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一樣!衛軍贏弱,不善戰場搏殺,與趙軍相遇,一對一,肯定要吃虧的,茍某人也贊同將主的提議,利用陣法和戰陣的優勢,將我衛卒二三人,甚至三四人面對一個趙軍,這才有必勝的把握。”茍變心平氣和的說著,他不認為這樣會降低衛卒的士氣,會打消軍隊的積極性。反而會讓士卒更加感激將主,不讓他們去送死。
茍變從來都沒有對自己訓練的士卒有過信心,因為對他來說,戰場還非常陌生。屬于那種對戰爭渴望卻又擔心失敗的新人將帥。不僅僅是他,在帥帳里的誰不是像他這樣的情況?
就算是上軍再強,恐怕在所有人眼中都還稱不上強軍。
更何況自己家的事自己知道,訓練的都是花架子,根本就像是為了戰爭準備的訓練。反而像是為了國君的臉面,而刻意訓練的閱兵訓練。
上萬人召集起來,只有腳步聲,武器磕碰的金屬聲之外,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人為的響動。但這種層度的演練,應該其他諸侯的軍隊也能做到,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可公子虔不這么看,他以為這僅僅是衛國的軍隊的常態,說明這支軍隊很精銳,就是將官們太廢物,才導致了擁有強大的軍隊,卻沒有能夠合理的使用:“茍變,你知道你剛才的話,要是在老秦,軍法從事都是輕的。”
公子虔和茍變的爭論,引起了他人的注意。
都豎起耳朵聽著兩人對于衛軍戰斗力的評估。
茍變覺得自己很虛,士卒也是如此,一對一干不過人家趙隊而公子虔呢?他認為衛國的軍隊很強,是天下強軍,應該以一對二,甚至以一對三,彰顯軍隊的強大戰斗力,震懾趙軍。從而在戰爭一開始就獲得戰場的主動權。
邊子白見狀,也覺得有必要議論一番,問:“諸位贊同何人?何謂也?”
意思就是讓在場的將帥們表態,另外講出自己的道理。
“某來說幾句!”黑臉的大漢站出來,看氣勢頗為勇武,嗓子也頗為嘹亮,不是那種尖銳的嘹亮,而是那種略帶沉悶,卻給人一種金石之聲的干脆之聲:“南哲,上軍師帥,中大夫。將主,我想要說幾句。”
“將軍但是所無妨。”邊子白伸手表示鼓勵,南哲也是南氏在上軍之中管理家族子弟,尤其是南氏封地的子弟兵的大夫。他的那個師基本上都是從戚邑征召而來的士卒。幾乎所有士卒和軍官都和南氏沾親帶故。
自從春秋末期,原先采用貴族封地私軍參加戰爭的方式被廢棄。而大部分諸侯采用了編戶齊民的政策,這樣一來,軍隊的兵源就大大增加,戰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當年齊桓公時期,幾萬人的軍隊就需要好幾個諸侯聯合發兵。
在當今,就算是衛國這樣的小國,也能夠動員幾萬軍隊,這就是差別。而齊國甚至可以在全名動員地情況下,動員超過二十五萬的龐大軍隊。
南氏戚邑是不一樣的,這支軍隊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南氏的私軍。是子弟兵,隸屬于戚邑的防衛力量。南哲作為這支軍隊的主將,在南氏家族內部的地位不低。而他的這個師是不會聽命于邊子白,而是在戰爭之前,會直接部署在戚邑,防御南氏最為重要的宗廟和封地。
南哲年紀大概在四十多,但身材魁梧,雙目有神,從小就被當成武將培養的家族精英,成年后就開始掌控家族私軍。他開口之后并沒有先說衛軍,而是從十多年前的那場中牟之戰開始說起:“某參加過十年前的那場對趙軍的作戰,當時齊軍和魏國聯軍在我部之后,我上軍大頭陣。而對面的趙軍不過是兩個師之眾,實力不足我一半,且我上軍還有中軍壓陣,兵力數倍于其。”
“戰陣,交戰都頗為順利,也沒有任何有利于雙方的便利。甚至某記得當日無風。”
南哲回憶著當年的往事,似乎陷入了當時的記憶之中。戰場無風的情況下,占據上下風口就完全沒有了必要。當然如果是大風天氣,上風口的軍隊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有風沙襲擾的情況下,更會將這種優勢增強到決定戰爭勝利的程度。
“兩軍交戰之后,一開始上軍還頗為順利,加上兵力足夠,眼看要將趙軍圍住。但戰場風云突變,趙軍在主將的指揮下瘋狂沖擊我中軍本陣。當時中軍面對不足以自己兩成的趙軍,卻完全沒有招架之力,要不是趙軍忌憚魏齊聯軍趕赴戰場,草草了事,當日我中軍受困,大衛危矣!”
“事后君上召集司馬府,三軍將主,探討過趙軍的戰斗力,我們發現普通趙軍士卒一對一能夠輕松擊敗衛軍士卒,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士卒有被斬殺的危險。一對二,能維持不敗,只有一對三的情況下,我軍才有必勝的把握。”
面對侃侃而談的南哲,其他將帥頻頻點頭贊同,他說的可是經驗之談。
更沒有人傻呼呼地反駁南哲說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投敵行為,這要是在秦國大營的王帳里,敢有人這么胡說道,就算是公子虔不表示一下,老爹贏師隰非揍的對方爹媽都不認識不可。
太氣人了。
聽完,邊子白沉聲道:“既然如此,也就是說,當三個上軍士卒面對一個趙軍士卒的時候,我軍有必勝的信念?”
公子虔嘟噥了一句“你們的必勝信念也太低了點吧?”
可是上軍將帥們卻不這么認為,比如仲叔牙這樣的面對過趙軍強悍作戰作風的將領,都深知,上軍士卒的最大弱點。
這不是體力上的,也不是軍事訓練上造成的,而是心理上的劣勢。
就算他們自己也無法保證,三對一的情況下,肯定會斬殺對手。
邊子白沉吟良久,開口道:“那么接下來的訓練就以三人配合為主,伯靈,將準備的訓練圖拿出來。”
“諾,老師。”
孫伯靈將絹布上的陣圖給了茍變,后者攤開之后,看得有點煙花,不過陣圖上三個大字他是認識的天地三才訓練圖陣。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