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的使臣來了,李曌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李曌也感到一絲的奇怪。
這北唐的使臣,什么來了?
雖然大唐和北唐一樣稱之為唐,但是兩國向來是水火不容啊。
北唐,領土范圍就是后世的戰斗民族的遠東一帶。
不過,這幫北唐的人很苦逼。
因為在北唐以北的地帶,還有狗國、流鬼國之類的部落,土地雖然肥沃,但是環境惡劣,同時又時不時的受到這些剛剛開化的蠻族的襲擾,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啊。
想回來,又回不來。
因為歷史原因,北唐的人還是很仇視大唐的。
在武則天的統治下,北唐的人已經被洗腦了。
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大唐的人將他們趕到了苦寒之地的,也不想想,當初他們是什么去了那邊的。
李曌在知道了北唐來使之后,沉思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打算面見他們。
此刻,在原鴻臚寺之中。
一道身影在房屋之內,著急的走來走去。
此番前來,也不知道大唐的皇帝會不會見自己。
畢竟以為歷史的原因,自己和大唐的關系可不太好啊。
“希望,大唐能夠見一見自己,不要跟以往的使團原因,被趕著離開。”最后,他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只能繼希望以皇帝了。
這一次來,是悄悄地來的。
根本就不敢大張旗鼓的。
在事情沒有辦好之前,能夠低調,就盡量低調了。
畢竟,大唐想要自己死,而有能力讓自己死的人不少啊。
心中,萬分的忐忑。
次日。
早朝。
文武大臣,以爵位的高低、官位的高低,分坐在下方。
李曌坐在皇座上,旁邊站著兩名拿著蒲扇的少女。
一名太監,站在旁邊。
這早朝,和古代的差不多一樣,但是卻又不一樣。
在公鴨子一般的太監吶喊之聲之中,一天的早朝就開始了。
群臣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也不知道這皇帝是不是真的能夠萬歲萬歲萬萬歲,但是每一個當皇帝的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是相當的高興的。
“陛下,北唐遣使臣前來我大唐,希望能夠同我大唐商議關于兩國和平之事。”
剛剛開始不久,一名大唐的管理外交官的官員就站了出來說道。
“哦?這北唐,算起來同我大唐也是血脈相連了。”李曌微微一笑,說道:“論起來,這北唐的先皇女皇,還是我的親叔叔親叔母呢!
“可惜,我只聞其名,卻不曾見過他們!崩顣孜⑽⒁恍,說道:“如此,那就請北唐的使臣上殿!
“宣……北唐使臣上殿!”
“宣……北唐使臣上殿!”
“宣……北唐使臣上殿!”
“……”
一聲一聲的喧鬧之聲響起來,然后,就見到一道蒼老的身影,從外面緩緩的走了進來。
“北唐使臣,李元景拜見大唐的皇帝陛下!”沙啞的聲音響起來。
看著一直沒有任何變化的大殿,依然還是如同當年一般的金碧輝煌,他心中很是感概。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人是人非。
遙想當年,自己也曾經意氣風發的坐在這大殿之中,坐在親王的行列里面啊。
“使臣請起!崩顣孜⑽⒁恍φf道。
李元景?
那不是北唐的一字王么?
眼前這個人莫不是北唐的一字王?
李曌很是吃驚的看向眼前這白發蒼蒼的老者。
李元景,那可是一個傳奇人物。
自己的母親登基,他不甘心,故而慫恿李治自立,結果又被大唐打敗了,然后帶著李治逃到了外東北。
一直以來,他都是北唐的主戰派,很多大唐和北唐的戰斗,都是他慫恿的。
這個人也多次的死里逃生。
沒有想到,竟然又回到了大唐了。
“謝陛下!”李元景說道。
“一字并肩王客氣了!崩顣孜⑽⒁恍,說道:“一字并肩王原本是高祖皇帝之子,乃是我祖父太宗皇帝六弟,按理說我還得稱呼你一聲六爺爺呢!
李元景生于公元618贏姓李氏,唐高祖李淵第六子,母為莫貴嬪,太宗李世民異母弟。
武德三年,封為趙王。
八年,授安州都督。
貞觀初年,歷遷雍州牧、右驍衛大將軍。
十年,徙封荊王,授荊州都督。
后來,高陽女帝登基,他不滿,帶著手下之人到了燕京,慫恿李治自立為皇帝。
結果兵敗,敗走外域,建立起了北唐。
這些年一直在和大唐扛。
結果被鎮守北邊的鎮北王程處嗣打的是落花流水的。
這個家伙也很有傲氣,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可以說,是一個百折不撓的人啊。
“往日種種,已經是過眼云煙了,陛下何須再提?”李元景微微一笑,說道:“今日,外臣前來,是有事情要同大唐商議的!
“哦?不知道是何事?”李曌問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