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唐承包王 第487章 李世民的見聞

作者/子觀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之前的怒罵都未能讓李寬清醒,現(xiàn)在自然也不會聽進(jìn)去李淵的話,他現(xiàn)在哪管得著李世民來沒來,他只想睡覺。

    像似老馬識途,李寬晃晃悠悠的進(jìn)了臥室,到頭就睡。

    醉酒難受,尤其是對于李寬這種偶爾才會喝一次酒的人說更難受,躺在床上半夢半醒,不時翻身趴在床邊嘔吐兩口,想睡睡不著,想醒醒不了。

    當(dāng)然,醉酒之人難受,照顧醉酒之人也難受,等到蘇媚兒照顧好了醉酒的兒子,進(jìn)到了房中,只見床邊一堆的污穢,令人作嘔的氣味撲鼻而來。

    干嘔了兩下,出門吩咐侍女打理床邊的污穢之物,她卻端著一盆熱水進(jìn)了房中,親自給李寬擦拭著身子,折騰到了寅時才堪堪睡下。

    夫妻二人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都頂著一對熊貓眼出現(xiàn)在了大廳之中,坐在大廳中喝茶的李淵顯然對李寬起身晚了的行為很不滿。

    “一國之君,竟然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連一個孩子都不如。”

    “從昨日起,華國所有官員都放假了,孫兒這當(dāng)皇帝的也該放放假吧,勞累幾年了,您也得讓孫兒休息幾日吧!”

    李寬一邊說一邊朝大廳中的侍女?dāng)[手,侍女也懂李寬的意思,沒讓李寬等多久,飯食便送進(jìn)了大廳。

    昨夜吐了一晚,如今空著肚子,李寬吃的很快,兩大碗米粥和一籠包子下肚,感覺渾身舒暢,不由得拍了拍肚子,打了一個飽嗝。

    蘇媚兒擦拭著嘴角,四處觀望,查找著李臻的身影。

    自從學(xué)城放了假,蘇媚兒便一直在家中,而胡慶等人要比李哲他們先行回臺北,自然將李世民的情況告知了蘇媚兒等人,但李寬卻不太清楚,畢竟這幾日一早便出門召開總結(jié)大會,然后醉酒歸家,想知道也難。

    對于李臻不留在府中等候李世民的行為,蘇媚兒有些不滿。

    “祖父,近兩日陛下便要到臺北,您為何不將臻兒留在在府中?”

    蘇媚兒知道李臻為何不在家中,畢竟從去年起,大兒子不知為何與小兒子一起擺起了小攤,今年自然也不列外。

    前幾日起,李臻除了陪著李寬參與軍務(wù)大會之外,便比李寬還要早回府,回府之后便忙著吩咐仆從侍女準(zhǔn)備販賣的貨物,不用想也知道李臻今日出門賣年貨去了。

    當(dāng)然,李寬也知道,所以對于蘇媚兒的話有些疑惑,問道:“那個陛下要到臺北,還得讓臻兒去迎接?”

    話一出口,李寬頓時便醒悟了,驚訝道:“他來臺北做什么?”

    “聽胡慶說是來看看祖父和祖母。”

    李寬覺得蘇媚兒這句話純屬扯淡,李世民能說出這樣話,可能嗎?若是有孝心,這幾年也不會對李淵不管不問了,如今安平和李哲去一趟長安,就能讓李世民有這樣的覺悟,李寬覺得不太可能。

    李寬吩咐道:“讓胡慶來見我。”

    因?yàn)槿A國上下官員放假的原因,李寬昨日回的是當(dāng)初的那排小樓,而胡慶一家如今住的地方正是當(dāng)初這排小樓不遠(yuǎn)處的地方,那地方也就是當(dāng)年李寬特意吩咐人為華國的官員所建造的府邸。

    不算遠(yuǎn),一盞茶的功夫胡慶便來了。

    “微臣拜見陛下。”

    “行了,今日是在家里,沒那么多虛禮,說說此行去長安發(fā)生了何事,陛下為何會隨安平和哲兒一同來臺北?”

