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客留他鄉
自混元開辟,陰陽二字成功。含為元氣散為風,萬物得之萌動。但看生身六尺,喉間三寸流通。財和酒色盡包籠,無氣誰人享用?
這是一首自古說書人采用的定場詩,上拍醒木下念詞,意味著一段傳奇故事的開始。而往往這些定場詩卻是極為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拿這首詞為例,說的便是人生在世,無不就是三寸氣,縱是你‘財和酒色盡包籠’,兩腿若是一伸,也是‘誰人享用?’想古來三皇五帝,宮殿嬪妃甚是為多,可是最終也成了一抔黃土,留下這些富貴,又有何用。
咱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便就是這愛恨情仇,榮華富貴,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金銀舍人情,為了仇事恨余生。咱們且把這段故事稱為‘獨孤秘史’。
卻說武林中有著五大古城,分別是汴梁,應州,漁陵,江郡和洛城。這五大古城都地處交通要道,城中人馬絡繹不絕,即便是晚上也是人聲鼎沸,不以為夜。用柳永的詩詞‘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吟賞煙霞’來形容卻是恰如其分。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故事便發生在汴梁城外,向西十里去處的曲澧縣中。
這曲澧縣并不是可以比肩五大古城的存在,可是因為距離汴梁頗近,倒是借了地勢之利發展為一個大集鎮,這集鎮之上也是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在這曲澧縣中有一個人物,姓李,叫李成龍,字立壽。因為手下經營著很多的綢緞,木材莊子,人們便常叫他李員外。
要說起這個李成龍,倒是個窮苦命出身,也不知道從哪一邊逃荒過來的。年輕時候的李成龍到了曲澧縣之時,已經餓得是上氣不接下氣了,瘦骨嶙峋,看著就是一副骨架子。李成龍來到曲澧縣,也不知道暈倒在何處了,讓一個富農老伯救了起來。
這老農姓范,就一家三口,自己老伴還有一個姑娘。李成龍醒來后知道是這富農救了自己,他也是個有文化的人,知道銜草結環,知恩圖報,所以呢,便留在了老農家當個下人使喚。當然,他當自己是個下人,但是富農卻不當他是個下人。這老農見李成龍肚子里有些墨水,為人也老實干練,知道有恩必報,是個正人君子,便有心把他留在家里當個干兒子。他想家中沒有男丁,把李成龍留下也好和姑娘有個照應。就這樣,李成龍便在老農家住了下來。
時間久了范老農就發現,這個李成龍什么活都搶著干,而且不辭勞苦,能吃苦,最重要的一點是,李成龍這人精明,有腦子,十分的聰明靈活,往往按照他說的話做,家里能省下幾個銀子。所以這范老農夫婦便更加對他是青睞有加。有天晚上,范氏夫妻兩個人一商量,便有意招個養老女婿,老太太也同意。因為范老農夫婦是老來得女,對這個姑娘那是寵愛有加,那真是捧到手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且這個姑娘也很孝順,知道這家里就自己一個女孩,所以每當父母提婚姻二字的時候,她都會出言拒絕,二老呢,也都舍不得姑娘,所以這么一來二去,便給耽擱了下來。這一年,范姑娘已經二十二歲了,要是擱到平常人家,恐怕外孫都要打醬油了。所以二人就商議招李成龍做這個養老女婿。
這一天二老讓李成龍去縣城采購東西,把范姑娘叫到了屋里。
“爹,娘,你們把我找來干什么,是不是又要我嫁人,我可不嫁。”姑娘給娘揉著肩膀道。
“胡說!”范老農把臉面一板,頓時喝道,“你不嫁人難道還老死在我家里不成?”
老伴看見范老農端架子,便替女兒說話道,“你小點聲,嚇唬人干什么!姑娘啊,來,娘給你說。”
范姑娘一聽說娘有話吩咐,趕緊說道,“娘,你說吧,我聽著呢。”
“姑娘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總也得有嫁人的時候,可是我們到老才有你這么一個姑娘,實在是放心不下你嫁到遠處去,所以便想給你找個女婿。也好讓你一直在我們面前。”范老婦說道。
姑娘聽了這句話,不禁身子一震,問道,“爹娘想招誰?”
范氏夫婦對視一眼,心中道,看來這事有門,不然姑娘怎么不說‘我不招’什么的,卻問招誰呢?
