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最終會是這樣的結果。
堂堂鷓川河伯,竟不敵殷明。
唐國底蘊劉老也站在了殷明這一邊。
皇帝看著殷明的目光,臉上只剩下窘迫和難堪。
講道理,不是殷明的對手。
動武,也不是殷明的對手。
此時此刻,他再找不到任何一絲半點理由來反駁殷明的話語。
只得甚為不甘心的點了點頭。
劉老見得皇帝低頭,心中石頭總算落了下來。
殷大帥倒是毫無表情,對他而言,皇帝這樣做本就在情理之中。
殷明轉身看向遠處的楊子銘,微微點頭。
于是,洪京城沸騰了。
消息如長了翅膀一樣四處亂飛,不過一日,便傳遍了洪京城。
皇帝竟拜前朝后裔楊子銘為相!
文道祖師殷明竟將鷓川河伯生擒!
文道傳承,已經勢不可擋!
馮行道和劉默陽再來拜訪殷明。
“殷兄,你這一手,堪稱絕妙啊!”
“皇帝這回吃了這么大一個虧,硬是屁都沒敢放一個。”
馮行道大大咧咧的坐下,臉上滿是春風得意般的笑容。
劉默陽一如既往的不甚多言,只在一旁微笑。
殷明笑著應到,“他此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回得了教訓,往后該當勤政愛民了吧。”
皇室和鷓川河伯家的暗中來往,其實殷明一早便知道。
只是那時候的殷明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皇室對抗,所以便一直隱忍不發。
此次回唐國之前,殷明心中便已打算好。
而且還真去了鷓川一趟。
從鷓川那邊了解的情況,再加上近些年從唐國內得到的情報,他可謂是有勝無敗。
而皇帝想通過鷓川河伯來鎮壓殷明,這般打算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若是以往,殷明恐怕當真沒有辦法應對。
但現如今的殷明豈是吳下阿蒙,皇帝這樣做,正合了殷明的心意。
只是經過這一次,皇帝再無任何手段可以阻攔儒道在唐國推行。
他若仍舊如此不顧百姓的死活,只知不斷收攏超強勢力加強皇權,那殷明便不會如今日這般好講話了。
他之所以將楊子銘送入朝中,目的便是徹底矯正當前唐國國政的沉疴。
馮行道樂道,“唐國百姓有殷兄為他們做主,往后的日子定然是風調雨順啊。”
“且不說皇帝還敢不敢罔顧人命,就說他以往的那些國政。”
“只怕經此一事,他也不敢再繼續執行。”
“再加上楊兄這位宰相,唐國是時候變天了啊。”
對于皇帝之前的國政,其實朝中很多人都不贊同。
可是皇帝畢竟是皇帝,而唯一能鉗制皇帝的殷大帥又對國政不甚關心。
所以皇帝說怎么做,那就怎么做,很少有人能夠指出其中不當之處。
可現在不同了。
現在有了楊子銘這個宰相,皇帝無論施行任何國政都要詢問楊子銘的意見。
一旦楊子銘覺得不妥,只怕皇帝的膽子還不足夠支撐他與楊子銘鬧騰。
這樣一來,唐國的民生國計自然要大變特變。
但這也只是好的一方面。
只聽劉默陽擔憂道,“楊兄雖才德兼備,但他的身份畢竟敏感特殊。”
“我在想,如果楊兄對國政的施行言詞過于激烈,會不會引起朝中其他大臣的不滿?”
“若皇帝得了朝臣的擁護,楊兄這個宰相,只怕很難辦。”
朝廷之中的言論站邊很重要。
而楊子銘的身份就擺在那里,誰也沒法視而不見。
一旦皇帝得了朝臣的擁護,就算楊子銘對國政所提意見乃是正確的,只怕也很難得到中書的肯定。
殷明也知道這個問題。
只聽他道,“若是加上殷大帥呢?”
馮行道與劉默陽兩人聞言均是一怔。
殷大帥向來是不理朝政的,他只管帶兵打仗。
“你是說,你會讓殷大帥插手國政?可他是武將啊武將涉政,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馮行道是武將,他爹也是武將。
武將干政在唐國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要排除另外一點,那就是劉老而今是站在殷明這邊的。
只聽殷明道,“只要劉老不出面,就算不妥,皇帝也不敢說什么。”
馮行道與劉默陽相視一眼,均是點頭。
在唐國朝廷中,能夠鎮住殷大帥的,估計也只有劉老了。
只要他不開腔,朝武難道還敢對殷大帥說出個“不”字?
再加上楊子銘這個宰相所在,唐國文武幾乎都掌握在了殷明的手中。
劉默陽一思及此,頓時覺得惶恐,臉上呈現出點點不安,“殷兄,你打算”
說到半截,劉默陽卻是沒有說完,只甚是擔憂的看著殷明。
馮行道也察覺到一絲不對勁,當即直言問到,“你不會是想謀朝篡位吧?”
楊子銘入朝為相,殷大帥掌管唐**方,再加上劉老的站邊。
現如今的殷明可謂掌握了唐國的一切。
這種種跡象只能讓人聯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殷明要謀朝篡位。
殷明微微搖頭看向兩人,“謀朝篡位這等事,我殷明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決計不會做。”
“我這樣做,不過是雙管齊下,清除唐國積弊。”
“當年老宰相沒做到的事,總得有人繼續做。”
“況且妖魔兩族蠢蠢欲動,當此時候,人族更需要安定團結。”
他話音落下,馮行道與劉默陽這才放心點頭。
“那接下來呢?”
馮行道問到。
唐國事畢,他想知道殷明接下來的安排。
劉默陽也是睜大了眼睛看著殷明。
殷明道,“接下里便是坤國與天國。”
“天國那邊,祝明飛已經去了。”
“坤國的話,只怕還需要我親自去一趟。”
元玨,元啟已經先行返回天國,而祝明飛也在唐國之事塵埃落定后趕回。
祝明飛出身儒家,他的儒學自不需要擔心。
只是天國國內之事,以元玨與元啟兩人之力只怕很難解決。
而前往坤國傳道也是儒生,黃亞夫與龔沁中。
根據這二人傳回來的消息,坤國皇室很抵觸儒生傳道。
黃亞夫與龔沁中自是難以擺平。
殷明若不親去,只怕僅憑他們幾人,無法在兩國內立下道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