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鴛鴦軍,對山林的親和度雖然不如山越,但是在復雜地形的作戰能力又遠非山越的單一性可比,這隊近百的人馬沖到什長面前,樘把刀槍一起招呼,亂掃之下,一支支長矛,捅入了一片片的胸膛。
趙軍立刻組織反擊,雙方長矛互捅,但明軍有樘把,那大竹叉子一叉,就讓人近不得身,只能成為鴛鴦軍的活靶子。
什長被救了下來,劉三抱著滿身血污的什長嗷淘大哭,什長一身都是血窟窿,還沒斷氣,軟軟地癱在劉三懷里,雖然艷陽高照,卻是牙齒咯咯直響,微弱地說道:“老子好冷別給咱們豫州人丟臉,?拿起刀槍,去殺敵,你父死在了胡虜手上,別給你父丟臉”
說著,說著,什長的聲音漸至幾不可聞,終于腦袋一側,氣絕身亡。
“族叔!”
劉三嚎叫著:“族叔,仨兒去為你報仇,你看著啊,仨兒絕不會再給咱們豫州人丟臉!”說著,就輕輕放下什長,提起那染血的長矛,沖殺了過去。
戰場上,每時每刻都有人死亡,楊彥站在高處,冷眼打量著那漫山遍野的伏尸,他也看到了劉三,但是他的心情沒有任何波瀾,長年的戰爭生涯,使他深刻的理解了幼時看過的戰爭影視劇中常有的橋段,在炮火橫飛中,指揮員對著老式手搖電話大吼著頂住,給我頂住,三連打光了再給老子調四連上去
那時楊彥不理解,覺得指揮員冷血,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命倒在了血泊當中,為的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山頭,但同樣的事落到自己身上,他理解了。
戰場上,人命不能當作人來看,只是一顆顆的棋子,要達成目標,就必須予以取舍,該棄的棄,該兌的兌,絕對不能含糊。
豫州軍在楊彥眼里,雖然談不上棄子,卻屬于兌子的范疇,換了任何一個統帥,都不可能把尚未完全歸心的軍隊掖在后方,把主力擺上前撕殺,而是應適當消耗前者,同時在消耗中發掘閃光點,尋找良材美玉。
他的目光,在劉三的身上掠過,還有郭誦、李槐、段秀,以及更多的叫得上名字,或叫不起名字的人。
“殺!”
左側的山地,突然又有喊殺聲傳來,劉胤布于后方的伏兵殺過來了,戰事更見激烈,漫山遍野,都是捉隊撕殺的軍卒,誰都不知道這樣的撕殺何時是個盡頭,也沒人清楚戰局的走向,因為都是棋子。
而作為棋手,楊彥與身邊的一群人端著望遠鏡,觀察著更大范圍的戰況,另一邊的棋手,劉胤和呼延謨也站于高處,緊張的張望,當然了,焦點依然是山越攻打的那座山頭。
實際上劉胤心里清楚,這一戰的關鍵是山越,他在賭山越不能及時攻上山頭,他則可以先一步擊破明軍的防線,山頭那六千卒,成了他的棄子。
但從如今來看,他發現自己小瞧了明軍,哪怕他的將士都是人高馬大的西北大漢,論起壯碩和個頭,要比來自于青兗一帶的明軍稍勝一籌,可是在戰斗中完全沒體現出這一點,車陣雖然被破,明軍卻未潰退,反而打的有聲有色,尤其是明軍的騎兵并未下場,團團護著輜重,步卒也未全上。
在山地作戰,人多未必代表著優勢,同時他還是以逸待勞,只要突破明軍的一個點,就足以制造恐慌,進而波及到全軍。
不過很明顯,劉胤的設想并未得到體現。
漸漸地,他的心里越發的不安,只是此時已騎虎難下,兩軍糾纏在一起,想退就要付出重大代價。
“大王快看!”
突然之間,一名部將驚恐地指向那座山越正在攻打的山頭。
劉胤頓時如墜冰窖,渾身撥涼,那一群群黑黑瘦瘦的小矮子,竟然沖下來了,殺向自己的后隊。
這說明什么?
布于山頭的那支棄子不是被全殲就是潰敗。
“大王,速作決斷!”
