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啟點點頭,道:“一直沒有明言,還請明兄見諒。”
“不過,以明兄的機敏,想必早已猜到了。”
殷明意味深長的道:“不,我真沒猜到。”
元啟露出一絲尷尬之色,干咳了兩聲。
殷明問道:“你額頭是怎么回事?”
前次見元啟,殷明便見他鼻青臉腫,這次又是這般。
元啟道:“這個……哎,對了,我聽說你要在七日后,公開講道?”
殷明見他岔過話題,也就沒有追問。
殷明點點頭。
元啟道:“剛才,我聽皇……剛才我聽說,大哥秘密召見了魏春林。”
“你可知他是何人?”
殷明道:“聽說是太子心腹,君學的領導者。”
元啟點點頭,道:“此派之人,奉正統,重法度。”
“現在皇兄是太子,他們必以皇兄之命為尊,可能有意攪鬧經會。”
“我還聽說,魏春林離開東宮后,會見了民學的令狐先生。”
“可以想見,七日之后,講經之會,不會平靜。”
殷明道:“看來,太子是對我很不放心,這是在逼我離開,逼文道離開啊!”
元啟道:“不過,你也不用太在意。”
“如果真出了問題,我……咳,我會面見父皇,請父皇下旨,立文道為朝廷認可之教。”
殷明微微一笑,沒有直接拒絕元啟的好意。
元啟笑了,道:“當然,以你的才學,想必他們也翻不出什么風浪。”
殷明卻留意到,元啟的神色看似輕松,但是眉頭始終舒展不開,顯然是有些隱憂。
尤其是剛才他說起“父皇”,更是如此。
看來,天國老皇的病情,當真很嚴重。
元啟雖然說要請老皇下旨,可那也是無可奈何的辦法。
事實上,現在太子把持皇宮,元啟想要見皇上一面,都很麻煩。
而皇上最近疾病纏身,也很少召見子女。
現如今,太子說是代理國政,但半個屁股,已經坐在了龍椅上。
殷明雖然不知其中詳細,卻也隱約知道一點內情。
當下,殷明岔過話題,與元啟閑聊起來。
時間一日一日的過去。
天京城外,已經搭起了高臺。
天京城,包括天京城周邊的文人,都云集至此,等待殷明講經。
文人們都很好奇,也很期待。
對殷明,他們也是聞名已久。
其中也有不少人,曾嘗試修行文道,但是不得其法,始終尋不到門徑。
若是用武者的境界來說,他們中的大部分,就等于是武徒一般。
但是,武徒雖然不入流,好歹也能強身健體。
文人若是不成文生,就一點手段沒有,跟文弱書生沒有兩樣。
大部分文人,都希望講經之日快些到來。
一來看看殷明是否不負盛名,二來想知道文道是否真的那般神異。
唯有君學一派,卻是冷眼旁觀。
他們是堅定的保皇黨,對殷明沒有好感。
君學說是一個學派,其實就與一個政黨一般。
而尚學和民學的文人,則處于觀望狀態。
尚學文人多出自官宦之家,有些矜持。
而民學的文人,則對文道的理念,有些疑惑之處,
終于,殷明定下的講經之日到了。
這一日,天京城中萬民空巷,都涌到城外,要圍觀殷明講經。
講壇之外,數百丈的的范圍內,都擠滿了人群。
大部分,都是看熱鬧的老百姓。
忽然,人群后方,響起一陣驚呼聲。
一行人板著臉,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走向高臺。
有人認出了帶頭之人。
“快看啊,那不是君學領袖,太子詹事魏大人嗎?”
四周的民眾吃了一驚,都急忙讓出道路,讓這一行人先過。
這一行人,都是朝中之臣,官威濃重。
雖然文官天生比武官低一等,但是放在尋常百姓里,還是極有威嚴的。
另一邊,人群中卻又響起一陣歡呼聲。
有人失聲道:“呀,是民學的令狐先生。”
令狐察,也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不是天國人,是二十年前才到天京城的。
最開始,驕傲的天京文人,并不怎么待見他。
但是,他展現出的才華,卻震驚了很多人。
最終,他加入民派,身體力行的為民眾奔波。
雖然民派沒有首領,但是近十年都是以他為主。
他在民間聲望隆重,百姓都念誦其賢名。
那一邊的百姓,都自主的站起身,分列在兩旁,向令狐察一行人行禮。
魏春林和令狐察都已走到臺前,分別找地方坐下。
魏春林看向令狐察,點了點頭。
他是希望民學的人,先與殷明糾纏一番。
到時候他再出來一攪局,這場講經會就算是廢了。
魏春林心頭,其實也有點打鼓。
他希望盡可能讓民學的人,去承擔來自殷明的壓力。
天地良心,那殷明可是一尊力挫三圣,平定妖族的存在。
若是殷明說不過自己,惱羞成怒一巴掌把自己拍死,自己卻該找誰說理?
這時候,后面又是一陣喧鬧。
這一次,幾乎所有百姓都站起來了。
是宰相尚門石,親自帶人到來。
百姓對令狐察和民學之人行禮,是出于內心的尊敬。
而宰相尚門石,不但德行受人尊敬,身后底蘊更是可怕。
蠶莊這種流傳萬年的名門世家,其底蘊是不輸給一國的。
雖然君學和民學,都與尚學并稱。
可魏春林和令狐察,卻不敢在尚門石面前托大。
兩人也都站起身,向尚門石行禮,目送尚門石上前。
尚門石徑直上臺。
無數百姓和文人的視線,追隨他的身影,都露出尊崇之色。
他輕輕一抬手,四周登時寂靜下來,所有人都安靜的看向他。
尚門石道:“眾位,文道鼻祖,殷明夫子,日前來到我天京城。”
“今日,特請到殷明夫子,講經明義,傳授文道。”
“在我天國,留下文道之火種。”
“在座諸位,望靜心聆聽,共襄盛典。”
臺下的眾多文人,有的露出期待之色,也有的露出一絲遲疑。
對殷明,他們是久仰大名。
殷明所作的經文,他們中不少人也拜讀過。
但是,即便是普及版的經文,對于沒有基礎的文人,還是有些深奧難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