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鳳凰山下,別業雅致,書房精巧,香爐里點了心字香,青煙裊裊,茉莉花香撲鼻。
趙約手持幾張便條,其上字跡極小而又潦草,他將便條放在眼前極遠處,才能看清,口中吟誦著便條上字跡,贊嘆連連。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曲詞也是極妙!這燕青果然生了一個七竅玲瓏心么?他有如此才華,怨不得師師會幽居四時苑,足不出戶。只是,汴梁那邊怎還無消息傳來?”
侍立在側的趙叻笑著回應:“趙公,許是那邊知曉李大家此行,其中并無不妥之處。以李大家之名,官家心思……嘿,世人皆知……行遍天下亦無人敢去輕慢招惹。以小底所見,既然李大家尋的是張菁,那邊探報亦說,她幾乎與燕青毫無來往,那便無需多慮吧……”
趙約深知趙佶為人,對待女子,尤其是李師師,心胸必定稱不上寬宥。即便李師師是為了張菁,這才住在四時苑,且與燕青并無往來,可燕青聲名在外,李師師嗜好詞曲,若官家得知,會怎么想?李師師初至杭州,他便八百里加急請示汴梁——以是否需要兩浙皇城司暗中保護的名義,十多日過去,快馬傳了三次,竟沒得到只言回應。
這些想法趙約無法明說,他想了想放下便條,皺眉道:“事情不對,其中必有古怪!”
隨后他又沉思片刻,對趙叻說:“放出風聲,讓所有人知道,東京李師師李大家來杭,與笛王袁绹一道,暫居四時苑……四時苑燕浮生設宴相迎,宴會中填詞數首、奏曲一首,皆為無上臻品!”
他點了點桌上便條,又道:“將這幾首詞傳出,替燕浮生揚名。這世間總有癡迷此道的,不畏燕浮生兇名,登門去訪。他整日將自己藏在四時苑,除了蔡鋆幾人,拒不見客。前段時日他出版了《水滸》話本,畢竟只是話本,尤進士書籍鋪又要印什么所謂的《紅樓夢》,原本想再等等,等那《紅樓夢》出來后再做打算,如今看來等不了了……一有李師師,身后系著官家;二有燕浮生文采無雙……待四時苑熱鬧了,空子才會更多!
趙叻遲疑道:“四時苑的釘子……”
“不動。無恙最好,折了就折了!
“是。”趙叻答了一聲,正欲離去,似又想起什么,轉身問,“那……若李大家不愿宣揚,官家亦允了她輕裝便行……”
趙約目光一凝,打斷了他,斥道:“去辦!”
趙叻遽然而退,趙約卻陷入了沉思。
即便官家允了李師師離京,明里暗里的探子必不可少,可到得如今,皇城司這邊竟無半人前來接洽,事情絕不正常。
李師師既來杭州,兩浙皇城司即便放下所有事務,也要牢牢盯住四時苑方可。
驛路那邊亦有古怪,趙約想起周邦式和汴梁錢家,目中微光閃爍,枯坐許久不發一言。隨后他倒是又拿起便條,低聲琢磨起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遣詞用韻,好像有點古怪……”
……
這段時日,對汴梁在朝諸公來講,苦不堪言。
官家脾氣不好,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往日頗受寵信的大臣亦屢遭排頭。特進、少宰兼中書侍郎王黼及宣和殿大學士蔡攸,身著短衫窄褲,涂脂抹粉,混雜于倡優侏儒之中,以市井放浪之語在宮禁中演繹秘戲,亦勾不起官家之分毫興致。蔡攸之妻宋氏,出入禁掖數晚后,每每歸府大發雌威:“蔡攸你若臉厚自管再去,老娘是不愿再觸霉頭!”蔡鋆亦只能小意撫慰,別無妙法。
中大夫、通真達靈元妙先生林靈素亦失去了往日靈驗,據說官家厭倦了他云里霧里的說辭,令他明言,算出李師師現在何方,何路!何州!何府!林靈素啞口無言,挨了一通杖責。他的神通法術,渺然無蹤。
官家無心政事,宮禁不開,朝議不舉,可火燒眉睫的急務耽擱不得。
四月里,童貫童太保大敗西夏,平定三城,月里雖已赦免陜西、河東兩路部分稅賦,但戰爭的進行收尾事務由來繁復,那邊戰事仍在進行,民夫征發、軍械糧草轉運、有功之臣的褒獎、陣亡將士的撫恤……這場謀劃多年,三司六部全力支應的戰事,眼瞅勝利在望,萬不能功虧一簣啊!
前線西軍的悍卒可輕慢不得,中樞使相皆知,緊接著又要指著西軍北進,他們本就不愿背井離鄉征伐,若在此時出了岔子,為他們尋得借口敷衍戰事,那邊再拖幾年,與女真的盟約該如何處置?收復燕云的偉業又該如何!
樁樁件件,皆需官家定奪,他卻不見朝廷屬吏,全因突然失蹤的女娘李師師……
——急死個人了!
到得這天,另一椿巨災壓在頭上后,朝廷諸公終于拖之不下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監所有官員,紫袍緋服、綠衣青衫,浩浩蕩蕩數百人,即便不問政事的皇親勛貴,都一并擁到了東街老鴉巷口那座大宅院前,府門前擠不下人,太師橋上亦站得滿滿當當,哭喊聲震耳欲聾:“蔡太師,事急矣!”
“公相大人,非大人出面不可為啊……”
有急眼的甚至破口大罵:“王黼高俅屁用不頂,全憑大人做主……”
……
這幾日,汴梁城外黃河之水愈來愈急、愈來愈高,堤壩在河水拍擊下搖搖欲墜,大水,眼看又要侵犯都城……
……
同一時間,輪椅上的燕青正對著眼前兀立的李逵大發雷霆,李逵本就壯實,站在那兒如一尊鐵塔,卻被低處的燕青訓得像個稚童。
“你來杭州做甚!只為喝酒?只為找個酒缸淹死?!回東平罷,老子讓你押一船酒回去,別死在老子眼前!”
這日起床后,李逵覺得口渴,他竟然又咕咚咕咚灌了半壇酒,隨后蒙頭再睡,醒來后頭昏腦漲想起要見燕青,到得下午才滿身酒氣過來。
說來也奇,在梁山,混世魔王李逵只聽得進兩人言語,宋江、燕青。對宋江李逵是敬服,對燕青,他則親近。燕青罵他也不生惱,只是再那廂腆臉笑著賠罪:“小乙哥,莫氣,莫氣……俺這不是憋得狠了,在東平宋江哥哥看管甚緊,整日軍紀軍法掛在嘴邊,黑著臉,像俺欠他幾百錢!俺又不愿當那鳥官……你這酒烈,俺是不防備,日后再不會因吃酒誤事了……俺也不是來吃白飯的,你說讓俺干啥,俺絕無二話!”
燕青抿嘴不言,冷冷注視著他。稍遠處,織娘面帶憂色望著這邊,在廊檐下繡花的扈三娘頻頻望來,手中絲帕繡得亂七八糟也沒在意,這時低頭一看,咬牙罵了一聲:“該!”李逵聽了,亦不覺難堪,只是望著燕青嘿嘿傻笑,一幅老實模樣。
過得許久,燕青道:“你去吳越樓找周掌柜,就說我讓去的,跑堂!
“啥!……好,俺去,俺去還不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