    李寬擺手,指著大廳中的椅子,讓胡慶坐下。

    胡慶倒也客氣,再次行禮之后,才坐下開始事無巨細(xì)的說著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在長安城發(fā)生的事說了,在閩州發(fā)生的情況也沒落下。

    聽了半天,李寬只知道閩州的情況比他想象中的嚴(yán)峻,畢竟平陽公主府打壓楚王府承包的閩州產(chǎn)業(yè)一事,他在這段時間中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

    對于平陽公主的做法,李寬心有不喜,也沒過于計較,他們一家的根基如今在臺灣,大唐的產(chǎn)業(yè)李寬現(xiàn)在不太看重,但對于李世民為何會來臺北,李寬始終弄明白,更弄不明白明明敵視他的平陽公主竟然也跟著一起來了臺北。

    既然李世民和平陽公主夫妻要來,為何而來遲早都能知曉,李寬倒也想得開,沒過于糾結(jié)這個問題,笑道:“回吧,看你的樣子恐怕也剛起身不久,注意節(jié)制,別沒日沒夜的歡愉,腎虛了,本王可不會給你藥方。”

    胡慶老臉一紅,他還真如李寬所言,當(dāng)李寬派人去叫他時,正在躺在床上和自家夫人行周公之禮。

    羞紅臉的不僅是胡慶,還有李世民。

    從閩州出發(fā)兩日,他們一早便到了臺北的碼頭。

    碼頭上的工人們談笑風(fēng)生,竟比長安灞橋碼頭還要熱鬧幾分,這是李世民從未想到的,畢竟臺灣才發(fā)展幾年的時間,而長安城可是經(jīng)過了百年的發(fā)展。

    可以說長安城是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國際性大都市,立于地球之巔,但就是長安城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從碼頭的繁榮程度來說,竟然比不上發(fā)展不過幾年的臺灣。

    眼前的景象再次刷新了李世民對李寬的認(rèn)知。

    霎時間,碼頭之上響起了一陣鐘聲,原本在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笑的碼頭工人紛紛朝著遠(yuǎn)處跑去,哪怕是一些正在搬運(yùn)貨物的工人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計朝著遠(yuǎn)處跑。

    李世民眼疾手快,當(dāng)場便抓住了一個漢子,沒等他開口說話,那漢子看了一眼李世民的服飾,便疑惑道:“您抓俺作甚,俺要去領(lǐng)工錢。”

    合著是領(lǐng)工錢啊!

    李世民放開了手,訕笑了兩下,算是對漢子的賠禮。

    “陛下若有意,老臣帶您去看看?”杜伏威笑道。

    李世民本沒打算去看,但聽杜伏威這么一說,順勢點(diǎn)了點(diǎn)頭,畢竟碼頭工人們的工錢有多少,也能看出臺北的一些情況。

    錢少證明活計不多,臺北的情況必然不太好,反之亦然。

    李哲沒興趣去看工人們領(lǐng)工錢,他現(xiàn)在心心念念自己的大業(yè),沒興趣陪李世民閑逛,所以在李世民剛點(diǎn)頭后,便道:“陛下,我便帶著明達(dá)姑姑一同回府了,您與大伯隨意。”

    李世民想了想,點(diǎn)點(diǎn)頭,算是贊同了李哲的提議。

    李哲一走,從臺北去長安的人就只有杜伏威了,就連杜煜博也撇下老爹,跟著一同回了臺北,畢竟大家都對臺北太熟悉了,能見識的地方早就見識過了。

    李世民一行人慢慢悠悠的朝遠(yuǎn)處走去,途中李世民便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臺北碼頭或許并非他所想的那般繁榮,因?yàn)樗牰欧f了,碼頭的工人三個月領(lǐng)一次工錢,但他在帶著笑臉出來的工人手中并未見到銅錢,這便證明了碼頭工人的工錢并不多。

    還未見到實(shí)際的情況,便聽到有工人再喊:“俺不要銅錢。”

    這天下間還有不要銅錢的人?

    李世民不由的轉(zhuǎn)頭看向了杜伏威。

    沒等杜伏威回話,那下發(fā)工錢的管事便罵罵咧咧道:“滾蛋,銅錢不是錢啊,想要換紙幣去銀行,今日準(zhǔn)備的紙幣已經(jīng)發(fā)完了,誰讓你來遲一步。”

    “這紙幣為何物?”李世民看著杜伏威問道。

    話音有些大,周圍的工人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李世民,有好心的工人將剛領(lǐng)到的紙幣在李世民面前晃了晃,然后謹(jǐn)慎的將紙幣揣進(jìn)衣兜,仿佛李世民要搶他的錢一樣。

    確實(shí),李世民還真打算搶來看一看,只不過工人速度太快,他沒來得及下手。

    杜伏威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紙幣,三步并作兩步的走到了管事身邊,從管事那里拿了一張紙幣到李世民的面前,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不傻,見到紙幣上的漢字便明白了紙幣的用途,瞬間覺得有些可惜,以著紙幣的精美程度,拿去長安得賣一兩銀子吧,在臺灣卻只值一文錢?而且這樣做工精細(xì)的紙幣,又是怎么大量弄出來的呢?又是如何保證旁人不能仿造呢?

