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祖父只是擔心借口,完全沒必要,松贊干布派遣的求親使者乃噶爾東贊,噶爾東贊的漢名叫祿東贊,祿東贊此人祖父或許不知,但孫兒了解一些,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能稱霸高原,祿東贊功不可沒,他如今可是吐蕃大相,若是”
沒說完,李淵便氣憤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更何況尚未交兵,如何可斬?”
就見不得這樣的墨守成規,既然都認同了自己的辦法,還談什么不斬來使,有機會除去心腹大患那就殺,放虎歸山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李寬撇著嘴,淡淡道:“殺一人可得一國,祖父如何抉擇?”
李淵沉默了。
“更何況咱們又不是明著殺,孫兒就不信祿東贊進長安會規規矩矩呆在鴻臚寺安排的驛站,總會到長安各勛貴府上走動,行賄朝中大臣亦是大罪,更何況還可以有其他安排嘛,只要祿東贊一死,哪怕是松贊干布能忍住,難道祿東贊的兒子也能忍住?要知道祿東贊一家在吐蕃的權勢堪比松贊干布,松贊干布的命令,祿東贊一門未必會聽從。”
李寬微微一笑,他比在場的誰都了解吐蕃的情況。
十年之后,松贊干布一死,未來的幾十年的時間里,吐蕃政權一直掌握在祿東贊一家手中,可見就是現在祿東贊一家在吐蕃也是權勢滔天一門。
李淵點點,話鋒一轉,笑道:“不錯,不過你小子愿意送宣武大炮給世民嗎?”
一時間,李寬愣住了。
宣武大炮,臺灣的重要武器之一,李寬還真不怎么愿意送宣武大炮給李世民,畢竟誰也不知道李世民會不會用宣武大炮來對付他。
原本就因為只有李淵和李寬對話的大廳顯得有些安靜,李寬這一沉默,大廳越發安靜,空氣就好像凝結住了一般,眾人一動不動的看著李寬,像似被人施了定身術,只有那轉動的眼珠子證明了,他們在思考。
等了快一盞茶的功夫,李寬動了,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身走了,去了書房,一待便是一整夜,想了很多,李寬最終決定送火炮進長安,畢竟臺灣的火炮在研發之中,他就不信臺灣的火炮研發進度趕不上大唐,而且研發經費不低,轉嫁到大唐是不錯的選擇。
翌日一早,李寬從書房中出來了,頂著一個熊貓眼做到了飯桌上。
等到李寬吃的差不多了,李淵才問道:“宣武大炮之事,寬兒作何抉擇?”
看了眼李淵,發現安平準備去上學,叫了一聲“等等”才回答道:“可以不過要用人和錢來換,一門宣武大炮五千百姓和兩萬貫,為了體現宣武大炮的價值我會讓安平和哲兒帶一門宣武大炮去長安。”
“大哥,你這是什么意思?”
安平傻了,好好的說著宣武大炮一事,怎么牽扯到她身上來了。
“讓你回長安有幾個重要的原因。”李寬揉了揉安平的腦袋,解釋道:“一來,阻止和親一事是你自己要求大哥的,你不愿意見到云秀那丫頭遠嫁吐蕃,就得拿出自己的本事來,如今你也快十四了,不能在凡是都指著大哥替你安排好前路,前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二來,大哥多年未回長安城,你和哲兒代我去給母親和外祖父母掃掃墓”
安平打斷道:“大哥,您讓我去長安倒是沒問題,可小侄兒才七歲啊,他去長安做什么?再說了,我可以代您去給娘和外祖父母掃墓啊,您為何讓哲兒跟著一起去,若有個萬一。”
“沒有萬一,你們此行回長安,大哥會派懷恩和胡慶帶兩百護龍衛護衛你們的周全,讓陳云和蒙云帶三千火炮營的士卒攜手雷、火槍、火炮跟隨你們去長安,安全之事不必擔憂。”
“朕不同意哲兒去長安。”
李淵顯然很怒,連朕的自稱都用上了。
“哲兒必須去長安一趟。”李寬的態度很堅決,看著李淵等人的怒容和不解,隨即又嘆了一口氣,“我又何嘗想要哲兒遠赴長安,但楚王府在大唐的產業太大了,我已經多年未回大唐了,誰知道當初的那批人會有怎樣的想法,不得不讓懷恩陪哲兒去長安啊!”
聽了李寬的話,只有李哲一人顯得很興奮,他知道自己父皇從三四歲起便開始不平凡之路,如今他已經七歲了,到他開始走出自己道路的時候了。
至于其他人確實高興不起來,畢竟李哲年紀太小了,但又認為李寬的做法很對,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李哲乃王府的小主子,又有懷恩陪同確實能給留在大唐的人一些威懾。
而李淵,明顯比其他人想的更多,不由的問道:“太子之位決定了?”
