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白的事跡,李亨也是早有耳聞。
李白原先的官職是翰林侍詔,就跟在李隆基的身旁,沒有旨意不得私自離開宮廷。
而李白正是受不了這樣的約束和限制,這才是自己辭官離朝的,李亨心中也知道他沒有再次致仕之意,于是說道:“太白先生瀟灑無羈,雖然不愿意入朝受約束,但對朝廷實在是立有大功勞!待我回去面見父皇,據實稟奏,定然給太白先生一個相稱的閑職榮銜,也享受朝廷的一份俸祿!”
李白淡淡一笑,拱手道:“多謝太子殿下!”
沈鋒心中也是替李白高興,不過他心中也是清楚,此時李白的心思都放在了玉真公主那里,李亨這般安排對李白來說也是極為的合適,既沒有薄待他,也不讓他再受官場約束。
沈鋒看了看四周,此時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怕周圍再有什么變故,便對李亨說道:“還請殿下上馬,咱們盡快趕回陛下那邊,免得讓陛下擔心。”
說完之后,李亨點了點頭,立刻翻身上馬,然后和沈鋒以及李白一起,向李隆基所在的那處軍用碼頭趕去。
這一路行進的速度極快,在天色完全黑下來之前,三人回到了渭水之畔的那處軍用碼頭。
等沈鋒和李亨的身影出現在那處軍用碼頭路口的時候,所有的神武軍兵士們全部都是驚呆了,隨即又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雀躍之聲!
看到自己的主帥神奇一般的平安無恙歸來,所有的神武軍兵士震驚之余,全都是激動萬分!
李隆基也是被外面這一陣陣的歡呼聲給驚動了,隨即在高力士的攙扶之下走了出來,沈鋒和李亨一起來到了李隆基的面前,下馬相見。
李隆基和高力士自然是震驚萬分,尤其是看著太子李亨平安無恙的歸來,李隆基更是激動起來!
一看到李隆基出外相迎,滿臉憔悴不堪的樣子,太子李亨急忙上前,和高力士一起攙扶住了李隆基的身子。
“好太好了太子終于回來了”
李隆基的神情欣慰無比,看著在自己身旁的李亨說道。
李亨此時心中也是起伏難平,看著李隆基說道:“兒臣原本是領著神武軍去往華清宮那邊救駕,卻沒想到遭李林甫那老賊的埋伏,不幸被擒。兒臣讓父皇擔心了!兒臣雖然蒙難,但幸好有了沈鋒沈王爺,不畏艱險前來相救!”
李隆基動容說道:“好啊,朕的好太子啊你若出事朕實在不知該如何才好!也萬幸有沈王爺啊!”
說完之后,李隆基立刻轉過頭來,驚詫不已的看著沈鋒問道:“沈王爺,你你竟還活著?朕聽聞你在李林甫的面前已經飲下了鴆酒,還戴著鎖鏈自投渭水之中,這怎么可能?”
在來此之前,沈鋒早已經想好了怎么應對,立刻回答道:“不瞞陛下,臣在李林甫面前使了一個障眼法,并沒有飲下那杯毒酒,投入渭水之后,拼盡全力將那鎖鏈解開,這才能夠從水中再次浮起,沒有溺水而亡。”
“這”
想到沈鋒那一身過人的本領,李隆基此時也是不得不信。
突然之間,李隆基眼中放光,又看著沈鋒急忙問道:“那貴妃呢她是否也沒有死?”