范老農趕緊搶過話頭說道,“我看那李成龍就不錯,為人厚道老實,又是精明能干,現在無家可歸,把你許配給他我們也放心。”
姑娘一聽大羞,你想想,這范姑娘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滿腦子的封建思想,這范老農一語就說出了這番話,姑娘不害羞才怪。
范老婦橫了老伴一眼,心說話,你這人說話怎么這么二百五呢,不知道人家姑娘家家臉皮薄啊。
“我兒啊,今天把你找來,又把李公子支出去,就是想問問你的意見?”范老婦柔聲說道。
“我......我能有什么意見啊,婚姻大事的,全憑父母做主就是了。”說完她笑著跑出去了。
原來這李成龍在范老農家呆的也有些時候了,不只是范氏夫妻對他青睞,就連這個范姑娘也是對他有了情意。這還是說李成龍平時做人極好,一直都把范姑娘當成是自己妹妹照顧,這么一來二去,日久生情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最后,姑娘還怕爹娘不明白,回來說了句,“他......行。”說完又跑了。
范氏夫妻也是相視一笑,心想這么多年來的心頭大事終于給解決了。沒想到姑娘還真有心嫁給李成龍,那么接下來就是李成龍的意思了。老兩口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認定的這個姑爺認不認自己這個岳父岳母。
不久,李成龍從集鎮上回來,他在鎮上見到綢緞生意甚是紅火,便問了做生意的門道,所以回來時一直在低頭苦思其中的經商之道,直到范氏夫妻叫他,他才知道二老有話給自己說,馬上放下手頭上的活計到了北屋。
于是乎,二老就給于成龍說了自己的想法,于成龍真是驚喜失色啊!要不怎么說是無巧不成書呢!其實他對著范姑娘也是愛慕已久,只是礙于自己的身份不能與她說白,所以平常便把她當成妹妹一般的疼愛。誰知范氏夫妻竟然首先提起了這事,而起還說范姑娘已經同意了。李成龍驚喜之下,竟然沒有答話。
范老農見他不答話,便又說道,“李公子放心,我們絕不是以入贅的名義招你為婿,你們結婚以后,猶自遵循那三從四德,不用看我們二人面子。”
李成龍聽了這話才回過神來,喜道,“范老說的什么話,我喜歡還來不及呢,就算是你們讓我入贅到范家,我也是愿意的。范姑娘賢惠淑良,溫柔大方,哪個漢子不喜歡。我只怕自己的身份玷污了姑娘。”
二老這才放下了心,隨即便讓李成龍改了稱呼,直呼‘岳父’,‘岳母’。
不久之后李成龍便和范姑娘喜結連理,做成了夫妻,喜宴婚禮雖然置辦的平平,但是他們婚后卻很是幸福。四口人在一起其樂融融,說不出的天倫之樂。
但是這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四口人生活不到一年,二老便雙雙得了重癥去世。李成龍夫妻也是哭的死去活來,給二老辦了一場隆重的喪禮。
但是就在二人悲痛之際,卻突然發現這范姑娘有了身孕。于是二人又是歡喜了一番。從此便由李成龍照顧范氏的起居,這么一照顧便是九個多月,眼看孩子也要臨盆了。
這一天李成龍聽范氏的話,到集鎮上去采購些綢緞布匹,想著以后月子中也好給小家伙做些衣服穿。李成龍自然是滿心的歡喜,當天晚上便把東西全部買回來了,但是好像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
老話都說夫妻本是同林鳥,更所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作為妻子的范氏,自然就發現了李成龍有心事。就說到,“當家的,你這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說給我聽聽。”
李成龍的確是有心事,他日間前去采購綢緞,又見到那綢緞莊的生意甚是紅火,而那綢緞莊的主人更是財大氣粗,要說李成龍一點不動心那是假的,于是便想也做綢緞生意。但是又怕范氏擔心,所以便不給范氏說聽。
“哦,沒事,你好好休息就行。”李成龍搪塞道。
但是他越是這般搪塞,范氏越是覺得心中不安,最后李成龍在范氏的千般懇求的情況下才道出了實情。最后說道,“可惜現在我們家中錢兩不足,你又在生產期,要不然我定然前去嘗試一番。”
范氏聽后,也覺得丈夫自從跟了自己后老老實實的養家糊口,但是自覺像他這般人應該志在天下,不該為家所累,心中深感不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番外篇一更!
今天是建軍節,祝祖國的軍建越來越好!祝各位建軍節快樂!
這番外篇的名字叫獨孤秘史,想來大家也能猜出來,這是敘述獨孤傳人的,以后的節日中我會更一章番外,以便于大家能更好的了解修真訣這本書。
各種求!今天收藏沒漲!好桑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