“決定了。”李寬點點頭,笑道:“若將來哲兒也對政務感興趣,那就海外自立,天下這么大,總有一塊屬于他的國家。”
“王爺,懷恩多年跟隨在您身邊,恐對大唐不甚了解,要不我陪小公主和小王爺一同回長安吧!”
李府中,敢稱呼李寬為王爺的也只有福伯了,對于福伯李寬放一萬個心,當即便點了點頭,“有勞福伯跑一趟了。”
“王爺折煞老奴了。”福伯躬身行禮。
起身扶起福伯,李寬再次看向了安平,吩咐道:“此次回長安不似以往,所以安平你要記住打出我們王府的威風。”
安平望著李寬問道:“大哥,咱們怎么打啊?”
“你不是和云秀是好姐妹嗎?祿東贊和長孫無忌就是最好的立威對象,當著眾位大臣的面吩咐火炮營給祿東贊居住的驛館和長孫無忌府來一炮就行,明白了吧!”
安平使勁點頭,絲毫沒有一點的憂心,反而心里還有些小雀躍,不由的幻想著自己親手點火炮的樣子。
揉了揉安平的腦袋,李寬看向了懷恩,“懷恩,此次會長安不論是誰,凡是敢朝哲兒和安平伸手指頭的人,先打了再說,哪怕太子也不例外,你可明白?”
懷恩點頭,懷恩如今掌管著所有的產業,楚王府在大唐的產業送來的錢財越來越少,他自然知道,這其中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個是留在大唐的王府家臣中飽私囊,另一個就是因為李寬久未回長安,朝堂的勛貴官員和世家之人在用非商業手段打壓楚王府的產業。
這立威,自然要立的大嘛。
蘇媚兒聽的心驚膽顫,小心翼翼道:“陛下,是否有些過了,畢竟太子乃大唐儲君。”
到底出生低微,眼界有些小了。
萬貴妃嘆了一口氣,拉了拉蘇媚兒,教訓道:“少說多聽,你如今貴為一國之后豈能有怯怕之心,記住用什么手段不重要,能立威的手段就是好手段。”
“祖母說的不錯,如今咱們已立國,沒必要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該立威之時哪怕是一國太子也不必給面子。”說話間,見幾個孩子點頭,李寬又看向了孩子們囑咐道:“不必看別人臉色行事,但也不是讓你們任性妄為,切記把控好一個度,行了今日你們也不用去上學了,安平和哲兒收拾收拾,過兩日便去長安,若小芷也想去便一同前去。”
說完,李寬牽著大兒子的手走了,一邊走一邊問著李臻,“臻兒,你認為為父剛才所言的不看人眼色行事和任性妄為,兩者之間的分界線在哪里?”
李臻一只手抓著小腦袋,回道:“我們不無故欺負別人。”
“我們不欺負別人,不錯。”李寬點點頭,問道:“那別人欺負了我們,又改怎么辦呢?”
“父皇早年的手稿之中有言,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過兒臣認為別人欺負了我們就要打,打到他不敢欺負我們為止。”
“好。”李寬大笑。
早年的那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性格,李寬如今想想都覺得很操蛋,不由的有些慶幸自己兒子沒有繼承那種操蛋的性格。
“曾祖父常說,父皇就是因為當年太過重情才被逼出長安城,還說”
“兒子,記住人之所以稱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情義,所以重情沒什么不好,只需不用感情用事便好,你曾祖父給你說的那些話,有些有道理,有些卻顯得太過冷漠了。”
李寬沒讓李臻繼續說下去,李淵那一套他聽過無數遍了,估計也非什么好話。
兩父子一邊走一邊說著話,穿過了李府庭院,剛跨出大門便有一對士卒跟了上來。
“胡慶,朕準備讓你帶兩百護龍衛去長安,守衛哲兒和安平的安全。”
“李寬突然的吩咐,令胡慶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啊?!”了一聲,才敬軍禮道:“陛下放心,末將保證二皇子和長公主殿下安全返回臺灣。”
給出了保證,胡慶才問著何時出發,去長安為了什么。
聽李寬細細說明了情況,胡慶有些擔憂,不過聽到李寬說會調三千火炮營士卒同去,還攜帶臺灣出產的火炮、火槍、手雷,瞬間就安心了,畢竟安平和李哲到底是李世民的后代,只要李世民不吩咐大軍攔阻他們,其他勛貴和世家就算動手,他們一行人也可保無恙。
一行人沒去總務大樓,李寬帶著一群人進了軍務大樓,找到了陳云和蒙云等人吩咐著去長安的事宜,擔憂護衛的力量不夠,李寬在出軍務大樓時,又折返了回去,派人叫來了薛仁貴,吩咐薛仁貴帶著陌刀隊一同去長安。
三日的時間說過就過,三日的時間李寬跟安平和懷恩等人囑咐了許多,幾乎沒有一點遺漏之后,才在第四天讓眾人登船出發去長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