只見沈鋒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低下頭去,沉痛答道:“臣雖然和貴妃在一艘船上,卻也沒有機會出手相助。貴妃飲下那杯毒酒之后,立刻是氣絕而亡,隨即便墜入了那渭水之中。臣入水之后,只能拼盡全力解開自己勃頸之上的鎖鏈,這渭水水面之下暗流湍急,臣也不知貴妃的遺體究竟沉到哪里去了”
一聽這話,李隆基的心中又是一陣悲痛心碎,看到沈鋒奇跡一般的平安無恙歸來,他還以為楊玉環這一次也能夠有一線生機,卻沒想到還是從沈鋒的口中聽到了這個噩耗。
“貴妃啊朕的貴妃啊”
李隆基閉上眼睛仰起頭來,兩行老淚又從眼角滑落。
楊貴妃這次不僅僅是香消玉殞,沉入那渭水之中,恐怕是連遺體都找不到了。
看李隆基一臉沉痛的樣子,沈鋒的心中也是思緒復雜。
作為大唐的帝王,李隆基是如此的矛盾,是他親自讓自己把楊玉環從神武軍大營之中接來,也是默許了沈鋒和她一起去見那李林甫。
在沈鋒看來,楊玉環原先那悲慘的命運,也可以說是李隆基一手安排的。也萬幸有了普寂大師的那個錦囊,楊玉環才最終有了一線生機,能夠保全性命。
沈鋒現在心中十分的清楚,讓李隆基以為楊玉環真的死了,對她來說也是一種徹底的解脫。
沉默片刻之后,沈鋒從馬背之上把包著李林甫頭顱的那個包袱拿了下來,在李隆基腳下的地面之上展開。
李林甫的首級赫然展現,花白的頭發,一張老臉之上死不瞑目。
看著李林甫的首級,李隆基的眼神瞬間變得是又恨又怒起來。
“待朕回到長安之后,定要把這個逆賊的首級掛在長安城的明德門外,我要讓天下所有人都看到這個逆臣賊子的下場!”李隆基痛恨萬分的說道。
“臣遵旨!”沈鋒立刻朗聲答道。
“陛下,現在李林甫這個逆賊已除,陳玄禮大人那邊傳來消息,長安城內的叛軍也已經清剿干凈,陛下稍稍準備一下,就可以擺駕回宮了。”高力士看著李隆基說道。
高力士自然也是得到了長安城那邊傳來的消息。沈鋒走后,陳玄禮便是坐鎮長安城,統率著萬騎和其他幾衛的軍馬,將跟隨李林甫叛亂的那六衛軍馬給完全控制住了。
陳玄禮也是小心謹慎,在長安城內的形勢也是完完全全的安穩了下來之后,這才敢恭請李隆基擺駕回宮。
現在李隆基的身心俱是憔悴無比,居住在那神武軍大營之中,也是極為的不便,聽高力士這么一說,立刻點了點頭:“好啊,稍稍準備一下,咱們盡快就返回長安城!”
“沈王爺啊,這次你又為我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待回到長安城之后,朕定有重賞!”李隆基看著沈鋒動容說道。
沈鋒微微點頭,心中則是波瀾不驚,答道:“多謝陛下!”
說完之后,沈鋒便上前把地上李林甫的那個頭顱給重新包上,收了起來。
李隆基則在李亨和高力士的攙扶之下,再次返回了碼頭的那間房屋之中。
沒過多長時間之后,李隆基便在沈鋒的護衛之下,離開了這處軍用碼頭,返回了神武軍大營。
又過了一天,李隆基則在兩萬名神武軍騎兵的護衛之下,和沈鋒以及太子李亨一起,再一次浩浩蕩蕩的返回了長安城。
李林甫的那顆頭顱,則被李隆基命人用竹籠裝上,掛在了長安城的明德門外。每一個從這里進出長安城的人,都能夠看到這位一代奸相,最終叛君叛國之人的下場。
而回到長安城后的第二天,李隆基則在大明宮的含元殿,正式召見在長安城內的一眾皇親國戚及文武大臣!
大明宮的含元殿,乃是大唐帝國的正宮正殿,是最為隆重的舉行朝會的場所,在召見群臣,一般都是有重大的事情要宣布。
整個長安城經歷了一番幾乎是翻天覆地一般的變故,而李隆基這次重新回到這里,重掌大權,自然也是意義非凡。
故而在這含元殿之內召見群臣,對于李隆基來說,也是向天下的一種宣告:無論經歷了怎樣的風雨動蕩,自己仍然能夠掌控著大局!
此時在大殿龍椅之上的李隆基,雖然一身天子龍袍,顏色明黃,冠冕俱全,可他整個人看起來像一下子老了十歲似的,神情倦怠,面色憔悴,身體也不再是能直直的坐著,而是微微的向前蜷縮著身子。
大殿之中的那些皇親國戚以及忠誠正直的文武大臣們,看到李隆基這番模樣,一個個心中也都是唏噓不已。
這些人幾乎都是那晚沈鋒從刑部大牢之中解救出來的,也算是經歷了一番磨難,這次能夠平安度險,一個個也都是慶幸不已。其后這些人又跟著陳玄禮一起平定了長安城內的局勢,自然也是立下了功勞來。
今日的朝會,太子位于眾臣之首,而沈鋒就站在太子的身后,比幾名皇子的位置還要靠前!
這自然也是李隆基所專門安排的,足見此時沈鋒在他心中的地位!
大殿之內極為的肅靜,李隆基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神情凝重。
“這次勘平大亂,鏟除逆賊,諸位卿家都是立下了大功勞,朕心中感念不已!這次把大家召來,除了朕親自宣撫褒獎之外,自然也當是論功行賞。忠君報國之臣,朕絕不薄待!”李隆基看著堂下眾臣朗聲說道。
“朕的這第一道旨意,乃是給首當其功、力挽狂瀾的開平郡王沈鋒沈王爺,力士啊,宣旨吧!”李隆基又提了一口氣,看著身旁的高力士說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