血流成河的滅佛事件,以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的規模最為聲勢浩大。
這兩次滅佛事件造成寺院廟宇大量破壞損毀,佛門中僧尼從業數量急劇減少,雖說并未動搖佛教在中原大地的根基,但是卻對佛教的發展傳播產生了重創。
從此佛教沙門開始一蹶不振,直至大唐太宗皇帝即位之時,國力達到鼎盛,疆域廣闊,四海臣服,朝廷錢糧富足,人民安居樂業。太宗皇帝胸襟寬廣,大開方便之門,允許外來宗教進駐中原傳教,為佛教的再次興起奠定了基礎。適逢玄奘法師西行取回佛經六百余部,需要大量的譯經工作,得到太宗皇帝的大力支持號召,廣招海內外高僧共同譯經,使佛教再次得到朝廷和百姓的重視,并得到再次發展傳播的機會。
但唐朝李姓皇帝向來以老子后裔自居,對道教以特殊禮遇,太宗更是明詔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因此道教在唐朝的各個宗教之中仍然處于最高的地位。
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排斥與李唐有關的一切事物,包括宗教。把太宗皇帝的“道先佛后”改為“儒道并重”,然后又宣布”自今以后,釋教宜在道教之上”,大大提升了佛教的地位。并開始廣建佛寺廟宇,大力支持譯經事業,僧尼數量急劇增加,佛教的地位和信仰在此時達到鼎盛時期。
隨著大唐盛世佛教的再次興盛,有些佛學門派久居繁華之地,被世俗之風侵染過重,驕奢淫逸之風又蔓延流行起來,開始注重起寺院廟宇的排場規模、格局裝飾,甚至接受爵位,蓄養家奴,腐化之風日盛。還有些佛教宗派嫌這佛門戒律太多,不得自由,也開始脫離佛門管制,逐漸向世俗武林門派轉化。
菩提寺掌門吸取了前兩次朝廷大規模滅佛的教訓,避免再次興盛起來的佛教再遭厄運,穩固佛教門派根基,特挑選菩提寺中武學、品德、佛學、修為等皆為上上之選的四大高徒分別進駐于中原各地,對中原各地寺廟進行整頓、監管。以求重整佛門風氣,重振佛教武學門派雄風。
由此又過了數十年,經過幾位高僧的勵精圖治,這佛教腐化的風氣才逐漸好轉,佛道之間的相處也開始融洽起來。因這四大高徒皆是佛學傳人,便被江湖中人稱之為“四大菩薩”,稱號分別以佛教中的“觀音”、“地藏”、“普賢”、“文殊”命名。并將中原分割為四大地域,以“南海”“北原”“東島”“西山”分別命名。至此,中原形成以菩提寺坐鎮中央為主,四大菩薩駐守四大地域為分支的佛教門派格局。
此時是大唐太和年間,文宗皇帝在位,距離四大菩薩進駐中原各地已過五十年之久,四位高僧個個年事已高,無力再擔任這菩薩之職,便再次挑選佛教高徒,將這菩薩之位相傳,本想繼續把控四大地域,延續太平盛世。豈料傳位之后不久,四大菩薩立足未穩之際,江湖禍端再起。向來被江湖中人稱作魔教的幽冥教,其中有一人,名叫閆森,憑著手中的一把炎魔邪刀,在這江湖之上開始大開殺戒,制造殺戮無數,一時間攪得江湖腥風血雨,不僅武林中人死傷慘重,而且也波及不少平民百姓。
據說那閆森是火魔的化身,身體發膚皆是赤紅顏色,而且身負奇功,掌中可隨時噴發火焰。手中的炎魔邪刀更是威力無窮,亦可隨意噴射火焰,所到之處,射物盡毀,射人重傷,一時打得武林豪杰措手不及,傷亡慘重。
武林正值四大菩薩傳位之際,卻不料逢此亂象。于是菩提寺掌門帶頭出面,帶領新任四大菩薩及聯合各大佛教武學門派共同出面圍剿閆森,一為恢復武林太平之勢,二是為了給四位新任菩薩立威。另外這火魔之亂對平民百姓造成的重大傷亡也引起了朝廷的極大憤怒,由當地官員層層上報,最終在朝廷的調遣之下,幾路大軍十萬之巨,浩浩蕩蕩而下,齊齊攻打幽冥教總壇,誓要將這幽冥魔教連根拔起。
在這兩股勢力的圍剿之下,火魔閆森力不敵眾,被打成重傷,一路倉皇逃竄,最后不知所蹤。而這幽冥教總壇也在朝廷大批軍隊的攻打之下完全覆滅,殘余勢力逃往各處。
一時間武林之中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雖然那幽冥教余黨偶有作祟,但也難成氣候,至此這十余年來,武林之中太平如初,再無大事發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