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民不知道,吳斌還會給他一個驚喜,紐約港七號碼頭C號倉庫里,半個里間的空間,被一摞摞書籍所覆蓋,阿爾曼請來十幾個碼頭搬運工人,24小時不斷的將這些書裝進木箱里。
吳斌抽空來了一次,也被這堆積如山的書籍嚇了一跳。
阿爾曼上前說道:“老板,全紐約一共781家書店,所有的理工類書籍基本被買空,全部書籍一共是11萬六千余冊。”
吳斌眉頭一皺,問題來了,這11萬冊圖書,相同的有多少,數學類、物理類、期刊類、化學類、工業(yè)類,各分類如何?這就是一鍋大雜燴。
阿爾曼搖搖頭。
“老板,還沒來得及整理,時間比較緊,我看還是回大華整理方便些。”
吳斌想想也有道理,林長民帶回去后肯定還需要重新整理,到時候組織學生進行分類,給學生發(fā)薪水,省的便宜了這幫美利堅懶漢。
“阿爾曼,吩咐下去,所有書籍裝箱之前,先在箱子里鋪滿油紙,船上潮濕,防止發(fā)霉。”
……
林長民本來急著回國,不過受到吳斌的挽留,加上施兆基也發(fā)電報來,這兩天要來紐約相聚。
這下行程要延后幾天,不過趁這個機會或許可以見一見徽因。
林長民很快發(fā)了一份電報到賓州大學美術學院,內容要林徽因課業(yè)允許的情況下,來紐約一聚,是否確定行程,可發(fā)電至甲骨文公司。
下午甲骨文便收到回電。
吳斌將電報交給林長民的時候,兩人的見面稍稍有些尷尬。
“吳老弟……”
“林叔叔,您是長輩,酒后的話就別再提了。”
“這怎么可以,頭都磕了,怎有不認的道理。”
“額……”
輩分一下子抬高了一輩,以后思成和林徽因要喊自己叔叔了,這個滋味可真是酸爽。
吳斌跟林長民說起書籍的事,他設想請林長民安排將這些書籍捐贈給大華的各大高校,另外,再挑選幾處城市建立幾個圖書館。
“老弟,你的考慮太周到了,大華現在缺少的就是理工類的技術書籍,有了這些書,你想要的人會越來越多。對了,一共有多少冊,各大高校,再加上新建圖書館,少了可不行。”
“林……叔……,那個……也沒多少,十多萬冊。”
林長民是見識了吳斌的大手筆,百萬美元都可以輕松的拿出來,何況十幾萬本書籍,印象中也就一個數字而已。
“叫我林大哥就行,老弟,我們看看去。”
到了倉庫,林長民才意識到10萬本書籍是什么概念,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書籍往這里運,看來要帶走這批書籍,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這是堆滿整個倉庫的節(jié)奏,一個個兩米左右邊長的木箱子整齊的碼在一起,林長民掃了一眼,一百個都不止,幾十個工人正在有條不紊的在木箱里鋪油紙,將書籍裝進箱子。
林長民走進看了看,隨手撿起一本,眉頭漸漸皺起。
“大哥,怎么了,有什么問題?”
林長民搖搖頭,看向這些書籍說道:“老弟,你是不知道大華的國情,這么多書,我怕沒幾個人看得懂啊?”
吳斌一愣,隨即想到,大華懂英文的本來就少,加上這些都是專業(yè)書籍,用的很多專業(yè)上的屬于,怕是一般人,還真的看不懂這樣的書。
不過,隨即吳斌搖搖頭,笑道:“大哥,我想,大華人難辦的,我們就請美國人幫著辦,你現在在美國,明天我就安排人在報紙上登廣告,招收美利堅赴大華教師,條件就是看得懂這些書籍。
我們可以讓這些老外來教學生口語,專業(yè)課,幫助翻譯這些書籍,翻譯完一本,我們就去刊印一本中文的,英文的留作校核。”
林長民搖搖頭:“怕是這些美國人不愿意去大華,翻譯十幾萬本書籍,要的人數可不少。”
吳斌笑道:“大哥,在美國,很少有錢辦不到的事,美國的平均薪水才20美元,我們給他們出四十美元,另外,每翻譯一本,我們再給他們獎勵。
噢,對了,我看不如這樣,反正大華基金會已經有了留學過度的學校,不如直接設立一個外國語大學,讓這一幫老外到大華當講師去,等你學校辦好了,我再把甲骨文的大華分公司放過去,一舉兩得。”
林長民聽的呼吸急促,辦大學,這是澤備后世的善舉,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可以辦這樣的事,因為大華基金會的事,林長民在大華已經是文化界的名流,如果辦了大學,會怎樣……
饒是林長民一直告誡自己,淡泊名利,想到這里還是心跳不已,他強行摁下內心的激動,說道:“老弟,這個外國語大學放在哪里比較合適,要不就放在北平?”
吳斌微微皺眉,北平肯定不是他首選的目標,政局混亂,作為現在大華的政治中心,是不合適的,再加上十年后,日本人會占據北平,免不了要動遷奔波,損失一定不小。
那放在哪里呢,滬市也不行,抗日戰(zhàn)爭的第二個攻擊方向。重慶大后方?可是沒有基礎,其他還有哪里合適的?
林長民沒有打擾吳斌思考,十分鐘后,吳斌才說道。
“放在武鎮(zhèn)吧,武鎮(zhèn)有滿清洋務運動留下的工業(yè)基礎,這些理科生可以就近實習,學成后也可以在工廠工作,壯大大華的工業(yè),另外武鎮(zhèn)的地理位置也很發(fā)達,可以將學校的研究成果快速的輻射四周。”
雖然在正常的歷史,武鎮(zhèn)還是會被日軍攻克,那也是以后的事,至少戰(zhàn)爭初期不會,有從容的布置時間,三五年之后,可以在重慶設立分校,抗戰(zhàn)的時候可以轉移,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林長民更希望的是設在北平和滬市,特別是滬市,在他看來,是最理想的地點。
“大哥,我還是原來的意見,將學校設立在武鎮(zhèn)。”
“老弟,武鎮(zhèn)各方面條件都趕不上滬市,要說工業(yè)基礎,滬市的工業(yè)占據全國的一半,地理位置更不用說,而且滬市被稱為大華的小巴黎,是國際大都市,影響力也非同一般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