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慢而堅定的前行,不管怎么說,自燕青踏入杭州,他已捱過了一年,不知不覺亦在杭州人心中豎立了文魁的形象。若說去年尚且有人愿與他談詞論曲,到得如今,詞曲一道大抵唯有請教請益的想法,再不敢相提并論。
儒學則不然。
文魁不如經首。話說得刻薄點,若說柳永蘇東坡是風月班頭,那張載、周敦頤、二程兄弟……則是萬民宗師,世間賢者。
故此,到底與燕青坐在了一起的兩浙才子,不再提及詞曲,論起了先秦圣人。
在他們看來,文采或有天賦之說,而皓首窮經,非得經年苦讀不可。燕青年齒不長,在這方面總會有所不如吧。
籍著蔡鋆的異常表現,宇文時中所起話題——人性之說,乃千百年來儒學恒久的話題,若攤開來講,前人論點集注車載斗量,足以衡量燕青的學識積蘊。
這個時代,凡稍有學識者,言談間“之乎者也”不斷,尤俊與燕青相處日久,引經據典的話語極少從燕青口中聽到,倒是用一些極為淺白的故事說明道理時常聽聞,這時不由微微擔心,蹙眉望向了燕青,緊接著他便察覺,燕青的臉上不見畏怯,有的仍是常常掛在眉梢唇角的無聊與不屑。
他總是這樣,不在乎旁人,甚至連自己性命也不在乎……
燕青話說得直白:“季蒙兄,你是想與小弟論一論人性之分?”
宇文時中緩緩點頭。燕青隨之點頭,言語極其高慢,極其狂妄,極其無禮!只聽他一字一頓地說:“季蒙兄,我講,你聽。若有不當或不全之處,你再補充。坦白說,我不喜歡與人論道,一來無趣無用,二來這世間無人論得過我……”
“浮生兄!”
尤俊皺眉喊了一聲,他在眾人間人面最熟,自是不愿見燕青如此作態,歐淮等人亦臉現不忿之色,倒是宇文時中最沉得住氣,伸手虛按了一下,制止尤俊勸阻,對著燕青拱了拱手:“在下洗耳恭聽。”
“好。”燕青再次點頭,“若論人性,先說性。何為性?一曰本性。《禮記·中庸》載‘天命之謂性’、‘自誠明,謂之性’;《荀子·正名篇》載‘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白虎通義》載‘五性者何?仁義禮智信也’……二曰質地。《廣雅》載‘性,質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皆為此義……三曰生機。《左傳·昭公八年》有‘莫保其性’;昭公十九年有‘民樂其性,而無寇讎’;《韓非子·難勢》有‘為炮烙以傷民性’;《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有‘性命壽長,終其天年而不夭傷’;而慶歷年間的《韓詩外傳·卷一》有‘以治氣養性,則身后彭祖’……四曰脾性,有‘動心忍性’載于《孟子》;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有‘放性弘厚篤實,輕財好施,于諸弟尤雍睦。’載于唐初姚簡之《梁書》;有‘吾性不喜華靡’出自司馬君實《訓儉示康》……五曰內心,有孟子之性善論,荀子之性惡論,告子之性無分與善不善,漢揚雄之性善惡混論,……當然,亦有男女及引申之義。”
一串話如珠落玉盤、江水傾瀉,不假思索,不帶分秒停頓,自燕青口中娓娓道來。從《禮記》至《訓儉示康》,歷史長河中,經史子集里,凡與“性”有關的詞句,燕青如數家珍,信手拈來。
在儒家來說,雖說人性之爭乃恒久不衰的話題,可從未有人如此清晰而詳實地歸納匯總,即便是最為知名的論道,書冊所記,亦只是對其中一點爭論不休。
在燕青對面,宇文時中等人目瞪舌撟,全然不知該說些什么,補充什么。
燕青暗自感慨,感謝父母自小為他打下的國學底子,更僥幸的是,求學時他也無聊地參與了幾次辯論賽,那時收集的正反觀點仍銘記在心……只是,僅僅如此還顯不夠,但燕青看了他們一眼后,心想只是打發他們,委實不難,稍稍講幾句便可。
燕青抿了口涼飲,繼續道:“季蒙兄所講人性,自先秦以來,諸子以降,所為之爭論不休的人性善惡,皆未有明言系指本性、脾性、抑或是心性……所以,之前的論道,在燕青看來,意義不大。”
“在下將人性分為兩面,謂之本能,謂之人性。”
“所謂本能,大抵有生命的生靈皆有。如存活,如繁衍傳承……‘螻蟻尚且貪生’,‘食色,性也‘,說得便是這些,這方面生而有之,不可違逆,但可教化、壓制……是為狹義上的人性。”
“季蒙兄方才引用荀子所言,大抵持著性惡論的觀點,指的便是本能。老實說,稱不上善惡,如猛虎捕羊,喂養幼虎,只是為了生命和傳承,談何善惡?”