呼延謨急忙拱手。
劉胤那張英俊的臉龐上,現出了劇烈的掙扎之色,他清楚,退軍很可能會演變為潰逃,但是不退,被那些蠻子從背后攻過來,結果會更糟糕,而這兩種結果都不是他想要的,可是哪還能再翻本呢?
這一戰敗了,他將永遠與太子大位失之交臂。
“大王,谷外尚有騎兵和營寨,未必就不能堵著明軍啊!”
呼延謨一眼就猜出了劉胤在猶豫什么,于是又勸。
劉胤陡然醒轉過來,是的,他還有機會,只要堵著谷口,還能等待洛陽方面的援軍,倘若被明軍沖出了博望坡,宛城危矣,進而襄陽也將不保,大趙將丟失所有漢沔之間的土地,眼下是時候壯士斷腕了。
“退,速退!”
劉胤急呼。
“咣咣咣”
漫山遍野都敲響了炸耳的銅鑼,山地不比平地,平地撤退的時候尚能看到同伴,而在山地中,跑著跑著,身邊的同伴就沒了影子,心理上的壓力不要太大,恐慌迅速彌漫開來。
“奴輩敗啦,殺!”
“追啊!”
反之,明軍則如打了雞血般,奮勇追殺。
不過這次沒喊跪地投降不殺,畢竟楊彥搶的是時間,他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宛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沒有時間去處理俘虜。
更何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實際上屠殺是最省事的一種手段,雖然有話說的好,殺戮解決不了問題,楊彥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也極為贊同這句話,但同時還有一句話,殺一是為罪,屠萬即為雄,屠得九百萬,方為雄中雄!
歷史上,又有多少民族被斬盡殺絕?
楊彥望著那漫山遍野的潰軍,轉頭問道:“若是尾隨追擊,能否破去谷外的營寨?“
眾人頓時眼前一亮,于藥接過來道:“大王,這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偏偏劉胤還把營寨立在了谷口,潰軍想往別的地方逃都沒可能,請大王下令,末將愿為前鋒,奪取營寨,打通進軍宛城之途。”
楊彥點點頭道:“你領騎兵牽馬跟隨,步卒未動的暫留原地守護輜重,務必抓住戰機!
”諾!“
于藥拱手應下。
由于現場亂糟糟一團,明軍的騎兵出動并未引來關注,實際上在連綿的山區中,兩萬多騎兵的調動很難被發現,于藥領著騎隊,牽著馬,在密林中沿著步卒踏出的路徑翻山越嶺,一路追趕。
劉胤則渾然不知巨大的危機已在背后,當看到那一片片營帳的時候,不由松了口氣,不過呼延謨卻是眉頭一皺。
騎兵得訊,早已控韁勒馬,密密麻麻的潰卒失盔棄甲,蜂擁回營,一般來說,家總是能給人帶來安全感,營寨也同樣如此,很多人剛剛跨入營門,就如死狗般往地上一躺,動都不動,攔著了后面的路,后面又罵又踢,可是在山里亡命奔逃了數十里,兩條腿象灌了鉛一樣的沉重,早已吃不消了啊。
更何況這是最混亂的時候,軍主找不到幢主,幢主找不到隊正,隊正找不到什長,什長找不到伍長,而伍長手底下的五個兵,都不知道是死是活,指揮系統完全失靈。
“嗚嗚嗚”
后方突然有號角聲傳來,絕大多數人都沒當回事,只以為是自家的軍令,依然躺在地上不動,呼延謨已經剎那間面色大變,急呼道:“不好,明軍的騎兵,快,大王速下令迎戰!”
這話剛落,谷外的密林中已經出現了影影綽綽的騎兵影子,紛紛翻身上馬,追著還未撤退回營的潰軍,縱馬馳來。
劉胤炸毛了,大呼道:“調騎兵迎擊,步卒整軍待戰!”
親衛奔往各處,傳達軍令,但是寨里橫七豎八躺的全是人,騎兵根本踏不過去,而步卒由于找不到自己的將官,得到命令的第一件事,不是整肅隊形,重建秩序,而是不知在誰的帶動下,迎著自家騎兵撒腿就跑,他們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已經不成建制了,自然沒有抵御明軍的能力,只有躲在騎兵后面才安全。
ps
。頂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