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沉聲道:“前年,四皇叔奉旨入京朝覲,表面上對本宮恭敬,其實全是演給皇爺爺看的!有一次,他與本宮在宮中相遇,瞧見周圍沒人,他對本宮不但不行禮讓道,還拍著本宮的肩膀說道不意兒乃有今日“沒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然后哈哈大笑而去!四皇叔驕橫狂悖至此,其他皇叔有多少對本宮也存著不臣之心?!”
“朱棣好大的膽子!敢對儲君如此無禮!”黃子澄的眼中簡直要噴出火來,他氣憤地難以自禁:“殿下,微臣現在就要到圣上面前去告他!微臣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朱棣的所作所為與狼子野心!”
“黃師傅!皇爺爺現在這樣的身體,你要將他氣出個好歹來?!”朱允炆擋到了黃子澄的前面,“何況事隔這么久了,本宮又沒有證據,讓人家看笑話嗎?說我朱允炆不容親叔?”
黃子澄喘著粗氣道:“燕王的性格、做派朝廷上下皆知,陛下豈會不知?”
朱允炆默默地道:“皇爺爺老了,能領兵的將領也沒有了。皇爺爺還需依靠四皇叔鎮守北疆,且不愿傷了父子情分。黃師傅還是幫本宮想想,以后若是”
說到這里,朱允炆臉上的表情變了變,變得滿面愁容,他語氣也充滿了憂愁,“若不是有先生們的輔助,本宮不會被立為皇太孫,可是倘若皇爺爺萬歲之后,本宮新登大位,各位皇叔都擁有重兵,尤其燕王府與那湘王府,皆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怎樣才能制服他們呢?”
黃子澄是有心的人,對此他早有籌度,他回道:“湘王府這些內陸藩鎮只有三衛護衛軍,只夠看家護院自守,而朝廷的軍衛犬牙交錯期間,平時足以防制,殿下不太過擔心至于那九大塞王,子澄也有法削除他們的兵權。退一步講,假如誰要n,我們還可以派遣大軍去對付,量他是誰,也不能與朝廷的千軍萬馬抗衡。
何況,諸王之間也并非鐵板一塊,微臣素聞燕晉二藩素不相與,燕湘二王也是面和心不和,燕王的手又一向伸得很長,諸王對他也是心有不滿,只是懼其強大而已。”
朱允炆的表情還是不明朗,黃子澄使出他博古通今的本領給學生舉例論證:“當初漢景帝剛當了皇帝,吳王劉濞就帶著諸侯王發動七國之亂,結果如何呢?漢景帝只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把他們全平定了。誰敢說七個諸侯國沒有戰斗力?可最終的下場還是自取滅亡。
子澄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從道義上講,朝廷是主,正義之師,最終也會是勝利之師另一方面力量懸殊,朝廷有舉國之力為后盾,兵多將廣,偏居一隅的諸侯哪能對抗得了?由此則強弱立判,不戰而勝負可曉。
現在我大明的藩王們就好比漢時的那些諸侯,只要讓各王離心離德,分而治之,單單一兩個心懷不軌的藩王又能成什么氣候?殿下他日以天下而制一隅,當有雷霆萬鈞之氣勢!”
黃子澄胸有成竹,義正辭嚴,朱允炆多少覺得有了心里安定了一些,仿佛有了一根主心骨,但他的眉頭并沒有解開,接著問道:
“黃師傅此言有理。只是莊公有祭仲、子封,漢景帝有周亞夫、竇嬰,本宮的將帥在哪里啊?”
黃子澄道:“殿下不須擔心,您以后會富有四海,朝廷所擁有的人才和兵馬不是一個藩王所能及的。中軍都督府大都督、魏國公徐輝祖,曾數次奉旨前往陜丨西、北平、山丨東、河丨南,他深得乃父中山王徐達真傳,可比漢初周亞夫
再有曹國公李景隆,開國勛臣岐陽王李文忠之后,喜讀兵書,舉止雍容,又曾在湖廣、陜丨西、河丨南等地練軍,撫慰過西番,可為竇嬰也”
朱允炆聽得眼中精光連閃,頻頻點頭:“魏國公的才干與景隆表哥的英姿都是上上之選,黃師傅繼續。”
黃子澄自得一笑,繼續道:“再有兵部侍郎齊泰,也知兵事,有儒將風范,洪武二十年,圣上召其問天下兵事,齊泰對答如流,圣上稱之善,太孫殿下也可重用齊泰。
武將當中上有老將長興侯耿炳文與武定侯郭英,下有圣上的義子平安平將軍,此三人皆戰功卓著的虎狼之輩,且對朝廷忠心耿耿。如此多的精兵強將,殿下何足憂?”
黃子澄一介書生出身不知兵事,只會侃侃而談。
耿炳文與郭英雖然都南征北戰、以戰功封侯,但他們都是跟隨老朱一起起兵開國的元勛,此刻他們的年紀都在六十四歲以上了,可謂是垂垂老矣。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六十多歲老人,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像在黃忠那樣,胡子白了還能領兵出征,定軍斬夏侯。
用耿本文和郭英這樣的老將守守城防、負責一下后勤還能勝任,黃子澄以后還想依靠耿炳文他們這樣年紀的人領兵出征對上一般人還行,對上燕王這樣戰場上的天才,卻是純屬找死。
黃子澄將兩個老將排在勇猛善戰的平安之后,便為后來的靖難之役埋下了深深的禍患,當然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此刻朱允炆卻是將黃子澄的這番話全都聽了進去,徐輝祖、李景隆、齊泰、耿炳文、郭英與平安的名字被他死死地記了下來。
三好學生朱允炆對于老師黃子澄的話,那一直是特別上心的,這些人的名字連順序都一點沒有記錯。
甚至他還在心里反復默念:徐輝祖、李景隆、齊泰都是帥才可在朝堂之上幫本宮掌控天下,執掌兵權耿炳文、郭英與平安是將才可領兵沖鋒陷陣。
可憐的平安連朱允炆的面都沒有見過,就因為黃子澄的一番話,在朱允炆的心中,排到了最后。
默念到永遠都不會忘記之后,朱允炆才說出了自己一直想說的話:“黃師傅可敢明日當殿向皇爺爺提出削藩?”
黃子澄躬身道:“子澄愿效死力爾!”
“好!”朱允炆大喜:“黃師傅,屆時還請您”
朱允炆用極低的聲音在黃子澄耳邊嘀咕著,黃子澄拈著胡須,不斷地點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