    李世民抬頭看了一眼杜伏威,還是覺得算了,問杜伏威這貨估計也問不出所以然,還是見到李寬之后再問。

    顯然,李世民是看中紙幣了,雖說大唐如今亦有錢莊,但民間百姓所用依舊是銅錢,銅錢的危害因錢莊的出現(xiàn)減少了些,卻依舊存在,而臺灣竟然能用紙幣取代銅錢,那大唐亦可以用紙幣來取代銅錢嘛!

    將紙幣疊好,放進(jìn)懷中,李世民看著周圍的工人問道:“敢問大家這次能領(lǐng)到的工錢有多少?”

    工人們不傻,剛剛就看見了李世民身邊的杜伏威輕而易舉的從管事那里拿來了紙幣,自然知道李世民身份不凡,紛紛開口說著自己的工錢。

    三個月的工錢,在四五百文之間浮動,李世民仔細(xì)算了算,才算出工人們每日的工錢竟有五文之多。

    再換算一下,以如今大唐的米價,一斗上好的大米亦不過六七文左右,質(zhì)量一般的一斗米也就五文而已,而一斗米卻足夠六七口之家吃上好幾日,以臺灣工人們的工錢來計算,這可比在家中種地劃算了,李世民有些心驚了。

    下意識的問了問臺北的米價,本以為工人們工錢高,臺北的米價應(yīng)該也高,卻從工人們口中得知臺北的米價不過四文一斗而已。

    一聽這個情況,李世民如今現(xiàn)在絲毫不奇怪這些年到了臺灣之后的百姓為何不愿回到故地了,由人及己的想一想,若他乃長安的尋常百姓或許肯定以會愿意留在臺灣的。

    李世民現(xiàn)在不想待在碼頭,他只想進(jìn)臺北城看看城中的情況,當(dāng)即便吩咐杜伏威帶他離去。

    尚未進(jìn)入臺北城,李世民便在城門口愣住了。

    臺北的城墻雖不及長安城那般厚重,但臺北的繁榮比起長安城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見城門口里里外外都是販賣東西的商販,叫賣之聲回蕩在李世民耳畔,各種議價聲,歡笑聲從未斷絕。

    各式各樣的東西都有,喜慶的紅布、紅紙、紅燈籠便不說了,竟然還有賣綠菜、賣瓜果的。

    要知道,如今可是臨近除夕,深冬季節(jié),綠菜和瓜果何時也能讓尋常的百姓在深冬季節(jié)販賣了?綠菜和瓜果竟然也能走進(jìn)百姓家了嗎?

    想想他和長安城的勛貴們,在深冬季節(jié)都只能頓頓腌菜,四五日能吃上一頓綠菜便算不錯了,他堂堂大唐皇帝所過的日子,竟然還不上尋常百姓?

    然而,李世民卻忘記了一件事,臺灣的氣溫可比長安的氣溫高不少,對于一到深冬便被積雪覆蓋的長安,臺北種出綠菜并不難,更何況大棚種菜的辦法,經(jīng)過這些年的推廣,幾乎大多數(shù)人家都在用,都能弄上一點(diǎn)綠菜過冬。

    李世民進(jìn)城,走到一處攤販面前停下了腳步,詫異的問道:“店家,此乃寒瓜?”

    看著一顆顆圓滾滾的寒瓜擺在地上,李世民只感覺臺北城中出現(xiàn)的事物違背了常理。

    深冬季節(jié)也能有寒瓜賣?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修武县| 德兴市| 明星| 山东| 桃园市| 阳新县| 涟水县| 亳州市| 枣庄市| 昌图县| 剑川县| 确山县| 务川| 固原市| 安化县| 镇康县| 天气| 元江| 武山县| 新郑市| 华阴市| 襄樊市| 邯郸县| 平定县| 洛浦县| 桂林市| 仙游县| 游戏| 台安县| 泾源县| 多伦县| 丹江口市| 荔浦县| 平泉县| 嘉善县| 高平市| 芷江| 靖边县| 肥乡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