歐淮忍不住駁了一句,氣勢極弱,聲音極低:“人與禽獸豈可類比……”
燕青瞥他一眼,未加理會,孱弱婦人為撫養幼童所作所為極多,合法的、不合法的他們多有聽聞,該如何判斷各人胸中自有尺度。
燕青自顧自說道:“狹義上人性,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各種令人稱頌美德,以及被人鄙夷的惡習,可以塑造,可以改變,是為教化之能,求學之功。所以才有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
“鑒于此,季蒙兄你始終以固有觀念看待蔡知州,那便多有不當了。或許有事觸動,亦可能一朝頓悟,蔡知州與往日相比,已改觀良多,今時與往日不同矣。”
……
話說到此,燕青清晰地把人性分為兩類,從中分離出本能的概念,之前持續千年的爭論至此足以終焉。宇文時中等人皺眉苦思片刻,懂與不懂,皆起身恭敬行禮:“謹受教!”
燕青隨意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坐下,略顯憊懶地說:“若是我,聽人講一些道理,至多也只會恭維一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類的……”
宇文時中正色駁道:“傳道受業解惑,是為師。浮生兄微言大義,當此一禮……”
他正說著,忽然發現燕青表情古怪,似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老實說,方才領頭對燕青行禮,他只是一時震撼、習慣使然,此時坐下回想,雖說達者為師,可燕青的年齡、身份,畢竟讓他有一點點不自在。隨后,宇文時中轉移了話題,笑著問道:“浮生兄可是想起甚么趣事?”
燕青不掩笑意,道:“說起聽君一席話,我在想‘自掛東南枝’這句,委實百搭。”
“百搭?”
“嗯。你們聽好。北方有佳人,自掛東南枝……舉杯邀明月,自掛東南枝……空山不見人,自掛東南枝……但愿人長久,自掛東南枝……呃,是不是都很上口?”
宇文時中不由大笑:“如浮生兄所言,聽君一席話,大抵亦是自掛東南枝吧?這句‘自掛東南枝’還真是命苦,惹到了浮生兄……不過話說回來,小弟亦覺得浮生兄一席話,足以令人羞愧地自掛東南枝去也……哈哈。”
……
沒有留下用飯,中午時分,燕青站在邀月閣前,目送宇文時中等人離去后,抬頭看了看天上那個巨大的火球,罵道:“賊老天,想把人熱死啊!”隨后轉頭對尤俊說:“下午有事沒,我們去臨平那邊看看?這樣的天氣,彥才兄他們在外做事,何其難捱。”
尤俊點了點頭道:“好。”
兩人登上馬車,燕青懶洋洋地躺下來,笑著又說:“方才對他們說的話,亂七八糟胡謅亂扯,你可別真聽信了。”
“啊?”
“狗屁的人性,本能才是驅使多數人行事的根本。向美兄,唐人以豐腴為美,你道為何?”
尤俊搖了搖頭。
燕青便繼續道:“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胡人亂華,期間人口遽降。唐時立國,戰亂的陰影仍未散去,在這般情況下,女子長得豐腴,那代表著好生養!假假地披上一層風流美麗的外衣,說到底仍是傳宗接代、繁衍傳承。反觀如今,天下承平多年,活人少有餓斃之時,大戶人家三妻四妾泛泛,無需再擔心沒有后人,這才不以女子豐腴為美。日后你若遭遇大災兵亂,要時刻記得人的本能——活下去、爭女人。三綱五常、王道教化,并非時刻都能起到效用。”
“呃……”
似乎有些道理,至少尤俊無言以對。
出了城門,在碼頭前換船之際,燕青突然對尤俊說:“日后與姓宇文的盡量少些來往,他的來路復雜,日久麻煩頗多。”
尤俊想了想,問道:“這便是浮生兄今日故作張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緣由?”
燕青撇了撇嘴,道:“呵,倒不全是,不止是他,你那些劉行簡、沈元用、歐善水之類的好友,才子或書生,我也不愿深交。老老實實考狀元去罷,閑情雅致上來,拉著你四處招花惹草便可,何苦揪著我這么一個閑人不放?”
“莫將污水潑在小弟頭上,小弟文采不行,惹不來女娘青睞。”尤俊莞爾失笑,隨后嘆息道,“官家多年不開科考,他們也是憤懣無奈,這才寄情于詩詞之上。”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