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來源的時間是中國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后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鉆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后,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于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水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紙錢,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過了二十三的時候,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的時候,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忙碌。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粉刷墻壁,擦洗玻璃,擦凈房門為了方便糊花窗,貼年畫做準備工作。
所有的事都在準備當中,剪貼窗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大家都很喜歡。
都有各種動、植物的一些典故。比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
“蓮年年有魚余,鴛鴦戲水等。”
最重要的就是貼春聯了,家家戶戶過年必須門上都要帖春聯。村民們講究有神必貼,每個門上都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
而在過年之前死了人家的村民,他的家里也會帖上春聯。只是是其他家里帖的都是紅色的,而他家里是白色的對聯。
神靈前的對聯也有很大的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
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
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
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
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比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的對面貼“出門見喜。
旺臺附近哪里就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
有些人家還會在大樹上貼專門做個牌子過年的時候帖在上面,表示他“根深葉茂。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人的門面。受到了大家最特別的重視。
古時候過年的話,那個時候就是貧窮人家的才子賺錢的最好時機。去街上擺攤寫對聯賣。
七十年代過年,是不允許私人賣買的。只有大隊里的書記用一張紅色的紙寫上兩側對聯和橫批,然后讓村里的其他干部拿去集市上賣。賣的錢充作公用。
如果家里困難買不起對聯,想省錢的也允許自己寫對聯,但是不可以賣買。
村里也有鄰居讓幫忙寫對聯的,只要不賣買村里大都睜只眼閉只眼。不過分就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